問:汽車開了五六年,從來沒有檢查過底盤,需不需要去檢查底盤順便緊一緊螺絲?
大部分司機都沒有特別關注過汽車底盤,車輛正常保養項目中也沒有底盤的檢測,充其量是定期建議做一做“四輪定位”;看起來確實有螺絲松動的可能性吧,事實上也確實需要注意,不過檢測的速度會很快。
有些車輛會要求定期進行底盤緊固螺栓和螺母的檢測,周期多為10000或20000公里,檢查的方式很簡單,將車輛升起來看一遍,只要緊固螺母位置沒有異常的磨損,或者沒有實明顯的松動感就行。這項檢查幾乎在每次保養的時候都會做,車身升起來之后掃一眼就行,由于過于簡單所以往往不作為單獨項目。
底盤的哪些螺栓或螺母需要檢測呢?
一般需要檢查的是底盤的懸掛系統里的定位螺栓,也就是連接懸架兩端的螺栓;比如多連桿懸架固定彈簧的底座,連接車輪的螺栓和連接車架的螺栓都有可能松動,因為獨立懸架是會按照設定角度運動的。雖然固定球節能夠自由運動,但是在承受不同角度沖擊的時候,作用力也會作用于緊固螺栓和螺母上;久而久之則可能改變螺栓的緊固程度,所以定期檢查確實有必要。
其他位置的螺栓或螺母,包括車身結構件的螺母,以及外飾覆蓋件的螺絲,這些都是不用去檢查和調整的。
因為僅憑車身正常扭轉產生的作用力不足以影響螺母或螺絲,而且汽車使用的大都是“防松螺母”,也可以稱之為“自緊螺母”;這種螺母可以做到機械防松、鉚柳防松、摩擦防松和構造防松,在螺母的螺紋上有牙形的設計,螺紋和螺栓的角度呈60度,螺紋法向壓力遠超扣緊壓力,防松脫的摩擦力非常高。正常駕駛車輛所產生的作用力不足以影響緊固程度。
汽車定期去做的“四輪定位”不是緊固底盤嗎?
有些新手司機會把“四輪定位”理解為底盤檢查和修復,實際上并不是這個意思,四輪定位修復的是懸架系統的參數,并不是底盤緊固;關于懸架系統的概念不再贅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文。
懸架概念解讀:車身并不是由“幾根桿”撐起來的
懸架是可以活動的,各種連桿的作用是給車輪導向,控制車輪在轉彎時的角度;連桿說白了就是和側向力對抗,顯然也會受到側向力的沖擊,時間久了就有可能造成角度的細微變化,或者是活動球節(襯套)的損壞。
各種連桿的角度是有固定標準的,新車落地后的原廠標準最合理;可是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會因為外力的影響而改變角度,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和操控感都會隨之發生變化。
直觀的感受和現象會是:
跑偏輪胎偏磨行駛姿態不穩定
如果有這些問題則需要重新調整懸架參數,參考標準是新車數據,四輪定位其實就是通過傳感器采集車輪角度數據,對應原廠數據進行懸架調整;反之如果沒有這種感受的話,四輪定位也就不用去做了,需要做的只是正常檢查定位螺母和螺栓即可。
總結:
汽車底盤需要定期檢查,只不過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一般維修廠給車輛檢查都是免費的;四輪定位一般為100元以下,技術難度并不算高,設備也沒有什么損耗,屬于一次性投入,費用本也不宜過高。
作為司機更需要做的是定期檢查輪胎和制動器,看看輪胎的磨損程度和老化程度,如果磨損到指示點或已經嚴重開裂則要及時更換。
制動器主要檢查剎車片和剎車盤的磨損程度,剎車片磨損嚴重會出現持續的金屬嘯叫音,這是剎車片上的金屬報警片與剎車盤磨損產生的噪音;剎車盤也有磨損指示符,一般為更換兩到三次剎車片才需要更換一次剎車盤。
行駛系中最重要的是車輪,保證輪胎的可靠才能防止因爆胎導致的交通事故;制動系顯然也很重要;至于懸架系統對駕駛安全的影響并不是很夸張,更多的是影響駕駛品質。
最后u需要了解的是“動平衡”,如果在行駛中感覺到車輪有明顯的抖動,方向盤也隨著共振或跑偏的話;問題多為輪胎動態“不平衡”,概念是車輪(輪轂和輪胎組合)的某一個位置的質量(重量概念)過低,在行駛中產生的離心力不平衡,車輪會隨著跳動,就像是給風扇的某個扇葉加上配重塊一樣。
車輪抖動也會影響行車安全,輪胎某一個位置的嚴重磨損和產生的高溫會提高爆胎概率,所以動平衡出現問題要及時修復;不過動平衡和四輪定位都是維修項目,保養汽車是不需要刻意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