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相跟以前相比那簡直是太好了,家庭溫飽問題都能解決,在物質方面可以說是挺富足的,越來越多的家庭達到小康水平,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也是非常的大方,但是在孩子的日常開銷上的把控就不大好了。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而不給孩子零花錢,而有些家長則是大手大腳的給孩子,從來沒有考慮過合不合適。
其實關于零花錢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是非常糾結的,給少了不行,給多了也不是。即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什么開銷,但是零花錢還是要給的,這也是一個培養孩子金錢觀的一個方法,要是不給孩子會有什么后果嗎?看看一位寶媽的分享就知道了。
那一年,奇奇正讀二年級,因為是獨生子,所以家里對他的要求會比較高,事事都會比較嚴格,平時也沒有給過他零花錢,他想要什么都是家里人買的。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一定要控制好度,小孩子的開銷都是比較小的,所以不用定期的給予一定的金額,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良好表現,作為獎勵,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也是一種教育方法。但這種并不是說,孩子鬧脾氣不做作業、不想吃飯等無理取鬧的表現時,用零花錢來鼓勵他,這只會慣壞他。
所謂良好的表現,是比較正能量的做法,比如今天扶老奶奶過馬路、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考試有了明顯的進步等等,這些都是能夠作為獎勵的目標。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伸手就有的,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用汗水去換的,從而讓孩子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是有必要的,不過要在適合的年紀給合適的金額,要結合孩子的年齡以及身邊同學零花錢的多少給出一個合適的標準,并且教育孩子懂得管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錢,這樣孩子也不用再去“偷”了。所以說,金錢觀是要從小抓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