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是家族里的教育專家,因為他不僅教導好了自己的孩子,還幫著兩個姐姐教導孩子,讓這些孩子都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面不僅學習名列前茅,還是班級里面的課代表,學習委員,可以幫老師分擔很多工作,是老師最喜歡的那一類學生。
而我在跟朋友溝通的時候也學習了他的一些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有很多的小方法,非常的實用。這些小方法其實就可以幫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而這些習慣卻可以陪伴孩子一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為孩子帶來幫助。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后,他們就會面臨寫作業的情況,而很多孩子面對寫作業的時候態度都不一樣。很多小孩兒都有這樣的問題,那就是一邊寫作業一邊走神,或者手里不停的玩著某些東西,這都是一些不好的習慣,會大大的降低學習的效率,也會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規定一個寫作業的時間,盡量把時間縮短,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而且也能夠讓孩子更加專注,在專注的形勢下,孩子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好。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將寫作業的時間壓縮,能夠讓孩子騰出更多的休息時間,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尤其是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城市當中,可能經常和一些電子設備為伴,所以就更需要做一些戶外運動,一方面能讓孩子得到充分的鍛煉,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緩解眼睛的疲勞。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特點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有各自的缺點,也有各自的優點。而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將這種優點放大。
小林是一個喜歡學習數學的孩子,他在數學方面有一點點天賦,當然這種天賦也不是特別顯著,只是比普通孩子強那么一點點,可是他的媽媽就發現了小林這一個特點,于是不斷地夸獎小林,說小林將來一定能做一個偉大的數學家,而小林在媽媽的這種夸贊之下,不斷的挖掘他的數學潛能,也愿意嘗試更多的數學難題,慢慢的,他的數學能力開始不斷的提升,不僅成為了班級里的數學課代表,還代表學校參加一些數學競賽,取得了非常多的好成績。
這就是父母放大孩子優點,這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效果。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能夠發現孩子的優點,就能夠給孩子帶來自信心,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而人類獲得自信心的一個條件,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獨一無二的,當孩子的某種優點達到獨一無二的程度,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堅不可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有一種操之過急的思想,覺得應該讓孩子早一點兒懂事,早一點兒讓孩子學會走路,跑步,早點兒讓孩子學會識字,早一點兒讓孩子學會讀書,早一點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優異的成績。但其實無論學習生活技能也好,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好,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要遵循孩子成長發展的自然規律,是不能夠拔苗助長的。如果父母太過于操之過急,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情,給孩子帶來一些打擊。
而這種打擊不僅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學習或者一些事情畏首畏尾,產生抵觸的情緒。這樣的話他,將來進行學習就會事倍功半,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都要有耐心,慢慢的陪伴孩子成長,相信孩子一定能夠長大成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