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在很多農村家庭,孩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是讀書的料,他們成績雖然不是很好,但并不能決定他日后有沒有出息,曾國藩一席話點醒了眾多無知的父母。
曾國藩對于清王朝的政治、軍事和文化都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影響,他的思想更是為人所稱道。他一生都在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所以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對于子女的教育也頗有一番見解,認為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和成績無關,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慎獨則心安
一個人要想有出息,自我修養最為關鍵,一個慎獨的人當自我反省的時候不感到愧疚,可以無愧于任何人,神色泰然,心情愉悅平和,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正所謂“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2.主敬則身強
對自己專一,對他人尊敬,一個人的聰明智慧都是從“敬”中產生的,莊重寧靜的人一天比一天強大,但是安逸享樂的人則會越來越懶惰。一個對待任何事都懶散懈怠的人,那么他的一生注定非常平庸,唯有不懈怠任何一件小事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3.求仁則人悅
對世間萬物都有一顆仁愛之心的人,必有出息,有一顆善良的心,用仁愛之心對待身邊的一切,理解、善待他人,自己也會收獲很多,你也會獲得同等的尊重和善待。
4.習勞則神欽
這句話實際上是在告誡人們要勤勞自勉,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他每天所做的事和能力相當,那么鬼神都會對其加以贊賞。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必定無時無刻都在勤勞自勉,在困境中奮力前行,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和增長見識。此外勤勉則人盡其才,安逸則無能而被人拋棄;勤能夠廣濟百姓,而神靈敬仰,安逸對人無好處,鬼神也不羨慕。
其實,曾國藩說的這4句話,簡單概括來說就是一個人要想有出息,必須具備勤、儉、仁、謙。家長要是能悟懂其中道理,不要過分注重孩子成績,更注重對其道德的培養,那么這個孩子就算成績不盡如人意,將來也必定會有出息。最后,希望曾國藩一席話點醒眾多只看重孩子成績的“無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