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做好了,就是一種進步;把自己不敢做的事做成了,就是一種突破;把自己不會做的事做會了,就是一種成長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應該做一點自己不想做的事。”仔細琢磨,覺得很有道理。
為什么要做一點自己不想做的事呢?因為自己不想做的事,常常是那些自感陌生的事、做起來有難度的事。人大都有惰性,喜歡做輕車熟路、駕輕就熟的事。做自己熟悉的、擅長的事,一般不需要殫精竭慮,往往只需簡單重復操作。但是,這樣不但不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提高,而且很容易走下坡路。而做自己不想做、沒有做過的事,則可以讓自己接觸以前不曾接觸過的事物,涉獵以前尚未涉獵過的領域,見識以前沒有見識過的天地,從而使自己的視野更寬廣、思路更開闊、思維更活躍,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素養和能力水平。
其實,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做自己想做和不想做的事的過程。有人因為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而滿足而快樂,有人因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充實而進步。許多時候,對于一些事情并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做、不會做。比如,你不想做又苦又累的事,那是因為你怕苦怕累;你不想做生疏的事,那是因為你怕費時費力卻又做不出名堂;你不想做難做的事,那是因為你不敢且不會去創新突破。然而,時代需要、事業分工、個人機遇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決定了每個人不可能都去做自己想做、敢做、會做的事,許多時候、許多情況下,總得去做自己不想做、不敢做、不會做的事。作為一名革命軍人,更應當自覺服從事業需要和組織分配,即使是自己不想做、不敢做、不會做的事,也必須無條件地努力把它做好。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做好了,就是一種進步;把自己不敢做的事做成了,就是一種突破;把自己不會做的事做會了,就是一種成長。正如金一南所說的,做難事必有所得。
有些人不愿做難做的事,實質是指望做事時擁有更多的甚至是無限的自主。現實中那些對工作挑三揀四、朝秦暮楚的人,稍不順心就想著換工作,自主倒是自主了,可換來調去的結果,常常是越換越不順心,越調越不想做事。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每個人都應當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環境和崗位,而不是消極地指望環境和崗位能適合自己。
現實中,還有一些人總是自命不凡、好高騖遠,覺得自己志大才高,應該做大事、要事乃至驚天動地的事,認為那些平凡小事不值得去做,也不屑去做。這些人往往心高氣傲,或是急功近利,這山望著那山高、這路望著那路好,結果是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好,最終一事無成。要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凡事都要尊重規律、循序漸進,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練不出冠軍。堅持把小事做好也不容易;做好了一件件小事,就能為成就大事打下堅實基礎。我們只有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才能行穩致遠、漸入佳境,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做難事必有所得,但做起來往往很艱苦、很艱難甚至很艱險,故而需要執著的信念、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作支撐,不畏艱難困苦,不懼風險挑戰,不達目標決不罷休。否則,便很可能半途而廢、無疾而終。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艱難困苦,以堅韌不拔的姿態去迎接風險挑戰,以永不懈怠的狀態去做好每一件事呢?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