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布雷爾親自講述了自己是如何掙扎的,他毫無保留地向我們描述了抑郁的狀態。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The Teen Whisperer”,電視名人和作家,喬希·西普。
回憶是一種有趣但不完美的事。我總在想,那些寫自傳的都是些什么人,為什么他們要做這樣的事。從外人角度來看,這不可能是出于私心。而從自身來看,就像把心從胸口掏出來,粘貼在紙上。另外,當你拿起鐵鏟挖掘昨天時,你會發現,生命的最怪異之處在于,我們能夠記得或清楚地記得的事竟然寥寥無幾。秒變分,分變小時,小時變天,要不了多久,生命就從你的指尖溜走。試著回想我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時刻,我們才發現,有多少事被回憶和丟棄的歲月分離。
寫這本書無異于進入我那怪癖的河流,想著有一天那條河會匯入大海,而我會淹死在那令人厭惡而又絕望的過往歲月中。如今看來,我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發生的所有事情,好像并未真的發生在我身上。可是,我知道,它們發生過。當我再一次久久迷失在那些回憶中時,我甚至能感受到它們,好像過去的那些痛苦能超越時間,恢復如初并再一次回到我的心里,不請自來,令人生厭。
從每一個不同的視角回望我的童年,有時候,感覺就像在拼一萬塊拼圖,我不知道最后一塊是什么。然后,當每一個小塊找到自己的位置時,我越來越覺得,我的生命是在無常中雕刻而成,在黑暗中艱難穿行。那每一時刻——小小的、特別的時刻,就像你們的一樣——聚在一起,成為一個集體。而這個集體就是這本書。
寫這本書,就好像照亮每一條曾讓我陷入痛苦的路,我在其中繞著圈跑上跑下,直到筋疲力盡。因為過去永遠不會真正逝去,這是真理。我們也許會認為過去已經逝去,因為它已經被隱藏了那么久,肯定被埋葬了。但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它一直在我們周圍流連,等待著我們,想方設法再次深入我們的生活。你能與過去保持距離,但是永遠不能完全與你經歷的一切斷絕關系。也許這是一個真理:無法逃避,只能接受。這個故事有點像一面破碎的鏡子,邊緣參差不齊,讓人難過,而每一片都能照出一個影像。如果你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那么,歡迎你加入這個俱樂部。
我希望這個故事能讓你有所感觸。如果你正好像我一樣,在痛苦中成長,似乎這痛苦永無止境,那么我理解你。我明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相信我。小時候,我以為生活不可能變好,不可能變得有意義。每一天,我都感覺好像臉被按在完美之鏡上,看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過著詩意而純凈的生活,我卻被各種各樣的麻煩湮沒。我討厭這樣。我曾以為,我迫切想要的生活——不是我曾擁有的那種生活——永遠不會出現,它總是避開我,我會窮盡一生去尋找,也許永遠都找不到。
我曾以為人生或許并沒有多大價值。但那是在這些發生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