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標線清晰,坡度平緩,道路條件好,視野開闊,無信號燈和平面交叉路口,沒有行人和其他非機動車輛;由于受車速限制,低于70千米/小時設計速度的其他機動車也不準進人高速公路。因此,具備了可以充分發揮車輛性能的條件,駕駛員只有掌握高速公路的行車方法,才能避免事故,保證安全。
1、嚴格遵守分道行駛
不準隨意穿行越線,不準跨、壓分界線行駛。所有車輛都應按照各種類型車輛所應行駛的車道各行其道所除因停車駛人或駛出緊急停車帶和路肩外,不準在緊急停車帶和路肩上行車。
2、正常情況下,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車間距略大于行駛速度值
超車時的左右距離為:車速100千米/小時的保持1.5米以上,車速70千米/小時時保持在1.2米以上。另外,專門設有為駕駛員確認行車間距的行駛路段,在此t路段上行駛,可檢驗與前車的行車間距,發現距離太近,應及時減速,適當加大跟車距離。若發現前車是危險貨物運輸車或裝載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尾隨其前進應適當加大車間距離。
3超車前首先看前車是否在超車,有無超車的意圖
并通過后視鏡觀察超車道上有無后續車輛超越。在確認安全后,打開左轉向燈,準備變車道;在距前車米—70米時,平穩地向左轉動轉向盤,以較大的行車軌跡切人左個超車道,與前車盡量保持較大的橫向間距,加速超越;超車后,距被超車輛米—70米時,打開右轉向燈,平穩駛回行車道,關閉轉向燈,切忌在超車道上長時間連續行駛。
4、彎道行駛適當降低速度
彎道行駛時,彎道外側易造成對距離和彎度的判斷失誤。因此,彎道行車應適當降低車速,盡量避免在彎道上超車;嚴禁在彎度小的彎道上超車;左轉彎道行駛時,由于駕駛員的視距變短,最好不要超車。
5、注意觀察坡道和坡度標志
高速公路坡道行駛過程中,上坡時感覺比較明顯;但在下坡卻不容易察覺,易導致超速下坡而發生危險。因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應注視觀察坡道和坡度標志,根據坡道的需要控制車速,尤其要控制下坡的速度。注意用車速表的顯示來確認車速是否在安全范圍內。在上坡轉彎路段,大型客車、貨運汽車應在爬坡道上行駛。速度較快的小型客車不可隨意駛人爬坡車道速
6、隧道行車多注意
行至隧道前約50米,開啟前照燈和示寬燈、尾燈,及時察看車速表,根據隧道口標志上規定的速度調整車速;同時注意車輛的裝載高度能否安全通過。進人隧道后,把注視點移到隧道的遠處,不要看兩側隧壁,以避免強烈的速度感,并注意保持行車間距。隧道內嚴禁變更車道;不宜鳴喇叭,以防噪聲影響其他車輛行駛。駛出隧道前,通過車速表確認行車速度,不能憑直覺判斷車速。到達出口時握穩轉向盤,以防隧道口處的橫向風引起車輛偏離行駛路線速如果車輛在隧道內出現故障,只要車輛還能繼續行駛,應盡可能把車駛出隧道,嚴禁隧道內停車。
7、高速公路上不準隨意停車
若在行車中發生故障必須停車時,切不可緊急制動或在行車道停車,應控制好車輛,看清車前車后情況,提前打開右轉向燈,換人低擋,駛離行車道,停在緊急停車帶內或右側路肩上,停車后,必須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車后方100米設置故障車警告標志,夜間還須打開示寬燈和尾燈。必要時報告交通警察。車輛修復后返回行車道上,應先在路肩或緊急停車帶上提高車速,并打開左轉向燈。進人行車道時,不準妨礙其他車輛正常行駛。
8、晚上要提高注意力
黃昏時光線暗淡,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很弱,駕駛車輛時不易發現交通標志或障礙物,對于距離、速度判斷能力明顯下降,加上駕駛員生理條件接近最壞狀態,是事故的多發時間,被稱為“魔鬼時間”。因此,在行車時應及早亮燈,以示意前后車輛駕駛員認清自己車輛的存在及其動向。同時適當降低車速,加大行車間距。在變更車道超車時,提前打開轉向燈變道,以保證順利地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