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爾·阿薩德博士,現任敘利亞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敘利亞復興黨總書記,大將軍銜,已故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之次子。家鄉敘利亞拉塔基亞省卡爾達哈區。
家庭:1965年9月11日,巴沙爾·阿薩德于大馬士革出生。巴沙爾畢業于大馬士革大學醫學專業,后赴英國倫敦實習,并結識了后來成為其妻子的阿斯瑪·阿薩德。巴沙爾原來想成為一名眼科醫師,在政治則并沒有太多抱負。但在1994年,因其父原本培養的接班人巴西爾·阿薩德(巴沙爾長兄)因車禍身亡,巴沙爾才成為接班人。2000年哈菲茲·阿薩德去世后,敘利亞議會立即將憲法規定的總統年齡下限從40歲調低到34歲,從而使得巴沙爾順利當選。巴沙爾當政之初承諾將在敘利亞進行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上臺后,主要著手于敘利亞的經濟建設,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則趨向停滯。
巴沙爾·阿薩德家族屬于阿拉維派教徒(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支派,占什葉派人口的13%)。由于穆斯林占敘利亞人口的87%,其中遜尼派占74%,什葉派占13%,所以阿拉維派僅占敘利亞總人口的6%。不過,阿拉維派人士控制著該國的安全部隊,敘利亞政府也一直完全依靠著阿拉維派控制的軍隊來打擊反對政府的人:巴沙爾的弟弟,馬赫爾·阿薩德領導著該國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和第四裝甲部隊;巴沙爾的姐夫,阿瑟夫·沙烏卡特(巴沙爾的姐姐布舒拉·阿薩德的丈夫)是軍隊的副總參謀長。
這些都使得遜尼派民眾產生了深深的怨恨。作為該國少數種族的庫爾德人也為此產生許多抱怨和抗議行為。
擔任敘利亞總統
巴沙爾堅決反對美國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
動亂
2011年1月下旬開始,敘利亞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爾及其政府正面臨著執政危機。2011年1月31日,《華爾街日報》采訪了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他表示現在是時候開始改革了;對于發生在突尼斯,埃及和也門等國的運動的看法時,他說中東已經到了一個新時代,阿拉伯統治者需要做更多改變以適應民眾不斷崛起的政治訴求和經濟需要。
巴沙爾曾表態敘利亞不會受到埃及示威運動的影響。巴沙爾的建議官Bouthaina Shaaban,指責遜尼派教士們煽動了遜尼派民眾的叛亂。
2012年3月15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敘利亞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再次發出呼吁,要求敘利亞各派結束一切暴力行為,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危機。潘基文在3月15日發表的一份書面聲明中指出,一年前的今天,敘利亞民眾走上大馬士革街頭,他們呼吁權利和自由的和平示威運動,在幾天內得到了來自其他城市民眾的響應。然而,敘利亞當局卻對此予以鎮壓,加上不明武裝分子多次策動襲擊,導致遠遠超過8000人死亡,包括大量平民與一部分士兵。
英國衛報披露,巴沙爾2012年1月對全國發表重要電視演說時,以強烈措詞為自己塑造捍衛國家形象,并揚言以鐵腕對付反政府團體的態度,其實都是采納伊朗大使給予的建言,顯見伊朗在背后下指導棋。
指責
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抨擊巴沙爾領導下的敘利亞是真主黨、哈馬斯等反以色列軍事組織的后臺支持者。
巴沙爾還被認為是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之死的實際策劃者。
以上兩個指責尚未獲得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