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是難以愈合的,但是它同時也在推動世界進步,似乎科技總會在戰爭的影響之下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火花。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也同樣如此,因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使得剛剛起步的航天科技迅速發展,就像是吃了“激素藥”一樣突飛猛進。
從戰果來看,是美國憑借著阿波羅計劃順利完成拔得了頭籌。但是有關阿波羅計劃是否真實的爭議一直存在,之后曝出的“假月巖”事件,更是將爭議再次推上了頂峰。不過,前去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或許可以為該事件提供相關證據。
上個世紀美蘇爭霸時,就曾將“深空探索”當做競爭的主戰場,最后這場如火如荼的競爭以美國率先完成載人登月結束。要知道,阿波羅十一號在順利登月之后,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 )緊接著又組織了數次登月計劃,這些宇航員們在月球上完成了多項工作,并且成功帶回了許多的月壤。
美國政府就將這些珍貴的月壤分成了許多份,作為外交禮物送給了世界上多個國家。我國也曾收到過這一“外交禮物”,不過分量確實很少,只有1g。當時我國的航天科技并不發達,對于美國等航天大國送來的樣品還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就將這1g月壤再度進行分割,0.5g用于研究,剩下的0.5g用來展覽。
此次的“假月巖事件”發生在荷蘭,而主角是一直以來被荷蘭用來展示的“月巖禮物”。這塊月巖的大小和重量可能要比許多國家接收到的月巖總和還要多,畢竟它足足有89g。這塊月巖被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展覽中心當中,一直以來都供給游客們觀賞。
不過,在2006年時,這塊珍貴的月巖被指出是“假的”。據悉,當時有一位叫做亞諾·維爾德斯的科學家經過了這個展館,隨后發現了這塊月巖。細心觀察之下,他認為這塊個頭如此大的月巖應該是件假貨。經過慎重考慮之后,他向荷蘭官方提出了自己的這一猜測。
為了證明自己展館當中展品的真實性,荷蘭當即組織了許多的專家來對該月巖進行鑒定。當鑒定結果出來時,大家都震驚了。沒錯,這塊曾經被當做月巖展覽的石頭竟然和月球一點兒關系也沒有,而只是一塊“木化石”。
如果說荷蘭當時還沉浸在“月巖是假貨”的難以置信情緒當中,那么美國此時就算是突然成為了該事件的焦點了。畢竟當時有實力帶回這么大的月巖并且贈送給其它國家的,只有NASA。而如今月巖竟然是假的,追根溯源,不就是NASA的“鍋”了嗎?或者說,這塊假月巖剛好可以證明阿波羅登月也是假的。
NASA在大洋的那邊也很快聽說了此事,并且做出了回復。即表示這塊月巖并不是他們贈送的,所以縱使是假的也和他們沒關系。可能有不少人下意識覺得NASA是在逃避責任,但并不是,人們經過對該月巖的來源進行考證之后發現,它是荷蘭前首相威廉·德雷斯的遺物。
當時在這塊假月巖的旁邊還有著美國宇航員的明信片,就被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月巖,還就此保護了起來,后續開始展覽。因此假月巖事件從本質來說是荷蘭自己因誤會鬧出的烏龍,波及到NASA實屬意外。
不過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無風不起浪”,NASA之所以在該事件當中成為備受關注的對象,一是因為他們當年確實有過贈送月壤的行為,二是因為有關于阿波羅計劃真偽的爭議這些年一直存在。所以,NASA成為首要的關注對象也實屬正常。
那么,50多年前順利實施的阿波羅計劃,為何直到現在還會如此引人關注和討論呢?阿波羅計劃是1961年肯尼迪在給美國國會咨文當中明確提到的計劃,這之后美國就開始以舉國之力籌備登月。經過了長達8年的努力,美國終于在1969年7月16日將阿波羅十一號送上了太空。隨后,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名場面,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發言。
可以說,阿波羅計劃是當時曠世矚目的,畢竟如果成功,美國就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國家,其地位不言而喻。阿波羅計劃的成功使得美國陷入了舉國歡騰當中,但是這種歡呼和慶祝的局面并未持續太久,很快在美國國內就有人提出“阿波羅計劃”是假的。
那時有一個叫做比爾·凱恩的人甚至專門發表了相關的文章,名叫《我們從未曾登陸月球:美國的30億美元詐騙》。他曾在NASA當中的工作經歷似乎更加證實了阿波羅計劃造假并不是空穴來風。
這之后,人們提出了非常多的疑點。比如說登月照片背景是黑的,沒有星星。指出這一“紕漏”是因為登月和月面行走的照片根本就是在攝影棚當中拍攝的,還有被視為造假鐵證的“美國國旗”,它飄揚的姿態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在真空當中。
此外,還有很多看起來非常可信的質疑觀點。NASA面對民眾滔天的質疑也一直都未正面回應過,使得質疑聲愈演愈烈,并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度甚囂塵上。荷蘭的假月巖事件,就是最好的代表。
但是,根據資料顯示,阿波羅十一號升空并完成登月時,當時的蘇聯也有發射探測器在旁邊進行“偷窺”。所以那時作為競爭對手的蘇聯應該是親眼目睹了全程,在得知美國大獲全勝之后也并未提出質疑,因此蘇聯人的沉默或許能夠證明該計劃是真實的。
不過,真相還是要等到其他國家在未來完成載人登月,在月球上發現美國人登陸的痕跡才能再做定論,現在說什么都不具備權威性。
我國的嫦娥五號曾發現月球水,指的就是科學家在月壤當中發現了水分子,這點使得人們都很激動,畢竟“水源”可是生命生存必不可少的,這一發現對于建立月球基地非常有利。
那么,在收集了381千克月壤樣本的阿波羅計劃中,美國是否發現了月壤當中有水?從相關報道來看,美國應該在1971年時就利用探測器發現了月球有水存在,而這之后他們通過采集到的月壤再次證明了這件事情。
2009年時,NASA發布消息稱,科學家對10月9日月球隕坑觀測與遙感衛星撞月產生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后確認:月球上有水。
嫦娥五號在月壤當中發現的水與NASA發現的水十分類似,就是其形態都不是“液態水”,而是以一種化學物質的形式存在。據悉,這種化學物質想要順利地轉化成液態水,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總之,假如月球上真的有水存在,哪怕現在還只是化學物質,對于想要移民的人類來說都是驚喜。這樣,我們就多了一個在月球長久居住的條件。
這些年來,有關阿波羅計劃爭論不休的最大原因就是美國遲遲不再次登月。畢竟一回生二回熟,既然他們在過去都已經多次順利完成了載人登月,知道了月球之上有著不少寶貴的物質,比如說氦3,為什么這時卻不再進行登月,提前占據資源呢?
不少研究者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投資過大,當時是因為競爭,“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美國人為了和蘇聯一絕高下豁出去了。而現在美國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彼時那么如日中天,并且也不存在“登月競爭政治體現”了,所以他們才會遲遲不做出再次登月的計劃。
不過,目前美國已經確認重啟登月計劃,倘若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真的,那么美國在此次重啟計劃當中應該會完成得更加迅速和出色,畢竟有著這么多的前車之鑒。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