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篇文章摘自老踏新書《即學即用社科論文寫作技巧與發表指引》第五章第一節,原文標題為別笑,要確保每句話都通順,每段文字都自洽。特此說明。
【中文】,,;;::——??!!
【英文】,,;;::----??!!
【正確】小胖說:怎么能這樣使用標點符號呢?不,不對——不該是這樣的!!
【錯誤】小胖說:怎么能這樣使用標點符號呢?不,不對----不該是這樣的!!
【正確】“金”“木”“水”“火”“土”。
【錯誤】“金”、“木”、“水”、“火”、“土”。
【正確】《吶喊》《彷徨》《朝花夕拾》。
【錯誤】《吶喊》、《彷徨》、《朝花夕拾》。
究其原因,是公共權力主導下缺乏多元利益關切主體之間的協同,需要通過協同治理的方式來加以解決。(這句話缺主語,誰缺乏?)
多民族國家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必然要有效的處理國家內部的民族關系,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述“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在多民族國家中政治與權力的集合體一般表現為政府機構,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政府作為國家政治權力的代表,會通過出臺法律、條例、政策等規范公民行為,讓社會的發展現狀維持在預期的限度之內,政府為了回應民族事務出臺了相應的民族政策,這體現了多民族國家以政府為代理人運用政治手段去維護民族、社會、國家內部穩定。(這句話……太長了,反正我是怎么讀也讀不通的。)
高校作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前的主要陣地,就業前的擇業觀、擇業心理、競爭意識、責任感與奉獻精神都是在這一階段逐漸形成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陣地是空間概念,這一階段是時間概念。高校作為空間概念起筆,落在時間概念上,比較奇特。)
進入大數據時代,巨量數據正在成為一種資源、一種生產要素,滲透至各個領域,而擁有大數據能力,即善于聚合信息并有效利用數據,將會帶來層出不窮的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代表著一種生產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充分認識到數據的價值,把握住機遇,開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作為城鎮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智慧城市建設事業正在蓬勃發展。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互聯網 ”行動與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全面實施,全國各地數字城市與智慧城市正加快縱深推進,從傳統城市數字化建設的“數字城市”,到依托物聯網和互聯網實現“全城物聯”的“智慧城市”,再到通過數據挖掘,實現城市自該調節與管理的超級人工智能中樞“城市智慧大腦”,城市公共治理正經歷著不同版本的升級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