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爾會看到一些網上的搞笑視頻,那些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當場抓狂們家長的樣子,有些媽媽氣得懷疑人生,爸爸氣得抓著頭發撞墻。看得時候覺得很好笑,突然回頭看看自己也在經歷著同樣的情況,頓時也笑不出來了。
我是一名海淀媽媽,但是我覺得我可能配不上海淀媽媽這個稱號。這個稱號已經不是簡單地域意義的稱謂了,而是代表著中國雞娃最高級檔次的媽媽們。
我記得很早之前有人問過:
“孩子5歲,英語詞匯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
下面有人答 :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淀還是不夠。
海淀媽媽,這個稱呼大概是幾年前出現的。當時我記得有很多文章在描述著海淀媽媽們。先是比拼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這是最基本套餐。
接著是私立系,私立系也分國內高考方向和直接接軌國外中學高中的體系。私立系也分普通系和高級系,普通系要求的不僅看分還得有錢,學費20萬的都是打底。高級系不僅要分還要錢,還得面試孩子和家長的資質。對了,面試對話是英語。
除了學校方面,還有興趣愛好方面的比拼。跳舞,繪畫,書法寫字在海淀媽媽看來,早已脫離了時代的要求。
替而代之的是綜合實力下的愛好比拼,鋼琴都是標配,普通點的機器人,國際象棋,就得學一般人不會學也學不起的興趣,冰球、擊劍算是最基本,另外還有高爾夫,馬術。
就像之前網上流傳的海淀興趣鄙視鏈,現實真的如此。在樂器類里: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鋼琴都淪為最基本類。在運動類里: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是墊底。
之前孩子還小,小學階段我沒有太關注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那時候單純地覺得能考上普通高中,上個大學,負擔得起就出國,負擔不了就在國內上大學也可以。
這不孩子六年級了,眼前著小升初了。不打聽還好,這事情就經不起仔細琢磨,再加上一些過來人的大量的信息匯聚。
我有些著急了,覺得上初中可真不件簡單的事。
我向小區里的媽媽們咨詢了下,真有很熱心的媽媽給我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他們的擇校過程。
雖然說是分配入學,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提前錄取的名額。這就是機會啊!
她們會將孩子的各項加分表現,比如之前獲得的各種獎項,參與的各種公開活動,做成合集,印成冊子。不認識每個學校的老師沒關系,就直接在學校門口扔到里面,或者能買通保安,讓他們遞進去就行。
我聽了大為震驚,想想自己家孩子,除了打游戲打到全區前9名,真沒什么拿得出手能說的獎項。
我和老公當年都是985大學,也都有留學幾年的背景。目前都在外企工作,我的工作相對來說壓力小一些,老公經常出差,無法顧及孩子學業。
家里基本上就是喪偶式教育,再加上我也還得上班,沒辦法達到全職媽媽們精細化安排和歸化孩子除學業外的那些為了升學的興趣和愛好。
之前也覺得孩子還小,再中上我也一直不太認同填鴨式雞娃的教育方式。
所以小學期間,我想讓孩子能夠相對快樂地成長,雙減政策出來之前也就讓孩子學了鋼琴,報了個奧數班和劍橋英語。
奧數還是孩子自己要求上的,因為班里大部分孩子都上了,上課的時候她因為聽不懂題,被別的孩子嘲笑一番,就主動要求報班去學。
其實我讓孩子學鋼琴只是想著讓她陶冶情操,緩解學習壓力,能夠認識到音樂的魅力。同時能夠培養一門拿得出手的特長,培養她注意力與毅力。當時真沒想那么多,能夠拿個證書,可以為之后的學業鋪路。
所以孩子學鋼琴,學英語都沒怎么參與考級與考試。當我聽說她的同學里有劍橋英語完了PET級別的時候,我真是震驚了。過了PET就相當于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小學畢業即實現大學英語水平的級別了。
當時我就覺得,完了,孩子現在坐火箭也趕不上了。
現在孩子越來越大,已經慢慢形成了自我意識,溝通起來特別累。每次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說到學習寫作業,必定雞飛狗跳。
偶爾能被孩子說的無心之言氣死。有次我發現孩子破解了Ipad密碼,打游戲打到半夜三點。我非常生氣,說她太過分了,不專心學習就愛打游戲。
結果她倒好,說自己就是不愛學習,都是被我逼的。我說你要不學習,你長大靠什么生活。她說,要不是勞動法限制,她早出去打工賺錢了,哪還會在家受我的氣。
我。。。。還好沒有心臟病,要不真是被氣到心梗了。
生活上相愛相殺,學業上也是互相嫌棄。
雖然我是985名校畢業,輔導作業也是有些吃力,孩子們從小接受很純正的英文教育,偶爾教英文的時候我的發音還會被孩子恥笑。
為了能夠輔導孩子作業,我自己還報了雅思英語班,重新開始學習英語。
但是其它科目就沒辦法都兼顧到,之前還能報個對應的班補習一下。這也是無奈之舉,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報了奧數班。上課的時候,因為提前學過那些報過班的孩子就學得更快,再加上老師都是講一遍就過,沒上過班提前學過的學生就會非常吃力。
雙減政策執行后,一刀切完所有補習班。我知道國家的意愿是好的,但是目前來說雙減后的結果并沒有像國家希望的那樣去發展,反而滋生了更多畸型的暗面競爭。
那些有實力的家庭可能能夠負擔得起單獨請老師來家里輔導孩子,但是普通家庭只能做賊般地打聽哪里有地下補習班,而且還特不穩定,隨時會被一鍋端。
不僅是補習班被取消,連在學校的考試與作業都降低了難度。我孩子五年級期末考試數字考了98分,她說并列全班第二,我還挺高興的問那第二名都有幾個人啊,她說:說全班第一考100分的有十幾個,第二名98分的有二十多個。
這個結果她自己倒是非常滿意,我卻在心里很著急。
初中是比較關鍵的時期,我無法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職看護孩子,家庭條件也沒到這個地步。
再三抉擇,我們決定選擇初中住宿制的學校。這種住宿制的學校,會有老師全天看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封閉的學習環境徹底讓孩子可以和網絡、手機游戲分離開。
當然我們也征求了孩子意見,孩子倒是覺得挺有趣的。我暗自想,不知道等你進了學校發現沒有手機沒有游戲會是什么樣的感受。
但是這樣住宿制學校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需要考需要分數,私立同樣也有一定分數要求,相對好進些,然而學費也是比公立要翻幾倍的。
我決定開始制定周密計劃,向住宿制學校發起總攻。
其實我早已接受孩子的平庸與普通,我根本沒指望孩子能夠怎樣出人投地,未來能夠自食其力,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普通工作,健康生活下去就夠了。
盡管如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發現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你不去主動選擇,就只能等待被選擇,人都是這樣,在自己身上也許可以,但是放在一切未知的孩子身上,誰也無法這樣被動的接受,總想著要去爭取一下。
海淀媽媽,無奈之選,浪潮使然。
-全文完-
作者介紹:
墨竹聞香,情感類新晉寫手,擅長探討兩性關系,記錄社會異聞,收集各種人物故事。為了保護故事主人的隱私,所有故事會進行再加工。如果大家能從故事里看到些許觸動你的地方,那就是我最希望的。
一抹斜陽,幾縷炊煙,兩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