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月5號晚,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48歲歌手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醫后搶救無效,最終于7月5日與世長辭。
陪伴8090這一代人長大的她,總是以那一張標志性的笑臉出現在舞臺上,看上去健康又陽光,翻看去世前的動態,也能滿滿感受到她對生命的熱情。
“看coco姐綜藝的時候感覺她很樂觀開朗啊!我不相信!”
“看著這么歡樂開朗的人為什么會患抑郁癥,為什么要自殺呢?”
“現在的人怎么都這么脆弱?”
“就是喜歡胡思亂想,想多了就抑郁了。”
抑郁癥進入大眾視野后,這種論調就不曾停止。
人們總是可以輕易的共情肉體上的疾病,因為看得見的痛苦好像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癌癥患者有呻吟悲傷的資格,精神上的苦難卻往往被忽視被曲解,被認為是矯情和無病呻吟。
可是,這個被曲解和誤會的群體,全球已達到3.3億人數之多,幾乎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曾經患過或者正在被抑郁癥折磨。
根據2019年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雜志上的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調結果,我國抑郁癥的終生患病率達6.8%,12個月患病率達3.6%,它離我們并不遙遠。
2018年因為一條“實力已經不允許我再低調了”的視頻爆紅的外賣小哥博主海揚,因為奇思妙想的創意吸粉無數,成功晉升為千萬粉絲網紅,而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快樂。
2022年9月,他曬出自己的抑郁癥確診病歷,病史描述他已經有自殺傾向,看到高樓就想往下跳。
25歲脫口秀演員李雪琴,往舞臺上一站便能讓人發笑的她,也有著抑郁癥的經歷。
2019年2月凌晨,在超負荷的工作中,她試圖用水果刀割腕自殺,好在劃了幾刀后,平靜下來繼續工作,才沒有釀成不幸。
他們的抑郁經歷因為知名度而廣為人知,但普通人當中,有多少人被抑郁癥折磨,我們卻不得而知。
打開某瓣,搜索抑郁癥的相關話題,瀏覽量基本都在幾十幾百萬,他們數量龐大卻也淹沒在人群中,不容易被發現,不輕易撕開自己的傷口。
很慶幸的是,他們卻也在積極地幫助自己走出陰暗的牢籠。
02
丘吉爾說過,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條黑狗,一有機會就抓住我不放。
這條黑狗給抑郁癥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身心處于牢籠、地獄,掙扎不出,逃不掉,情緒找不到宣泄的窗口。
長期的心情低落,自卑,痛苦,悲觀,厭世,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消極,逃避,自殺傾向和行為等等......
讓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感覺活著每一天都是在折磨自己。
可是,她明明很樂觀,為什么會得抑郁癥?
遺傳因素,藥物因素,社會環境,個人性格都會成為喚醒那條黑狗的誘因。
然而,抑郁癥表現出來的沉默寡言,心情郁悶,悲觀等容易被歸結為心情不好,或者性格問題。也因為沒有很明顯的軀體癥狀,所以不容易被發現。
而那個“看起來”樂觀,積極的人則更容易被人忽略。
大多數時候,人們不會對一個癌癥患者說,他/她怎么會得癌癥,而抑郁癥患者確診后聽到最多的是,他/她怎么會得抑郁癥。
對抑郁癥的知識普及和關注、關懷任重而道遠。
如果感覺自己情緒持續低落,請學會釋放,不要壓抑自己。
找信任的人聊天,疏解情緒。
減少獨處時間。
種花草,親近大自然,感受微風拂面。
適當運動。
接納自己。
及時就醫。
如果發現身邊的親朋有抑郁傾向,請多一些關愛和溫暖。
記住,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好,但也沒想象的那么糟。
走過這段陰霾你會發現:我又可以重新笑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