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主題文章(匯集全網最好文章,不用再額外查找): 回復相應關鍵字即可查看哦~比如:翡翠證書、玉石、黃鉆、菩提子…… 總目錄查詢,請回復“ ?”
岫玉以產于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而得名,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岫玉形成于鎂質碳酸巖的變質大理石中,硬度一般介于3.5度至5度之間。
相關歷史
中國對岫巖玉的認識和開發利用有悠久的歷史,在距今約6800年-7200年的遼寧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就出土有用岫巖制作的刻刀。發現于遼寧朝陽和內蒙古赤峰一帶、距今約5000年的紅山文化遺址亦出土有用岫巖玉制作的手鐲等。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滿城西漢早期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的玉片,也都有一部分是用岫巖玉制作的。《毛傳》(《毛詩故訓傳》)有“琇瑩,美石也”的記載。漢初《爾雅·釋器》載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巫)閭之珣玗琪焉”。普郭璞對其注釋為:“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珣玗琪,玉屬。”上述“琇瑩”有可能是岫巖的古稱,或由“岫巖”的同音轉換而來,或以地名稱玉石,故說“琇瑩,美石也”。既然“醫無閭”為遼東山名,“珣玗琪”又為“玉屬”,無疑作為“東方之美者”的“珣玗琪”就是遼東玉石“琇瑩”了。
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也出土有蛇紋石玉制品,由于其物質成分、工藝美術特征等均與岫巖相似,故其玉石來源很有可能為岫巖玉。
清代及近代用岫巖制作的藝術品則更為豐富,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就有其收藏。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于1957年在岫巖縣北瓦溝一帶建立了國營礦山。在生產過程中,北瓦溝露天采區于1964年自動滑落出一塊體積為2.77×5.6×6.4米,重約260.76噸,以草綠色為主,透明度較高,有一半被滑石包裹著的巨大而完整的岫巖玉塊,其制品“玉王岫巖玉大佛”現陳列于遼寧鞍山市玉佛苑。
從70年代末至80年代,遼寧省地質礦產局、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對岫巖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迄今岫巖玉的年產量約占全國玉石總產量的50%~70%,供應全國20多個省、市、區約200個玉雕廠使用。用岫巖玉制作的各種首飾和玉器不但銷售于全國各地,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有良好的銷路。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類洞穴遺址中,出土距今1.2萬年前的3件岫巖透閃石玉砍斫器,為迄今人類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國古代玉器》一書載:“中國最早玉器出現于距今約7500年的遼寧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內”、“作為岫巖玉的故鄉,遼寧阜新查海和內蒙古興隆洼率先揭開了中國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巖玉遠古開發利用的頂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紅山文化時期,其中最著名的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被稱為“中華第一玉龍”。《中國文物鑒賞·玉器卷》載:“幾千年來,我國人民使用岫巖玉,從沒間斷過,最具代表的遼西出土新石器進期紅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為岫巖玉。從商周、春秋、戰國到西漢,一直到今天,岫巖玉制品已隨處可見”。
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類洞穴遺址中,出土距今1.2萬年前的3件岫巖透閃石玉砍斫器,為迄今人類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國古代玉器》一書載:“中國最早玉器出現于距今約7500年的遼寧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內”、“作為岫巖玉的故鄉,遼寧阜新查海和內蒙古興隆洼率先揭開了中國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巖玉遠古開發利用的頂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紅山文化時期,其中最著名的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被稱為“中華第一玉龍”。
岫巖主要有透閃石質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紋石質玉(岫玉、花玉、黃玉等)和透閃石質玉與蛇紋石質玉混合體(甲翠)三大類。岫巖玉晶瑩溫潤,玉質細膩,顏色多樣,有耐高溫性和搞腐蝕性,可雕性和拋光性好,適合雕刻大中型玉件。岫巖玉遠景儲量約300萬噸,居全國之首,實行限產后,年產量仍占全國總產量的60%。特別是岫巖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約6萬噸巨型玉體“四大玉王”相繼出世以來,產生轟動效應。1960年7月玉石王被發現后,周總理親自批示:“這是稀世國寶,不可多得,一定要保護好玉石王。”
工藝精湛的岫巖玉雕
岫巖近古玉器生產初起于清乾隆年間,興于道光、咸豐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岫巖玉進入繁榮發展的新階段,岫巖玉雕產業不斷興盛和發展壯大,岫巖也隨之成為世界一流的產玉大縣。現代岫巖玉雕工藝技術,深得京派玉作名師的真傳,既借鑒南方工藝精華,又熔鑄北方制玉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玉雕風格。岫巖玉雕工藝飾品,已享譽和暢銷國內外。
岫巖玉雕工藝品造型生動傳神,雕工細致圓潤,能運用多種技法化瑕為瑜。用岫玉雕刻的“華夏靈光塔薰”在中國第五屆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比中獲得最高金杯獎,被評為國家珍品;巨型浮雕——滄桑遼寧成為昆明世博會遼園一道亮麗風景線;巨型玉雕《孔廟——孔子生平》是用十余噸岫玉精料,花費4.5萬個工時而完成的玉雕杰作,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玉雕作品,被評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開放的中國》入世紀念品——玉壁,作為國禮,于入世第一時間在全球贈送給各國政府首腦、國際工商界領袖等世界名流。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中央政府將岫玉雕琢而成的“九九月圓圖”贈送給澳門特區政府,象征著中華家庭大團圓。
據考古發現,岫巖地區在距今 1 ~ 2 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在距今4000~5000 年的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遺址的岫玉古玉器,遼寧建平縣出土的“ 玉豬龍” ,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 玉鉤龍” ,原始社會“ 勾云形器” 均以岫玉為代表。歷代留下的岫玉文物十分豐富,夏商周時期的“ 鳥獸紋玉觥” 、“ 玉跪人” ,戰國時期的“ 獸形玉” ,秦漢時期的“ 玉辟邪” ,東晉時期的“ 龍頭龜鈕玉印” ,南北朝時期的“ 獸形玉鎮” ,唐宋時期的“ 獸首形玉杯” ,元代的“ 玉貫耳蓋瓶” ,明代的“ 龍頭玉杯” ,清朝的“ 哪吒玉仙” 。1968 年在河北滿城陵山漢墓中出土的2498 片岫玉“ 金縷玉衣” ,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兩件出土岫玉玉器“ 碧玉螭佩” 、“ 青玉鳥獸紋柄形器” 。江蘇、浙江一帶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700 余件玉器,相傳清朝皇太極刻有“ 皇帝奉天之玉” 的傳國玉璽、乾隆皇帝刻有“ 國朝傳寶記” 的玉璽,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岫玉——簡介
岫玉以質地密而溫,色彩鮮而潔者為上品。岫玉玉質非常細膩,水頭較足,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敦厚渾樸,有一定的硬度,呈臘狀至油脂光澤。岫玉顏色以清綠為主,深淺不同,層次豐富,紅、黃、青、藍、白和紫等各色皆有,其材料精良,性能優異,用途廣泛。“河磨玉”、“細玉”稱為東北黑碧玉,其質地異常細膩,性堅韌,微透明,多呈碧綠色,硬度達6-6.5度,類似翡翠,尤為稀世奇珍,其中“色白如豬脂”者是玉中上品。
岫玉雕刻工藝精湛,有十多種類型,其中包括:佛像類、神像類、素活類、神話傳說類、戲劇故事類、歷史人物類、花鳥獸類、裝飾品類,保健品類,生活用品類,文化用品類等,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特別是在玉佛苑岫玉寶料中,融入了佛的精氣,信仰的力量,是海內外人士爭相欣賞、收藏的珍品。
資源分布
岫巖玉所在地區主要位于中朝地臺遼東臺隆營口-寬甸古隆起的西端,區內古老地層發育,構造復雜,變質作用強烈,為岫巖玉礦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條件。玉石礦體主要成透鏡體狀,賦存于古代遼河群大石橋組的富鎂碳酸鹽巖層中,受一定的層位控制,特別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巖-菱鎂礦層為最主要的含玉層位。礦床在成因上屬于層控變質熱液交代型玉石礦床。
岫玉——種類
岫巖主要有透閃石質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紋石質玉(岫玉、花玉、黃玉等)和透閃石質玉與蛇紋石質玉混合體(甲翠)三大類。
岫巖透閃石質玉產于偏嶺鎮細玉溝,其中“河磨玉”是一種最珍的璞玉。岫巖亦稱新山玉,透明度較高,顏色鮮艷;岫巖甲翠質地細膩,白綠相間,清新明快,艷如翡翠。岫巖玉晶瑩溫潤,玉質細膩,顏色多樣,有耐高溫性和搞腐蝕性,可雕性和拋光性好,適合雕刻大中型玉件,是中國外十分優質的玉雕材料。岫巖玉遠景儲量約300萬噸,居全國之首,實行限產后,年產量仍占全國總產量的60%。特別是岫巖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約6萬噸巨型玉體“四大玉王”相繼出世以來,產生轟動效應。1960年7月玉石王被發現后,周總理親自批示:“這是稀世國寶,不可多得,一定要保護好玉石王。”岫巖縣委、縣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岫巖玉資源管理,制定了《岫巖滿族自治縣岫巖玉資源保護條例》,對岫巖玉資源實行保護,限量開采,確保資源水續利用,造福子孫。
岫玉——化學特征
岫巖玉物質成分復雜,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征等亦多有差別,因而它不是一個單一的玉種。
按礦物成分的不同,可將岫巖玉分為蛇紋石玉、透閃石玉、蛇紋石玉和透閃石玉混合體三種,其中以蛇紋石玉為主。據紅外吸收光譜曲線圖顯示出蛇紋石玉組成,并含少量纖蛇紋石、膠蛇紋石。透閃石主要由透閃石組成,綠泥石玉主要由葉綠泥石組成。通過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分析、差熱分析等手段亦可將岫巖玉分段劃分為蛇紋玉、花色玉、綠泥玉三種。
蛇紋玉的礦物成分不盡一致,例如:①綠色蛇紋玉,主要由利蛇紋石組成;②黃色蛇紋玉,主要由利蛇紋石組成,也含有纖蛇紋石、葉蛇紋石;③白色蛇紋玉,主要由葉蛇紋石組成。
花色玉可分為花斑玉、花玉兩種: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較多的綠色斑塊,綠斑由葉綠泥石組成,白色部分為透閃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藍紫色斑帶,這種斑帶由黑色礦物和菱鎂礦組成,白色部分為葉蛇紋石。
綠泥玉呈墨綠、綠、淺綠色,主要由淡斜綠泥石組成。
由于不同石的礦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關系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岫巖玉的玉石結構亦頗有特色。經偏光顯微鏡觀察,其中最重要的為細均粒變晶結構,如蛇紋石玉的纖維鱗片變晶結構、透閃石的纖維柱狀變晶結構、綠泥石玉的鱗片變晶結構等。交代結構在岫巖玉中亦普遍發育,其中常見的有交代殘余結構、交代環邊結構、交代溶蝕結構等。但據電子顯微鏡觀察,岫巖玉主要為交織結構,其中的礦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鑲嵌。如果這種結構發育得越好,礦物質粒度愈細,愈均一,則岫巖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巖玉的構造主要為致密塊狀,優質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脈狀穿插構造、片狀構造、碎裂構造的玉石,質地較差或完全不符合質量要求。
在化學成分方面,由于岫巖玉中不同玉種的礦物組成及其共生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學成分也有較大的差別(表12-30,據遼寧省地質礦產局七隊):蛇紋石玉相對富鎂、富硅、貧鋁。透透閃石相對富硅、富鈣、貧鎂,綠泥石玉則相對貧鎂、貧硅、富鋁。蛇紋石由于與之共生的脈石礦的不同,因而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質純的蛇紋石玉的化學成分常接近蛇紋石礦物各種組分的理論含量,而共生有較多脈石礦物的質地較差的蛇紋石玉各種組分的含量則變化較大。研究表明,以上蛇紋石玉、透閃石玉、綠泥石玉的化學成分分別與葉蛇紋石、透閃石、葉綠泥石的單礦物理論組成分含量接近,特別是透明度好的蛇紋石玉則更接近葉蛇紋石的理論含量值。至于岫巖玉中的微量遠素,蛇紋石玉以近礦的蛇紋巖、菱鎂巖含硼高(10-20倍)為特點。在其他可以檢出的微量元素中,明顯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銻、鎘、鍺、銀、鋅,其含量與近礦圍巖相近。總的變化趨勢是,硼、鉻、銅、鋅的含量從礦體向圍巖逐漸降低,其中明顯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鉻少三倍,鎳少1倍,鈷少1倍。
岫巖玉的顏色有深綠、綠、淺綠、黃綠、灰綠、黃褐、棕褐、暗紅、蠟黃、白、黃白、綠白、灰白、黑等色。如此豐富顏色的存在,常使岫巖玉有極其美麗的“巧色”。顏色的深淺與鐵含量的多少有關,含鐵多時一般色深,反之則色淺。玉石還有強烈的蠟狀光澤、玻璃光澤,有的顯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秀明。其透明度與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有關。當岫巖玉全部由蛇紋石組成時,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雜質含量達5%-10%,則透明度差。當岫巖玉中鐵、鎂含量高時,其透明度往往較差;反之則透明度會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為4.8-5.5,密度為2.45-2.48克/厘米3。研究表明,其硬度與它本身的結構有關,平行纖維的切面比垂直纖維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紋石玉平行纖維方向的硬度為5.82,垂直纖維方向為5.61;綠泥石玉平行纖維方向的硬度為2.91,垂直纖維方向的為2.86,等等。不僅如此,岫巖玉的硬度還與其化學成分有關,如鐵的含量愈大、鎂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國的已知玉中,岫巖玉為中檔玉石,少數質地特別優良者屬于中高檔玉石。
【岫玉民間玉種】
綠玉:綠色單一,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鐲的極佳材質。
黃玉:黃色單一,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鐲的極佳材質。
墨玉:黑色單一純黑塊體很少,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不透明,是制作飾品小件。
褐玉:褐色單一較少,多呈淺褐、淺黃褐,質地細膩、性堅、不透明,多制作飾品小件。
花玉:淺綠、綠、暗綠、黃、黃綠、黑、淺褐、淺黃褐、灰白互相混雜,或以某一種或二種色為主
岫玉的鑒別方法:
看顏色
岫玉的顏色種類繁多(綠色、白色、黃色、藍色、紅色等),深淺不一。
濃度是指顏色的深淺,一般來講以中等濃度最好,太深或太淺較差。
純度是指色調的純正程度,當混入其它色調時,就不純正了,或叫偏色了,顯然,色調越純正越好,混色時較差。
鮮艷度是指顏色的明亮程度,也稱色陽,當然,鮮艷程度越高越好。
均勻度是指顏色分布的均勻程度,一般來講,顏色越均勻越好,不均勻則差,但對某些岫玉品種則不然,如花玉,各種紅、褐、橙、黃色調與變化多端的花紋,往往構成奇特美麗的畫面,反而更加珍貴。
看透明度
透明度對于玉石來講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因為單晶體寶石絕大多數都是透明的,差別不大,而王石則不然,透明度差別很大,大多數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少數為透明或亞透明,因此透明度好顯得更為珍貴。
看質地
玉石的質地密度越小越好,越細越好,越均勻越好。
看凈度
凈度是指寶玉石內部的干凈程度、即含雜質和瑕疵的多少。岫玉由于透明度較好,肉眼觀察即可看到內部的雜質和瑕疵,易于判斷其凈度的好壞。
岫玉其主要成分是蛇紋石,顏色有綠、黃褐、白、黑等色,它的顏色各類非常豐富。岫玉的光澤多為玻璃或蠟狀光澤。它的透明度跟蛇紋石含量有關,蛇紋石的含量越高,透明度就越高。
岫玉品質鑒別主要從顏色、雜質、光澤、透明度以及綹裂程度等方面考察。以深綠色、雜質少、透明度高、有蠟狀的岫玉品質最好。
按照上述鑒別方法,岫玉又可以分為四個品級:
特級:質地細密緊致,結構上無雜質和綹裂。顏色為深綠色,有蠟狀光澤,油性強且透明度高。
一級:質地細密緊致,結構上無雜質和綹裂。顏色為綠色。蠟狀光澤、油性強、透明度高。
二級:質地細密無綹裂,有少量的雜質,顏色多為黃綠色等,光澤為玻璃光澤或蠟狀光澤,透明度一般,多為微透明或半透明。
三級:質地細密無綹裂,有雜質,顏色為雜色不純,玻璃光澤,且微透明。
岫玉最大的特點是硬度明顯低于翡翠。同時,岫玉具有明顯的油脂光澤或蠟狀光,而翡翠則為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所以從這兩點可以與翡翠相區別。
翡翠的六大字訣 :色、透、勻、形、質、照。
色:指的是翡翠的顏色。
在所有的翡翠的顏色中,以綠色的價值最高。而顏色的變化,我們將它稱之為“三彩”紅色是代表福氣;綠色是代表錢財為祿;白色是代表高壽。因為三彩又稱為“福祿壽”,若再加上代表喜氣的紫色,就成了四全的“福祿壽喜”
透:是指翡翠的透明度,我們稱之為質地。
翡翠的原結晶體,最高的透明度只有半透明,稱之為“玻璃種”或“冰種。”是質地較佳的,挑選翡翠以純度高且溫潤透明為重要原則。
勻:是指翡翠的顏色要勻。
翡翠的顏色要達到均勻十分地不容易。翠之貴,貴在“勻”字。
形:是指它的造型。
如何雕刻,手工好與不好,這會直接影響翡翠價值的絕對因素。
質:是指翡翠本身結晶的縝密狀及內部的純凈度和高度的玻璃光澤。
若選購翡翠手鐲的時候可用繩子將鐲子吊起來敲敲看是否會發出清脆的音來做為判別翡翠質地是否縝密的依據。
照:是指用燈從下往上直觀察翡翠是否有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