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Tenure考核之后,科學家業績顯著降低

摘  要


2018年,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一篇文章以經濟學家為對象,發現在通過Tenure 考核之后,他們的業績顯著降低了。

李賢 / 浙江大學

(林墨插畫師:何廣生)

林墨曾經報道過一篇文章,《h指數多高才能評上教授?》[1],各個學科教授的h指數普遍較高,這意味著科研人員從踏入科研生涯的第一步起,就得開始坐“冷板凳”。

2018年,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一篇文章以經濟學家為對象,發現他們在通過Tenure 考核之后的研究業績顯著降低了[2]。

Tenure 終身教職制度是什么?

Tenure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歐洲中世紀。國外與國內的教授制度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以美國為例,美國Tenure制度的雛形最早形成于17世紀30年代,但是到1915-1940年期間才真正確定,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與美國大學協會聯合發表了《關于學術自由與終身教職的原則宣言》[3],成為美國終身教授制度的綱領性文件。

美國教授級別分為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三級。一般來說,擔任助理教授約5年,可申請晉升為副教授;擔任副教授再5年,方可申請晉升為正教授。

年輕人首先要有博士學位,其次要做過若干年博士后研究,這樣才有可能被聘為助理教授。

近代中國的教授制度開始于1912年中華民國的《大學令》[4],新中國成立之后沿用了教授這一稱謂,現有的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

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一級教授是教授當中的最高等級,一般要院士級水平的人才可以擔任。

獲得終身教職之后,科研人員還會拼命科研嗎?

為了對比 Tenure前后的變化,Brogaard 等人選取了全球top50的經濟與金融系拿到終身教職至少10年的學者,共2763人,然后截取他們在拿到教授職稱前5年和后10年的發文數據。

作者主要考慮教授職稱前后發表的數量以及論文的質量,將論文按引用量劃分成6個區間: Top10%(也就是下文所說的“本壘打文章”)、Top10%-25%、Top25%-50%、Top50%-75%、Top75%-90%以及后10%的文章。

研究發現,論文的質量和數量都在拿到終身教職的時候達到頂峰,然后下降。

平均來說,每年發表的數量在拿到終身教職之后兩年下降了30%,在之后八年下降了15%。

從“本壘打”的數量來說,在拿到終身教職之后的兩年也下降了30%,在之后八年下降了35%。

無論是研究的質量還是數量都有所下降,一篇文章成為“本壘打”的概率在終身教職之后10年下降了大約25%。

相反,在拿到終身教職之后,教授們發表了更多的低被引論文(被引次數最低的10%),這說明了科研人員在拿到教授職稱之后減少了從事高風險的、創新程度高的研究。

注: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2(不同引用率區間論文數量的變化情況)

Tenure制度到底是好是壞?

Tenure制度激勵年輕科研人員為登上學術界的“奧林匹斯山”而努力科研,但是在拿到終身教職之后,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更少、發表的論文質量更低。

Tenure制度缺乏靈活性、效率低下,學術管理機構應該充分考慮授予終身教職之后科學家研究業績的降低,并認真思考提升業績的方案。

參考文獻


[1]林墨.h指數多高才能評上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87213.html

[2]Brogaard, J, Engleberg, J, & Van Wesep, E (2018). Do economists swing for the fences after tenur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2, 179–194.

[3]AAUP FOUNDATION. 1940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https://www.aaup.org/report/1940-statement-principles-academic-freedom-and-tenure

[4]360百科.大學令. 

https://baike.so.com/doc/28255826-29669692.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申終身教職被拒后,MIT校長親口告訴我:轉正與研究貢獻無關
轉載:結合個人經歷和體會也談談國內博士學位以及應聘國外教職
mRNA技術發明人考里科逆襲諾貝爾獎的背后,是美國“終身教職”學術制度的陰暗面
要改啊:中外大學教授制度差異
閑談美國大學tenure track制度:菲爾茲獎得主也曾掙扎
放棄美國終身教授,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正式歸來,剛剛他干了一件大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林甸县| 繁峙县| 长岭县| 改则县| 朔州市| 高清| 阳新县| 怀柔区| 内乡县| 鸡泽县| 永修县| 邳州市| 桐柏县| 黑水县| 阜新| 浙江省| 洪湖市| 江永县| 隆子县| 西和县| 滦南县| 寻甸| 柏乡县| 瑞丽市| 泽库县| 长白| 四川省| 阿坝县| 凤台县| 庐江县| 客服| 元江| 台中县| 巴马| 桃园市| 当阳市| 体育| 永宁县| 安塞县|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