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卷書 每晚悅讀,不辜負每一個閱讀的人。
408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前陣子,一個董明珠和佳琦對話的視頻,登上了抖音熱搜。
在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一向自信的董明珠坦言:“從直播的角度,他(李佳琦)是我的老師。”作為格力掌舵人,董明珠什么牛人沒見過,但她對李佳琦贊賞有加:“他未來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他自己在消費者心目當中已經有了品牌形象。
他未來的成長空間可能不僅是單一的產品直播,會發展成一個平臺,'佳琦商場’,不是佳琦店,也不是佳琦直播。”
一個是叱咤風云的中國企業家,一個是直播領域的帶貨一哥。不能說是實力相當、王者見王,也是強者對強者的尊重和認可。但這并不是兩個人第一次打交道。早在去年6月份,在一檔節目上,李佳琦就曾和董明珠線上連線過。當時主持人問董明珠為什么不找李佳琦帶貨,董明珠表示不認識李佳琦是誰。其實這也并不奇怪,隔行如隔山,董明珠進軍直播業之前,不了解李佳琦的能力,所以不認識他。而當董明珠進一步研究了直播行業,看到了李佳琦的才華與實力,便有了后來在論壇會上的認可。從不認識李佳琦到對其高度稱贊,董明珠態度的變化,影射了成人世界的“潛規則”:什么實力,別人什么臉色
青年作家李小墨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加了一個有2萬粉絲的同行,而她當時只有幾十個粉絲。沒想到,通過好友后,對方只是把她當成一個“仰慕者”,對她態度禮貌但疏離。之后,她的文章被很多大號轉載,粉絲量激增,公眾號平均閱讀量,也提升到了對方的兩倍。這時候,對方竟主動來找她了,深入溝通后,她發現對方人品很不錯,不是那種看不起別人的人,兩人還成了朋友。當你只是一個小透明的時候,別人不了解你的性格,也不明白你的實力,為什么要認識你?大家都很忙,不可能任何一個人過來加微信都要深入相交。你的“可利用價值”,決定你的有效人脈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提高自己的被利用價值。”乍一聽很現實,但說透了人際交往的本質——價值的交換。你有足夠的“可利用價值”,別人才愿意幫助你,和你打交道。佟大為飾演的夏君山是一名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公司的招牌,業內的翹楚。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要求過分的甲方方總,方總想讓夏君山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大樓。后來,夏君山女兒要上競賽班,只能求方總幫忙,本以為會被方總為難。先是幫忙搞定了競賽班名額;之后又允許夏君山在家辦公,方便照顧臥床的丈母娘;還說要司機送夏君山去學校接孩子……看似是方總處處在幫夏君山,實質上是因為夏君山能幫他設計別人沒能力設計的大樓。社會學家霍斯曼曾說:“任何人際關系,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系。”你的價值越大,身邊的人就越友善,你的有效人脈就越廣。成年人的世界,是分圈層的,而跨越圈層的捷徑,就是不斷塑造自己的價值。停止無效社交,努力武裝自己
微信里好友加滿了,覺得自己特別厲害,擁有了很強的人脈。直到去年疫情來臨,他有一段時間經濟比較拮據,便向平時的“好哥們”借錢,但幾乎所有人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他。他想拜托平日里關系不錯的朋友幫忙推薦個工作,但消息發過去,顯示已不是對方的好友。他這才明白,他所謂的積攢人脈,其實大部分都是無效社交。人脈不是你微信里成百上千的好友,如果你沒什么價值,這些好友,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微信號。當你還不夠厲害的時候,與其費盡心思打造人脈,不如把時間花在打造自己上,這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新媒體領域知名作者粥左羅,曾用親身經歷驗證過這段話的正確性。他剛入行那會兒,趕上一個項目,便找了之前加到的大咖幫忙。他認認真真寫好了話術,把消息發了過去,期待著大咖的回復。一個小時沒回,三個小時還沒回,兩天過去了,對話框里只有粥左羅那段精心編輯的消息,大咖壓根沒理他。事后,他想明白了這件事:“我一個無名小編,人家不回我太正常了,憑什么回我,這件事對他沒有那么重要,只是對我很重要。我這里,沒有對方想要的東西。”在這之后,他拼命寫文,拆解爆款,研究學習。終于在入行三個月的時候,寫出了閱讀量200W ,全網刷屏的爆文。這個過程,他沒有什么社交,甚至不在飯點吃飯,只為了省下時間。2017年,他幾乎將時間都用在了寫課、錄課、講課上,成了行業內知名的講師。現在的他,有自己的公司,年入千萬,早已是業內名副其實的大咖。當一個人變成了行業大牛,那些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咖,就會想要主動來認識他。不要追一匹馬,你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春暖花開時,能吸引一批駿馬來供你選擇。不要再總是花時間去做無效的社交,潛下心來,提升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你想要的人脈自然而然就來了。《奇葩說》辯手楊奇函曾說:
“在沒有感情基礎的前提下,人脈不人脈,全拼綜合實力。對于弱者來說,一些所謂人脈,看似全線飄紅,實則虛假繁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