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鐫刻在德爾斐的智慧神廟上的箴言,受到這條古老格言的啟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認識你自己”、“照顧你的心靈”的觀點。, _3 Q$ s ^/ y* d3 t" M& `: S1 k
認識自己很重要。你真正想要什么?金錢?名利?體面?世人的眼光?生命的深度和廣度?體驗生命?創造生命?健康?快樂?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在做事之前你自己必須清楚。如果你對此一無所知,而是盲目選擇盲目上路,那你必敗無疑。
有兩種人,一種是過高估計了自己,認為只要給他一個支點,他就能撬動地球;他要是在秦朝,一定是秦始皇;他要搞科學,一定是愛因斯坦。他就是當將軍當統率的材料。所以一旦當了個小小的科長處長,就不可一世,威風八面。而一旦他失意,就把自己失敗的責任歸咎于他人,歸咎于環境,歸咎于時代。他們只看得見自己的長處,是一種自戀型狂妄型的準精神病人。他們看不到自己頭上的“癩瘡疤”又極其厭惡照鏡子。他們不善于也不屑跟別人做比較。這種人看不到未來,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另外一種人,正好相反,過低估計了自己,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像一只被長期養在雞群中的鷹,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天生能飛翔的翅膀。他們總能找到替自己失敗辯護的理由或借口。所以他們總是缺乏自信,委委瑣瑣,不敢實踐,不敢進取。他們一輩子得過且過,清清苦苦。你看不到他也看不到他有什么失敗,因為在他的整個人生失敗的面前,每一個細節都平淡如水,無所謂挫折、錯誤或失敗可言。他把命運徹底地交給了別人,交給了社會,交給了冥冥中的上天。“命中只帶八角米橫走天下不滿升”,“這都是命啊”,他常常這樣哀嘆。當然,上面說的是兩種極端的人,而大多數人則是介于這兩者之間。5 j% u+ \8 O; \0 U, v% h* [
認識自己,真的是很難。要正確認識你自己,你必須把自己放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中,放在時代這個大前提下,從多角度、多層面反視自己反省自己,甚至忘記自己,然后以自己的經驗、自己的學識、自己的修為去解析去感悟去過濾去澄明你的內心世界,不受任何俗成的概念、定理、規律、原則等等的束縛。在忘記自己之后,你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你不為證明什么,不為實現什么,你只是獨自一人去感悟去體驗去思索去幻想去發現,也就是說你必須回歸你自我,回歸心靈,回歸下意識和潛意識。此外,你還必須在不斷發展中認識發展中的自己、變化中的自己,因為認識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只有這種不斷發展的自我認識才是真正的自我認識。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無法真正認識你自己。因為你不處在那種時代那種環境那種地位那種心境,你可能無法啟動和激活你的潛在能力。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一個徹底認清自己的人,一個不僅能認清自己的優缺點,也能認清自己的潛力、自己的本質,認清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認清我是誰為什么我是誰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