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升學
一所中學,沒有了行政班,沒有了班主任,沒有了班干部。4000多名學生,4000多張課表,1430個教學班,100多門課程,200余個社團,40余款校服……
這是北京十一學校;是校長李希貴教育理想的踐行成果。
李校長在自己所著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中寫道:“學校不僅是孩子們學習的地方,還應(yīng)該成為他們尋找同伴的地方。”
基于這一理念,學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于是'走班“這個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誕生了!
那”走班“是如何進行的,實際效果又如何呢?
讓我們來看看十一學校的北部新區(qū)集團校──十一龍樾的家長們是如何評論的。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所“新晉網(wǎng)紅校”
北京十一龍樾實驗中學是一所由北京十一學校承辦的高規(guī)格初級中學,致力于”最專業(yè)的初中教育“研究。學校自2016創(chuàng)辦以來,已經(jīng)送走三屆中考學生,中考成績年年攀升,截止到2021年十一龍樾憑借出色的中考成績躋身”海淀四小龍學校“
也許因為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格局,龍樾歷屆的家長們都對學校有著天然的親近與喜愛。來聽聽他們對于孩子“走班”的所見所感吧。
L同學家長說:一開始我對于龍樾的走班不了解,有一些疑慮。認為沒有固定班級,擔心孩子會不會沒有歸屬感。后來才明白,孩子們有自己的行政班級和同學,我們這屆每個班有25名左右學生,由兩名導師負責。80%以上的課程都在一起上課。其余20%課程根據(jù)孩子自選的科目形成教學班。
W同學家長說:傳統(tǒng)教學班級是每天每堂課都在同一個教室進行。而在龍樾推行的是學科教室,每一個教室都有學科各自的布置與特點。這就需要孩子利用課間10分鐘切換不同的教室。一開始會覺得時間緊張,容易丟三落四、走錯地方。然而后來證明這是訓練孩子管理自己的好機會。
Z同學家長說:一開始就是因為喜歡龍樾“走班”的理念來的。現(xiàn)在的孩子之間接觸的機會本來就少,走班可以幫助孩子打破舒適圈,拓展學習圈。
J同學家長說:走班這種形式的精髓還在于孩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主選課。學校有一個總體要求,孩子在這個框架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再根據(jù)課程生成屬于自己的課表,按圖索驥去到上課的教室,非常科學的鍛煉了孩子的規(guī)劃能力和實施能力。
X同學家長說:傳統(tǒng)學校課間10分鐘可能是孩子們在教室進行一切休息活動或向老師提出不懂的問題。龍樾的10分鐘則是孩子們帶著必要的課本輾轉(zhuǎn)于學校不同的教室。相當于讓孩子在每堂課后增加了一些適度活動。各科老師們還針對孩子們在學習上的疑問設(shè)置了答疑時間。
一位六年級家長提出自己孩子缺乏自制力,家長不敢放手,這樣的孩子去龍樾適合嗎?
19級的L同學家長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位母親說:”初中階段是由他律向自律轉(zhuǎn)變的過程。轉(zhuǎn)變過程中肯定會有陣痛,但是我們要給孩子成長的機會。放下?lián)模尯⒆尤ピ囧e。學校正是孩子們在步入社會前最好的試錯場所。“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給孩子自由這件事老師可能比家長還要焦慮。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學校和老師必須花費更多精力營造外松內(nèi)緊、張弛有道的氛圍。正像李希貴校長在書中所言:”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
歡迎家長掃碼入群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