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是為孩子提供“后天遺傳”。對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類似母親的子宮。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父母的使命,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事實上,父母真正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為孩子提供并維護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行。成為好父母,就是成為家庭環保主義者。
家庭環境好,孩子自然會成長的更好;而家庭環境壞,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會出現問題了。家庭環境出了問題,孩子就會成為問題兒童。甚至有時候,孩子的問題,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而是家長本身的問題。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態度、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日漸加深。但是在很多家長目前的教育中,并沒有很好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提出高要求,卻不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尤其是在學習方面。舉個例子,其實,一個家里有一個看電視的“小東西”,這個家里一定有幾個看電視的“老東西”。而為了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堅持運動的習慣,全家人最好少看電視,并盡量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最好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以內。父母有時抱怨自己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太多。所以家長們在想要孩子取得理想成績的同時,自然也就要幫孩子培養起良好的習慣。很多家長甚至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標準,成績優秀的孩子被家長視為“有出息”,給孩子帶來巨大壓力。很多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卻往往忽視了“別人家的父母”以及別人家的“家庭教育”,歸根結底,每一位“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很大的程度上都取決于孩子是否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養成了正確的學習習慣。
在我看來,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都是有無窮的天賦的,重點就在于從習慣和方法著手,要知道,行動遠比語言更加有力,在我的公益課上也為學生們分享了很多有趣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需要的家長可以關注。當然,很多家長還是存在不少疑問,今天,老師特別分享班上一位考上清華的關于她成功的秘訣,她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父母對她的影響,非常受啟發!
我專注于記憶力提升、中小學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有什么問題隨時在微信上向我咨詢,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自然會讓孩子更加出色優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如果您認為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在微信端查找一欄上輸入“jiyi256”來找我,查看更多關于教育、學習方法、記憶訓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