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與觀點齊飛 才華共文學一色
——淺談考場作文對稱性標題的擬寫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雙眸大多能讀懂他人的靈魂;標題是作文的眼睛,審讀標題基本可知曉文章的主題。考場作文,彰顯考生才華和能力,決定著語文分數的高低,容不得半點的忽視。要想讓閱卷老師眼里有你,能獲得期盼的高分,你的文章必須先要進入老師的“法眼”,而閱卷老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作文標題。
任務驅動型作文、新材料作文,是當今作文考試的重要方向。在命題上,往往都是“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根據此寫一篇文章。”這樣文字,是提醒寫作角度的開放性,人生閱歷和生活感悟,知識積累和文學才華,決定著考場作文的審題立意的角度和作文呈現的方式。
作文閱卷,是一個漫長而勞累的過程。日常的月考或是市統考,改卷至少一天;若是高考閱卷,則是要八九天。在電腦前坐著,腰酸背痛,雙眼枯澀,好的作文題目,足以讓閱卷老師眼前突然一亮、精神為之振奮,心情愉悅的結果,自然是高分。若細心關注高考滿分作文的標題,不難發現對稱性的高考作文標題,在三分之一以上,這就告訴我們,閱卷老師對此類標題的文章是非常喜歡的。
對稱性的作文題為何吸引閱卷者?是對稱和諧美,是它的容量內涵,是它的文學生動,是它的情懷激揚,是它的穩重大氣。在此,筆者以2018年高考滿分作文中出現的對稱性標題,做一些分析和解讀,以饗2019屆的高考生。
一、直達觀點,凸顯立意。在議論文獨步作文考場的當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顯得非常重要。首段開門見山提出觀點,自然是好的。但是對于略顯疲憊的閱卷老師而言,就顯得有些小遲。在標題中,直接呈現觀點,獨到而全面,肯定吸引人。如:
《兩代人,一個夢》(全國1卷)
《追夢路上,我們同行》(全國1卷)
《撥云見日,探求本質》(全國2卷)
《由表及里,理性思考》(全國2卷)
《避免感性,堅持理性》(全國2卷)
前兩個全國1卷的作文標題,18歲的考生寫給2035年18歲的青年,文章的標題很是明確的結合當今的中國夢,進行闡述和思考,引發閱讀者思考。每一代中國人,都在追尋著夢想,在追求著美好的生活。類似的,還有《一路成長,逐夢前行》《為夢前行,自帶光芒》。后三個標題,很是明確的提出“本質”“理性”“感性”等從材料中提煉的關鍵詞,有此足以看到考生對材料的思考。類似的標題還有《冷眼看繁華,敢做逆風行》《人生有定力,風雨不迷航》《盲人摸象,未見其明》(全國2卷)等。
二、巧用名句,生動形象。作為高中生,都積累了一定的詩歌名句,在高考作文中要懂得選用、仿寫和化用,可以給文章增色不少。在擁有原來詩意的基礎上,融入考生的意識和思想,從而令人眼前一亮,心領神會。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全國1卷)
《閱盡千帆皆有悟,吾心安處是真知》(全國2卷)
《長風破浪,直掛云帆》(全國3卷)
運用李清照的詩句入題,這是全國1卷的作文標題,作者借以來表達對祖國的奉獻情懷。全國2卷的作文題,是“過盡千帆皆不是”和“此心安處是吾鄉”兩句詩詞化用,來表達看待事物要全面,才能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全國3卷的作文題,是對“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化用,表現考生的志向和胸懷。除此以外,還有《莫讓浮云遮望眼,風物常宜放眼量》(全國2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國3卷)《國之重器,上善若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津卷)《鯤鵬水擊三千里,浙子勇擔弄潮兒》(浙江卷)《本為瑤臺種,詞語造英雄》(江蘇卷)等。
三、善用對偶,內容豐富。部分考生在擬題時,非常注重標題的對偶,借助短語句式,利用上下句構成了對稱性標題。不僅呈現立意的角度、體現內涵的深刻,還有朗朗上口的語感,顯示了考生匠心獨具的特點。
《匯聚個人奮斗,成就大國夢想》(全國1卷)
《跟中國共成長,與時代同圓夢》(全國1卷)
《胸懷家國情,共圓中國夢》(全國1卷)
《聽生活之語,悟人生之言》(江蘇卷)
《前浪后浪同爭秀,今朝明朝共舉杯》(全國1卷)
《錢江潮涌,浙江精神》(浙江卷)
考生在擬標題時,注重短語的格式勻稱,也能看出考生審題的角度和抒發的情懷 “匯聚”“成就”、“跟”“與”、“胸懷”“共圓”、“聽”“悟”等等是動賓短語,“同爭秀”“共舉杯”、“錢江”“浙江”則是主謂短語,此外,還有《立全局觀念,鑄民族輝煌》《揚我國威,強我中華》(全國1卷)《我的青山,爸的銀山》《走好長征路,開創新時代》(全國3卷)《文明上網,理性發聲》(江蘇卷)《弘揚浙江魂,做好浙江人》《承先賢務實精神,書時代共進華章》(浙江卷)等。
四、前后相承,氣勢流暢。標題上句和下句的內容,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相對,而是上下相承,類似于流水對一樣來表達觀點。標題的整體內容豐富而且具有韻味,更是顯示了作文的觀點。
《你我接力拼搏,建設大美世界》(全國1卷)
《人生若有夢想,何懼荊棘載途?》(全國1卷)
《每一個十八年,愿建功有你我!》(全國1卷)
《初心不改,砥礪前行》(全國2卷)
《自然無語,滌蕩心靈》(江蘇卷)
《浙江精神,馳而不息》(浙江卷)
社會中的你我,只要“接力拼搏”,定能建設“大美世界”;“有夢想”又何懼于“荊棘”;“十八年”的青春,都能“建功”;“初心不改”,必須“砥礪前行”等。這些都是明顯的由前一句提出問題,在后一句中指引著思緒前行。類似的,還有《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逆向思維,大有可為》《寫于2018,寫予2018》(全國1卷)《改革提高,日益完善》(全國3卷)《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浙江卷)《文明傳承,方言留聲》(江蘇卷)等。
以上是對常見的對稱性標題的擬寫,做為高考生,在平時要關注他人的擬題的方式,要讀懂他人對稱性標題與全文結構的關系,在日常的訓練中,多進行分析和嘗試,才能在高考的考場上,擬寫出靚麗的標題,展現出你的才華和匠心獨具,直接打動閱卷老師,激發他情感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