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08:46:27 來源:大眾網-沂蒙晚報 作者: 瀏覽次數:2348
“我省高考錄取實行‘陽光工程’,手段越來越先進,程序越來越嚴密,結果越來越透明,任何一點瑕疵都像‘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市教育考試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首先在省招辦,志愿和分數是決無可能更改的。錄取環節,我省全部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從投檔到錄取完全由電腦控制。同時,招錄環節集中在一個大廳內進行,執行不同任務的各小組實行“一條龍”作業,各負其責又相互制約,任何一個環節有任何一點變化,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此外,每個環節都有來自省紀檢委、省教育廳及省招辦的監察人員全程監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招辦主任,也不可能一個人單獨作弊。團體作弊可能性幾乎為零。”工作人員表示。
其次在各高校,錄取受當地省級招辦制約:第一,不能“點招”,絕不可能想招誰就招誰。第二,即使追加計劃,也必須在當地公開征報志愿,納入統一計劃的“大籃子”中進行招生。第三,如果自行錄取學生,未經省招辦辦理錄取手續,則屬于違規招生,學生將無法取得學籍,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和文憑。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社會上的無良之輩,利用我國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混淆網絡大學、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等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哄騙家長,事實上這些都完全不同于普通高校學歷教育。
市考試中心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沒有任何人可以“用錢買分數”、“用錢買計劃”;招生錄取過程中,不收取考生任何費用;沒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權;除了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沒有其他任何機構可以進行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不要輕信招生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以免上當受騙。
1 拿“內部指標”做誘餌
某些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部門某領導的熟人、親戚,聲稱能通過關系弄到“內部指標”幫助考生入學,以此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家長一旦付了錢,他們就逃之夭夭。
2 冒充高校人員行騙
騙子自稱為某高校招生人員,攜帶有某高校招生宣傳資料,見了考生和家長,滔滔不絕地吹噓,誘騙學生和家長填報志愿。取得家長信任之后,又強調錄取的難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幫忙。家長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結果上當受騙。
3 “自主招生”說成“自由招生”
隨著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擴大,目前有部分高校經教育部批準成為“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一些不法分子趁機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使家長誤以為自主選拔錄取就是學校說了算。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和家長許諾可降分錄取,騙取錢財。
4 “分不夠,錢來湊”
“只要交幾萬元,保證達到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能錄取到一本院校。即使落榜,甚至分數還差100分的考生,照樣可以上大學……”某些不法分子宣稱花幾萬、十幾萬元甚至更多的錢,可使分數低的考生被投檔或被更好的學校錄取,或借上大學需交納“中介費、贊助費、學雜費”等名目騙取考生錢財。
5 混淆成人高考與普通高考
一些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希望就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家長花錢后,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之后方知上當受騙,就讀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網絡學院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6 打“時間差”邀功請賞
每年招生期間,有些騙子住在招生現場附近的賓館,利用家長和考生提供的報名號或準考證,冒充考生家長或親戚,在招生錄取現場咨詢點查詢考生投檔軌跡,鉆家長和考生信息不靈的空子,本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卻向考生家長報功,并借機向家長收取錢財。
7 偽造院校網頁“釣魚”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騙子又盯上網絡。某些不法分子偽造院校網頁,設置報名入口,騙取考生登錄填報,以此獲取考生個人信息,有的還回復“已被錄取”,進行招生詐騙。由于網絡的隱蔽性強,不法分子借助技術手段,行騙花樣更多,這給考生和家長防范、識破騙局增加了難度。
8 打著軍校幌子招生
在招生過程中,有不法分子還打著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通過偽造軍隊公文公章、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許諾教育部認可學歷、畢業后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等,騙取學生和家長信任,進行詐騙。
9 偽造錄取通知書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其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騙取錢財。(記者趙義 見習記者尹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