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了,晨練中,無論在湘湖這個大氧吧里,還是在住家小區周邊的小公園中,撈魚最喜歡的還是滿目金黃的銀杏樹。秋風瑟瑟時,一片一片又一片銀杏葉隨風緩緩地飛舞著飄落下來,使得大地也呈上一片金黃,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币膊恢浭悄奈淮髱煹募丫洌雁y杏林中的秋色,描繪得精美絕倫。
銀杏樹的果實叫“白果”,所以又俗稱“白果樹”。是僅遺存于我國裸子植物門的珍稀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
我總覺得古人把這種樹稱之為“銀杏樹”有點牽強。因為銀杏樹從春天樹葉發芽始到夏季再到深秋葉子轉黃前都是郁郁蔥蔥的翠綠色的,而一到深秋葉落歸根前,又變成了最惹人眼球的金黃色,從未有過素白色的打扮!雖然銀杏果實曰:“白果”,但成熟期季節短暫,人們很少見到,而且,在人們的印象中,凡是提到“銀杏”兩字,首先印在腦海中的就是“金光燦爛”的銀杏葉。因此,應該稱之為“金杏”最貼切了,勉強一點“綠杏”到也未嘗不可!撈魚在這里講笑話了!
因為銀杏葉長得有點象鴨子的腳掌,古人常把銀杏葉子比作鴨掌。記得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就以“鴨腳”比作銀杏葉,作過一首詩:
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由此可見古人也是非常欣賞銀杏的。
銀杏樹通常高大挺拔,高大的樹干給人以雄偉之感。深秋的銀杏一片金色更給人以富貴和喜慶之氣。在金黃的銀杏樹下常常引來不少游客駐足留影,雖然銀杏在嚴寒的冬季也會葉子落盡,變成光禿禿的孤桿殘枝,但是其堅毅的生命力始終堅守在銀杏樹的主桿中,待到來年春天,看似枯枝孤桿的銀杏樹在歷經風霜雨雪的嚴冬寒天后又將會枯枝發新芽,渙發新的勃勃生機,進行新的一輪的輪迴。
在地球上已有上億年歷史的“活化石”銀杏樹尚卻有如此的生命力,作為所謂的“萬物之靈”的你我,身體有點不恙,帶點兒疾病又何懼之有?我欣賞銀杏樹的堅毅,贊嘆銀杏樹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