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動過離婚念頭的人,很可能會覺得:通過離婚協議為個人財產指定繼承人,這行為本身就挺怪異的。去公證處辦理遺囑公證才二百多塊成本,效力等級高,合法性又有保證,為什么非要試圖在離婚協議里面“立遺囑”呢?經歷過離婚實質性談判階段的人自然懂得,中國人的離婚,從來都是全方位一攬子整體性解決方案:“我是否答應和你協議離婚”和“你是否同意把撫養權給我”密不可分;“你是否同意把撫養權給我”和“我是否愿意把房產給你”密不可分;“我是否愿意把房產給你”又和“你不幸去世后是否把房產留給我們的孩子繼承”密不可分……總之,在很多當事人的眼里,離婚就是要把你和我之間所有一切徹底的清算,離婚協議就是這最后的清算文件。因此,部分離婚當事人對在離婚協議里面“立遺囑”有著天然的需求。問題來了,通過離婚協議為個人財產指定繼承人,相關條款能被認定為合法有效的遺囑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遺囑的形式有以下五種:1.公證遺囑,指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的遺囑。經過公證的遺囑具有很強的證據效力和證明效力。2.自書遺囑,指遺囑人自己書寫的遺囑。自書遺囑應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3.代書遺囑,指由他人代筆書寫的遺囑。代書遺囑應由兩名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在場見證人和遺囑人在代書遺囑上簽名。4.錄音遺囑,指由錄音設備錄制下來的遺囑人口授的遺囑。錄音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5.口頭遺囑,指由遺囑人口頭表達、不以任何方式記載的遺囑。遺囑人只能在危急的情況下才可以立口頭遺囑,且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應當用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所立口頭遺囑無效。問題是,如果承認通過離婚協議為個人財產指定繼承人屬于“遺囑”,那屬于上述遺囑的哪一種的?自書遺囑呢?自書遺囑應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離婚協議具備“簽名”和“日期條件”等條件,但絕大部分是打印件,不具備“遺囑人親筆書寫”。這是否意味著離婚協議中的遺囑性質條款一定不能被認定為自書遺囑?考慮到《繼承法》頒布時電腦還未普及,沒有對打印遺囑的法律性質以及法律效力作出明確的規定,司法解釋也沒有相關指導性意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書寫習慣越來越傾向于使用電腦打印的方式,甚至在年輕人的觀念中,打印并簽字就是“自書”。法律實踐中,關于打印遺囑的形式類型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該爭議背后是打印遺囑效力之爭。大多數觀點認為,確有證據證明該遺囑系遺囑人親自打印的,可視為“親筆書寫”,認定為自書遺囑。如此,如果離婚協議不是遺囑人親筆書寫,又不是遺囑人親自打印的話,它似乎不符合自書遺囑形式條件。代書遺囑呢?代書遺囑要求兩名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在場見證人和遺囑人在代書遺囑上簽名。另外,根據《繼承法》第十八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得作為遺囑見證人。顯然,離婚協議中的“遺囑性質”條款也不符合代書遺囑的形式條件。根據2018年6月11日,北京高院發布的《關于審理繼承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第十八條的規定,繼承案件中當事人以打印遺囑系被繼承人自己制作為由請求確認打印遺囑為有效自書遺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確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程度的證據表明打印遺囑由被繼承人全程制作完成,并具備自書遺囑形式要件的,可認定為有效自書遺囑。打印遺囑由被繼承人以外的人制作的,應符合法律規定的代書遺囑形式要件。可見,一般情況下,通過離婚協議為個人財產指定繼承人不符合遺囑的任何一種法定形式。問題是:如此邏輯,在離婚協議中“立遺囑”不就必然無效了嗎?
觀點一:離婚協議由離婚雙方經民政部門進行登記備案,應視為是“立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沒有相反證據證明該協議為無效協議的,應按照自書遺囑對待。該觀點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該條款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案例1.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4民終4744號 石某1與石某2繼承糾紛二審案件。一審法院認為: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北景钢校焕^承人石書朝生前在四季青常謝莊村東街9條3號內1號宅基地建造房屋,并在與李某離婚時與李某約定“家中財產均由石某1繼承”是對自己財產的處分,被告石某2對該離婚協議書亦不持異議,故原告石某1要求繼承位于叢臺區常謝莊東街9條3號內1號的房屋,予以支持。石某2上訴事實與理由:石書朝與李某離婚協議是對財產的處分,不能作為遺囑來認定。該協議內容不真實,將財產分給即將拋棄自己的人,不符合常理。且協議內容與簽名不是同一人書寫,作為代書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該代書遺囑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根據相關規定,該遺囑不應認定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代書遺囑雖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但確系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能否認定有效的請示〉》規定,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的代書遺囑不應認定為有效。二審法院認為:關于石書朝在離婚協議中處理財產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問題,離婚協議中關于對本人去世后財產的處分,應視為遺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本案中,離婚協議上有石書朝簽名,且該離婚協議由離婚雙方去民政部門進行登記備案,應視為是石書朝真實意思的表示,上訴人并沒有相反證據證明該協議為無效協議,故應按照自書遺囑對待。原審對此認定并無不當。案例2.象山縣人民法院(2014)甬象石民初字第210號 陳某與姚某遺囑繼承糾紛一審案件。法院認為,陳國防在離婚協議書中確定其享有的50%房屋產權份額由原告繼承,離婚協議書的該部分內容具有遺囑性質。離婚協議書系陳國防生前的真實意思表示,經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備案,合法有效,現無相反證據推翻離婚協議書中的有關遺囑內容,故離婚協議書中的遺囑條款具有法律效力。鑒此,陳國防死亡后,陳國防享有的50%房屋產權份額的繼承應當按照陳國防遺囑意見辦理,即由原告繼承所有。
觀點二:雙方打印后簽字的《離婚協議》不符合自書遺囑、代書遺囑等遺囑的形式要件,不能被認定為合法有效的遺囑。案例3.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19)京02民終12850號 高某與贏某等法定繼承糾紛二審案件。一審法院認為:本案中贏某提交的《離婚協議》是否能作為遺囑系雙方爭議焦點。該協議不能作為高某3的遺囑,首先,就形式來說,該協議不符合自書遺囑、代書遺囑等遺囑的形式要件。其次,就協議的內容來說,該協議的標題為離婚協議,系雙方為解除婚姻關系而訂立,但是雙方并未履行解除婚姻關系的手續;第三,根據贏某所述,該協議形成于其與高某3離婚訴訟之前,雙方在離婚訴訟時并未就協議約定進行陳述,且雙方在庭審中均對某某號房屋的分割問題進行了陳述,均表示同意分割。故對贏某、高某主張上述《離婚協議》系遺囑的答辯意見不予采納。高某的上訴理由為:涉案《離婚協議》中贏某與高某3就涉案房屋的繼承問題進行了明確約定,在實質要件上符合遺囑的意思表示,屬于共同遺囑,當屬有效,在高某3去世后應以該遺囑處理涉案房屋的繼承問題。該協議約定了協議雙方去世后財產的處理意見,與離婚訴訟中雙方的財產分割意見并無交集,而且該離婚訴訟中雙方的財產分割意見最終也未能達成一致,且該離婚訴訟也因高某3去世而終結。因此,本案涉案房屋的繼承問題應按涉案具有共同遺囑性質的該協議的約定處理,一審就涉案房屋以法定繼承的認定和處理均錯誤。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焦點問題是贏某提交的《離婚協議》是否應為遺囑問題。該協議名為《離婚協議》,故形式上不符合自書遺囑、代書遺囑等遺囑的形式要件。該協議的內容系雙方為解除婚姻關系而訂立,但是雙方并未履行解除婚姻關系的手續。此外,根據贏某所述,該協議形成于其與高某3離婚訴訟之前,但雙方在離婚訴訟時并未就協議約定進行陳述,且雙方在該案審理中均對某某號房屋的分割問題進行了陳述,均表示同意分割。因此,一審法院對贏某、高某主張上述《離婚協議》系遺囑的答辯意見不予采納,無不妥,本院對此予以確認。
- 三、通過離婚協議立“遺囑”,應當如何防范“遺囑無效”風險?
首先,通過離婚協議“立遺囑”本身就必然伴隨著效力上的瑕疵,這種方式“立遺囑”本身就很有爭議,也可能會導致無效。其次,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認可通過離婚協議“立遺囑”的自書遺囑效力,但仍有一定的形式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認為通過離婚協議“立遺囑”屬于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只要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因此,除了本人簽訂注明年、月、日是必要條件,有證據證明“確為死者真實意思表示”也非常關鍵,比如該離婚協議經公證機構公證或經婚姻登記處備案。2.防范因“遺囑訂立人無權處分”導致遺的無效或部分無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規定,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為無效。實踐中,較為常見的有兩種情形:一是遺囑訂立人處分與配偶的共同財產。二是,作為大股東的民營企業家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個人財產在遺囑中予以處置。因此,在離婚協議中“立遺囑”應當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然后再就歸屬本人部分“立遺囑”;另外,在離婚協議中分得股權的一方處分股權的,切記混淆公司股權和公司財產或公司經營權。3.防范因“遺囑間沖突”導致的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
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在離婚協議中讓對方“立遺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由于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且在遺囑發生效力之前,遺囑人可以變更或撤銷其訂立的遺囑,實踐中一個人訂立多個且形式多樣的遺囑的情形在實踐中并不少見。如果立遺囑人在這之后又新立合法有效的遺囑,且后立遺囑與離婚協議中的規定沖突的,離婚協議中的“遺囑”內容會因與最后所立遺囑沖突而無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的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其實很簡單,雖然離婚協議是一攬子解決方案,當事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離婚協議中“立遺囑”,但花上二百再去立一份內容不沖突的公證遺囑,就可以防范大部分的風險。就沒有對繼承人或被遺贈人一方而言百分之百的保險措施嗎?如果不尋求贈與之類的辦法,就遺囑這塊來講,確實沒有對繼承人或被遺贈人一方而言百分之百的保險措施。且,我認為:沒有就對了。畢竟處置自身財產在本人去世后的歸屬是法律賦予立遺囑人的權利,立遺囑人有權改變自己的意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