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二:腫瘤形成的原因
如果我們假設,在妊娠早期,滋胚層的形成和沉降是身體調控有意識的、自愿的、必要的并且完全受控制的過程,另一方面我們又已知滋胚層的工作原理與腫瘤細胞如出一轍,那么腫瘤的形成也應該是身體自律機能的一種自愿的受控制的過程。事實上,有關腫瘤形成的保守觀點即“腫瘤細胞自我繁殖”的說法已經站不住腳了。
我們在體內到處能找到的體細胞,如肝細胞、皮膚細胞、骨細胞、肺細胞等都是工作細胞,我們可以將它們和蜂巢中的工蜂或蜜蜂王國里的工蟻作比較。工蜂和工蟻是無法排卵,繁殖后代的。只有蜂王和蟻王才能完成種族的繁衍。沒有一只工蜂將來會成為蜂王。同樣的道理適用在肝細胞、骨細胞和其它成百萬數千萬人體內的體細胞上。人體內細胞的生產地并不在其工作地。也就是說,不在肝臟、皮膚、骨骼內。細胞的生成幾乎只在背脊骨髓中進行。只有少數有特殊目的的細胞會在大腿部的骨髓中生成,另外的一些性細胞會在性器官中生成。
這意味著,當肝臟中的細胞必須被取代時,新的細胞總是在背脊骨髓中生成。它們將從背脊骨髓經由淋巴管被運送至肝臟,與那里現存的健康肝臟細胞匯合,即所謂的與工作信息單位“連網”。由于細胞核內部相應DNA遺傳程序的限定,一個這樣的工作細胞無法進行細胞分裂。肝臟內不會產生新的肝臟細胞。腎臟、肺、腸胃、所有組織和神經系統中的細胞也是類同此理。這一層面的細胞都無法自我復制繁殖。按照這一思路,我們稱之為腫瘤細胞的輔助細胞,也是產自背脊骨髓,而不是來自其“工作所在地”。進一步講,腫瘤也無法“靠自身”生長。輔助細胞同樣從骨髓通過淋巴管的傳輸運送至腫瘤出現的地方。我們之前說到的滋胚層也遵循這一規律。既然滋胚層在完成其使命后就會被重新“拆除”,那么腫瘤-輔助細胞也將在完成其功能后被拆卸掉。
請正確解讀我們的意思:腫瘤細胞也將遵照相應的程序再次被分解掉,與處理滋胚層的過程有極大相似之處。我們已經看到,這一化學分解機理建立在有選擇地分泌胰凝乳蛋白酶的基礎上。這一點既適用于滋胚層,也對腫瘤細胞有效。
由此我們可以進入最核心問題:
為什么,在何種情況下,身體會在背脊骨髓里生成輔助細胞(滋胚層或腫瘤細胞)?為什么身體會把輔助細胞帶到一個特定的部位?
現在我們回到上述問題,為什么一個腫瘤只會出現在特定的身體部位?為什么我們沒聽說過心肌腫瘤,大腿瘤、手臂瘤、手指腳趾瘤,也沒有膝關節瘤?
如果我們更密切地關注,就會發現,所有那些,人在逃離危險時,物理上需要動用的身體部位處都不會生成腫瘤。人體的整個運動結構,足部和腿部肌肉、腹肌和背部肌肉、手臂和手部肌肉、頸部肌肉和所有與之相關的骨頭、肌腱、關節和神經系統都不知道何為腫瘤。
這些身體的“工具”在遇到突發危險時(爭斗、防御、攻擊、追捕、逃離火場或惡劣天災等)都是人體急需的主力。我們知道,在這種情形下,所有這些身體部位都會最快被激活,都需要有大量的能量補給供應,以使其在短時間內達到最高性能效率。這其中也包括含有肌肉和主動脈的心臟。
腫瘤按常規會在哪里安生呢?它們安生在器官里,恰恰是在上述警報狀況下,身體會短時間關閉其功能的器官里:在肝臟、消化道、腎臟、膀胱、前列腺、女性的乳房、在男女的性器官以及被指派調控這些部位的部分大腦神經里。
腫瘤偏偏選擇在這些人體部位落腳定居,這意味著什么?當我們把腫瘤理解為輔助細胞的大集合,我們就必須問自己,這些腫瘤以何種方式與器官功能的暫時關閉或受限關聯起來?這里我們要談到諸如壓力、警報、危險等概念。每個小學生都知道這些概念。承受“壓力”是當下流行語。針對我們的主題,用“危險”和“警報”這兩個詞要更準確些。我們嘗試用一個比較的方法來解釋導致腫瘤形成的一系列緣由。
我們選取一個在戰爭中被圍困的城市和一個人體作為對比參照物。兩者有很多相同點:
我們可以確定兩點:
首先,人體內形成的腫瘤是一種很普遍常見的現象。在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輔助細胞的積累和分解代謝屬于人體自身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就如同人在吸氣時攝取氧氣,吐氣時釋放氮氣和二氧化碳等廢氣;也如同我們吃入食物,獲取營養物質,排泄殘余剩渣;或者是喝水排尿。我們從來都不會關注這么多日常的腫瘤,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
其次,只有當人體當前所處的危險狀況遠遠超出允許水平時,腫瘤才會大到足以引起人們的健康警覺。我們必須自問的是:對我們的身體而言,什么是“危險”?是什么使得我們體內“警鐘長鳴”?又是什么使得“警報不斷”?為什么那么長時間都沒有“消除警報”?
如果存在對身體的威脅,腦垂體會向腋肢窩下眾多淋巴結中的兩個發送信號,并促使其往淋巴管內釋放警報激素。這種警報激素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出現緊急情況所在地的所有相關細胞處。在那里,激素與細胞傳感器結合,促使細胞降低活性。當出現大量警報激素時,這些細胞甚至將完全停止活動。細胞由此陷入一種“冬眠”狀態,即一種活動很受限的存在。一開始,細胞會將自身的代謝廢物處置在細胞內。如果沒有消除警報的信號,它們就必須開始將垃圾堆積到一個臨時搭建的“垃圾袋”里。它們給出的信號將導致身體快速生產輔助細胞。輔助細胞將完全按指定要求到達救急位置。由輔助細胞組成的“腫瘤”開始生長。正如上文已提到的,到目前為止,這是幾乎每天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日常現象。
從何時起,這件事情開始變得不盡如人意?現在,讓我們想想,是什么會觸發人體內的“警報裝置”?緣由多種多樣,類似上文中提到過的令人類社會出現高度警戒的原因。
-首先是神經或心理層面的觸發因素,如壓抑的感受、自卑感、自認為是個永遠的失敗者、完不成目標,也從不允許自己滿意的想法。
-其次是身體/生理上的各種觸發因素,如免疫系統無法排解的毒素、來自微觀世界的病原體,逃避免疫系統的所有攻擊,躲藏在神經系統或大腦的某個部位。
這些警報觸發者如果不是大量的出現,在人體內逗留時間不過長的話,都可以是無關緊要,無傷大雅的。如果一個觸發者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持續地、越來越頻繁地促使人體釋放警報激素,而中斷警報的休息時間又太短暫,輔助細胞只有集聚的份,根本來不及被分解代謝掉,那么情況就不妙了。無警報時期總是一個休息期,也意味著所有器官內的細胞恢復其正常工作,并促進輔助細胞(即腫瘤)的卸除。這一切意味著,只要我們創造條件,本質上每種腫瘤都是可以被排除的。
這里我想再次強調您已經讀過的內容。一位醫生在做癌癥診斷時,必須向病人提出的一個極重要問題是:對病人的身體而言,什么是“危險”?是什么使得其體內“警鐘長鳴”?又是什么使得“警報不斷”?為什么那么長時間都沒有“消除警報”?
為什么不同種類的電脈沖物理療法常常效果驚人,但不是永遠如此?這個重要問題可以在上文表述中自行找到答案。
-由活的有機體感染引起的腫瘤可以用物理方法治療,殺死作為警報觸發者的特殊病原體。這種療法在數天內可完成,而且沒有副作用。
-由毒素或因心理情緒負荷或輻射造成的腫瘤,要避免這種物理/電磁療法,因為有毒物質、輻射和心理問題無法通過共振手段被消除。
-有毒物質必須通過體內的化學反應先被分解成無害成分,然后被身體排泄出去。對此,所謂的抗氧化劑是合適的選擇。
-必須停止輻射。修復輻射損傷必須大規模地扶持免疫系統,使用磁場療法(目的是輔助免疫系統)、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進行豐富的,不含化學添加劑的自然飲食都是合適的治療方法。
-因心理情緒原因造成人體分泌警報激素的情況,則必須消除觸發心理障礙的事態認知(病人應改變自己對待該事態的個人態度和觀點)。當這些處理得當的話,就不需要其他的后續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