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宅明鏡》和《陽宅三要》是我國古代勘測陽宅重要風水學書籍,記載了風水學的理論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在自然科學現代化的今天,若將它作為傳統文化去研究,必須本著吸取精華,剔除糟粕的原則去掌握運用,使它與現代科學接軌,從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對于專業研究風水者來說,最好將每一派風水學都了解一下,從基礎理論了解起,并能做到正確揚棄,使其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八宅明鏡》的操作方法是以門路和爐灶為主,強調配合宅主元命,書中說:“專論山向不論命者大兇,論命不論山向者亦兇合命又合坐向者永福”可見《八宅明鏡》的應用重點在于山向和年命。在應用時,無論是安床、開門、起灶、造廁、神位、書房等都是從坐山起伏位,測算出九星所臨的方位再配合年命,可直斷吉兇。
而《陽宅三要》注重的是房子的大門、主屋、灶位,以三者之間的宮位論吉兇不太重視年命”。其用法是從大門上起伏位,無論大門開在何方,永遠都是伏位。但伏位不論吉兇,其吉兇是以主屋(主臥房)與灶位的配置而產生。若配置不當,則易遭兇禍。其灶的位置須安在吉方,用法以大門為伏位,從左向右順數八宮九星,這就是《陽宅三要》灶安吉位與《八宅明鏡》位須在命或年命兇位的論點顯然不同之處。
想要了解陽宅風水,大多是從八宅或三要入門,但此法由于年代久遠,衍生出多個派別。例如原法以“坐山”為伏位起游年,而有些書則改由“向”或“大門”上起游年。關于宅命,原法是以坐山定宅命,而卻有些派別卻以“大門”之方向定宅命,例如坐北向南的住宅,門開在西南方,傳統法應該為坎宅,從坎位上起游年,而現在有些門派卻以大門對宮“艮宅”論命。有的重視宅命而輕視年命,也有的只重視年命,而不重視宅命,各據其理。為完整表達此法,特以傳統《八宅明鏡》和《陽宅三要》為依據,作以下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