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梅州5月19日電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否意味著子女必須無條件承擔給付贍養費的義務?答案是否定的。近日,廣東省平遠縣村民余某將一對子女告上法庭索要贍養費。今天,平遠縣人民法院經審理依法駁回了余某的全部請求。
不過五旬的余某與前妻生育一子一女,兒子小文出生于1989年,女兒小雨出生于1992年。余某聲稱因身患多種疾病,只能靠打散工維持生活,近年來疾病加重,根本無法維持日常生活,也無力獨自支付長期的疾病治療費用,并認為現在子女均已經參加工作,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卻拒絕承擔贍養父親的義務,故將小文、小雨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每月分別負擔500元生活費及250元的醫藥費。
而被告兄妹二人辯稱,余某現年48歲,正值壯年、身體健康,不屬于法律規定需要贍養的主體。小文出來工作后既要照顧家庭,又要負擔妹妹的學費、生活費,并且對原告一直有履行贍養義務。而小雨大學在讀,無任何收入來源,且自余某2006年離婚后小雨一直由母親撫養,余某未盡過撫養責任。余某擁有勞動能力并且有田地分配,因為嗜賭不愿從事農活,才向子女索取不合理的高額贍養費。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之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本案原告正值壯年,且靠外面打散工有一定收入;家中有房也有田地,足以維持基本生活。其訴稱身患多種疾病,但未提供相應的病歷、住院記錄、醫療發票等相關證據,只有一份高血壓、慢性胃炎的疾病證明書復印件,高血壓及慢性胃炎屬于普通常發病,故不符合喪失勞動能力或生活苦難的條件。在校大學生如果有獨立經濟能力,對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原則上需要承擔相應的贍養義務,但本案原告不屬于該類型。據此,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余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黃義濤 張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