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許新舟
開始只打算自由行去吳哥的,后來卻觸動了連帶玩越南的念頭。及至上網一查,發現這條從越南北方一直玩到南方再到柬埔寨的路線,已有很多驢友走過并大力推崇。因為越南是個狹長形的國家,從北到南的旅游線路很清晰,還有一種便利的“Open Bus”交通方式很適合自由行。就這樣,參照網上和旅行書上的“秘笈”,我們四個背包客三月底從廣州出發,以一程一程長途客車的方式縱貫越南,最后到達柬埔寨的吳哥。在越南境內12天,每人花費不到2000元。
越往南越精彩
因限于篇幅,下面僅以日程表的方式介紹一下這次越南行的概況和主要景點。
第一天:晚上從廣州出發,乘臥鋪長途客車前往廣西東興。
第二天:清晨到達東興市,過境進入越南的芒街市。在一“西聯匯款”換越南盾(1元人民幣兌近2800盾;1美元兌19250盾,后來換不到這么高了),就此成為“百萬富翁”并過上“花錢如流水”的日子。花36元購了一張手機卡后,乘當地客車前往下龍灣(Halong Bay,約160公里5個小時)。下午到達拜寨島(Bai Chai,海邊有眾多賓館、客棧和餐廳)。
第三天:參加6小時的船游下龍灣后,乘車往河內(160公里4小時)。
第四天:早上到旅行社訂好前往順化(Hue)的車票后,我們沒去國內旅行團通常去的巴亭廣場、胡志明紀念館等,而去參觀另外的著名古跡文廟和圣約瑟大教堂,還看了一場水上木偶。這是越南的國粹,表演者在簾子后操控水面上的木偶,劇情簡單卻饒有特色,票價才十多元人民幣,值得一看(劇場位于還劍湖東面)。晚上乘臥鋪客車前往順化(530公里13小時)
第五天:早上到達順化。上午參觀明命皇陵和凱定皇陵,下午參觀順化皇宮,這些皇陵和皇宮都有很多中國的特色。
第六天:租自行車騎行7公里參觀天姥寺。下午乘長途車經峴港市前往會安(Hoi An,120公里3小時)。沿海景色十分漂亮。
第七天:上午參團前往美山遺址(Mai Son,占婆王朝遺址,有“微縮版吳哥”之稱)。下午在會安古城閑逛。這個有很多中國寺廟或祠堂的地方和我們的陽朔西街有得一比,滿街是老外(咱們也算),多是絲綢、服裝或工藝品店,卻比西街安靜閑適得多。晚乘臥鋪車去芽莊(Nha Trang,530公里11小時)。
第八天:一早到芽莊,便去參加船游四島。芽莊的海水極靚,這個票價不到50元的游島其實是玩海,并被聰明的越南人玩出了花樣:免費提供浮潛器具讓你盡情觀賞水底珊瑚;船上擺“長桌宴”讓數十游客同進午餐;全體船員表演各國民歌并邀游客共唱共舞;跳進海中Party免費任飲紅酒;水果大餐;在無風浪的小海灣中暢游。最后我們四個驢友一致認為這是最好玩又最抵玩的一天。
第九天:早出發往美奈(Mui Ne,200多公里4小時)。這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漁村有一條十多公里的海灘(地圖上是藩切Phan Thiet所在地),海邊全是度假村。當天下午參團游玩了白沙坡、紅沙坡。沒想到這個沿海地方竟有幾大片被風吹成月牙形的沙漠,沙漠邊還有大片荷花池。最后觀看了漁港落日。
第十天:早拍日出,上午租自行車到漁港拍攝,途中還看到了越南人的特色賭博“斗雞”。下午乘臥鋪車前往西貢( Sai Gon也叫胡志明市,300多公里5小時)。在著名的背包客集散地范五老街(Phan Ngu Lao St.)住下。
第十一天:參團參觀高臺廟和古芝地道。高臺教集亞洲和歐洲多種教派為一體,信奉的有耶穌、雨果、觀音、孔子、李白、孫中山等名人,寺廟建筑和服飾都非常有特色,且可以觀看他們的教儀。古芝地道則讓你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第十二天:在西貢又參觀又“掃街”(攝影人對街頭拍攝的戲稱)。分別游覽了戰爭遺跡博物館、統一宮、圣母大教堂、藍山廣場等和堤岸(中國城),細細領略其摩托車文化。次日離開西貢乘車往柬埔寨,結束越南之行。
行、住、食一路無憂
自游越南不懂越語沒關系,會一點日常的英語就可應付(我們四人中只有一人會)。因為歷史的原因且西方游客多,旅游條件較成熟。我們所到之處,所有旅館、餐廳都有人會說英語,連摩托搭客仔都能說一通。導游除越語外會使用英語再說一遍。用錢方面美元最受歡迎,但最好換部分越南盾(銀行和旅行社都可換),一則用于小面額開支,另外用盾標價的用美元支付都不劃算。
行:選定行程一票到底
首先需到海珠廣場華廈大酒店的越南駐廣州領事館辦簽證,交350元,3個工作日可取,很簡便。
進入越南可乘飛機到河內或胡志明市,也可走陸路從友誼關(公路鐵路均可)或東興入境。
到越南后建議選擇一家旅行社,以搭乘Open Tour旅游巴士的方式,自由選擇旅游點和停留時間,一站站地從北玩到南(或相反方向),又便利又最經濟。做這種方式的旅行社很多,其中最被背包客們推介的是“sinh Cafe”。但因為出名,“李鬼”滿街都是,所以據說“李逵”已更名為“The Sinh Tourist”,標志也改成淺藍色。從網上查到后,我們就在河內選了這家(網址:www.thesinhtourist.vn河內總店的電話)。一路走下來,感覺這家旅行社的車況(都是進口車)和服務都不錯。
Open Bus的車票可一站站買,也可從河內直買到西貢,再分段走。我們分了兩段,總價也就200來元(行程約2000公里).雖然一般會要求你確定每個點的停留時間,但旅行社在各地的辦事處都是電腦聯網,中途可以更改行程。
乘Open Bus的大多是外國游客,越南人較少。我們一路下來,中國人都約占四五分之一,比例不少。因為大家每個點停留的時間差不多,所以每次上車都有熟面孔,一直到柬埔寨都能碰到“熟人”。上車后每人都要登記姓名和國籍,但無需出示證件,大概是為安全也是旅游統計吧。
每到一地,參加旅行團的當地游最便利,價格也不貴。在順化我們試過自己“打的”去旅游點,回來一算比參團還貴。當然,如果你有資料和地圖,也可以自己游。要注意的士司機很多是不懂英語的。外國人沒合法手續不能自駕車,但摩托車隨便開,且到處可租,通常一天7美元租金。租自行車則是一天1美元。越南的城市不大,騎自行車逛逛很自由自在。
住:旅館多多價格便宜
Open Bus所到之處,附近都有不少家庭旅館,有時一下車就有摩托仔湊上來推介。這些家庭旅館雖不大卻設施齊備,干凈舒適安全,很有家的感覺,不少還可以無線上網。我們住過的最低8美元,最貴18美元,有些還送早餐。當然,你不差錢的話,高檔賓館也到處有。在美奈碰到兩個從上海來玩的小女生,她們說從網上訂的旅館是70美元,讓我們吃了一驚。看來說上海人“小氣”不是謬傳就是早過時了。
食:果腹容易美味難尋
越南人主食是大米,到處可見“米飯”(Com)、“米粉”(Pho)的招牌,但那多是低檔的小食店,食物烹制簡單,通常只有雞肉、豬肉、牛肉可選,加上點青菜簡單炒成一碟,實在不敢恭維。而因為有多年的殖民歷史及西方游客較多,倒是西式酒吧或餐廳較多。通常菜牌就擺在店門口,你看準了菜式和價格再進去不遲。對于講飲講食的廣東人來說,有時要找一家菜式豐富有特色又實惠的中檔餐廳不大容易。價格么,還算可以吧,街邊一碗米粉一般是10000盾(約4元),而高檔餐廳價格不菲。
衣:全年較熱注意防曬
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沒春夏秋冬,只有11至4月的旱季和5至10月的雨季。旅游的最佳時間是12月至3月,少雨也不算太熱(我們全程只碰到一場半小時的雷陣雨)。河內等北方地區有些日子要穿厚衣,而南部就可長年夏裝了。建議多帶短衣物并注意防曬。有人說越南蚊蟲多,但我們在那期間卻極少受蚊子侵擾,比廣州少多了。
如果黃金周等長假日不想在國內的旅游點和別人擠,就去越南吧。
■驢友手記
“摩托王國”見聞
許新舟
越南的摩托車之多,如果不算是世界第一的話,恐怕也差不多了。8600萬人口的越南據說有1000萬輛摩托車,很多家庭甚至會有兩三輛。相比之下,汽車和行人在越南絕對是“弱勢”群體,至少在效率上無法與之抗衡。
上下班高峰時段,各主要干道絕對成為摩托海洋,汽車就像海洋中的“船”,而少數的行人就更被“淹沒”啦。開摩托的有白發老者,也有嬌嬌少女。光著腳能開摩托,穿著艷裝也能開摩托。一家四五口同擠一車的并不鮮見,載上六七人的也時有出現。像說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一樣,說摩托車是越南人“流動的家”或“幸福載體”,絕不為過。
越南人生活水平不算高,城市鄉村道路也不寬闊,這也是摩托應運而生的必然。路邊的修車檔洗車檔比皆是,摩托停放場常“車滿為患”。為了給摩托提供方便,很多人行道沿也改成斜面的,摩托一推就能上。
開始我們不明白越南的姑娘為何皮膚都很白,后來才看出其中奧秘:開摩托的和騎自行車的女人除了帽子外,大都還戴著一個大口罩,有的口罩連脖子都一起圍得嚴嚴實實,再加上一副大墨鏡,長袖的衣服,能曬黑嗎?
雖然路上摩托車流有點“恐怖”,呼嘯而過的摩托車群常讓人望而卻步。但我們跟著其他人在一些無信號燈路口大膽地沖了幾次,卻發現往往是有驚無險。一則摩托手們技藝高超,二則摩托車體形小易躲閃,不易被撞。我們在越南十多天,幾乎都沒見過交通事故。
外國游客在越南不需駕照就可駕駛摩托車,很多地方也可以租到,一般是7美元一天。
越南人難道不怕摩托車的污染嗎?不得而知,但相比廣州街頭堵得滿大街的汽車,而車里也是一個人的多,我有點懷疑“專家”們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