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真宗趙恒,被人津津樂道總是他與劉娥之間的愛情故事,或者是貍貓換太子這樣的橋段,但要說起來,宋真宗趙恒還算是一位不錯的皇帝,在他統(tǒng)治前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等人為相,減輕賦稅,引入暹羅良種水稻,北宋糧食產(chǎn)量倍增,紡織、染色、造紙、制瓷等行業(yè)也蓬勃發(fā)展,北宋進入第一個繁榮階段“咸平之治”!
但宋真宗被寇準(zhǔn)、畢世安等人強迫御駕親征,簽訂檀淵之盟后,宋真宗很是得意,認(rèn)為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功業(yè),于是便有了封禪泰山的想法,但當(dāng)宋真宗將此事告知大臣王若欽,沒想到王若欽卻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檀淵之舉,萬乘之國竟然向蠻夷低頭,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宋真宗聽完,內(nèi)心受到極大打擊,從此怏怏不樂!
王若欽如此說,并非因為他是忠臣,而是想要趁機打擊寇準(zhǔn),沒想到的是,封禪泰山,并非寇準(zhǔn)的意愿,而是宋真宗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想明白這個道理后,王若欽立馬改弦易撤,勸宋真宗封禪泰山,宋真宗見王若欽支持自己,很是高興,但又害怕宰相王旦反對,于是便打算宴請王旦,想辦法說服王旦同意自己去封禪泰山!
王旦此人,在宋真宗時期擔(dān)任宰相長達(dá)12年,為人正直,在任職期間,給宋真宗推薦的全部都是厚重之士,而且直言敢說,宋真宗被迫御駕親征時,王旦便問宋真宗:“如果10天沒有捷報,我該怎么辦?”,宋真宗沉默良久答道:“立皇太子”,要知道,古代儲君地位特殊,敢跟皇帝明說此事的大臣,少之又少!
宋真宗宴請王旦時,想要跟王旦說幾句軟話,讓王旦同意自己封禪泰山,但貴為九五之尊,又說不出口,于是在酒宴結(jié)束時,便送了王旦一壇子酒,對王旦說:“這是難得的好酒,回去與你夫人一起品嘗吧!”。
王旦回家后,打開酒壇一看,里面裝滿了珍珠,很是驚訝,但轉(zhuǎn)念一想,立馬明白宋真宗的意思,這是拿珍珠堵自己的嘴,讓自己不要在封禪泰山這件事上使絆子!
當(dāng)時,朝中已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支持宋真宗封禪泰山,而王旦拿了人家的手短,也不好意思阻止,只能讓宋真宗封禪泰山,但因為此事,王旦沒少被史學(xué)家們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