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感冒案例。小朋友體質比較好的,身體比較干凈的時候,通常感冒都會容易處理一些。
媽媽說,孩子一歲了,流清鼻涕,咳嗽有痰,睡覺咳得更厲害,晚上影響睡眠。
初步看是主要都是上焦的問題,鼻涕痰。晚上咳的厲害,可能和鼻涕倒流有關,也可能和脾胃不和有關。
「大便不成形,顏色黑色。」
這個是一個中焦的癥狀,普通單純的感冒只會在上焦有癥狀,中焦不會有問題,但是這個不成形的大便,代表中焦有一定的濕,黑色,可能是寒,也可能是熱。大便在體內滯留的時間長就會變黑,是寒是熱都可能導致。
「睡覺怕冷。」
這是一個重要的證據。是一個寒證。
「小便正常。」
寒證為主的小便可能是又清又長,也可能是淡黃色,區別上不是非常明顯,需要注意去觀察。家長說正常,是不是正常也不能完全確定,但是可以排除小便黃少,不是熱證。
「食欲前后沒什么變化,吃奶加菜稀飯。」
胃氣暫時還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邪氣還是聚集在上焦為主的。說明正氣還是比較足的。
「睡覺咳嗽,易醒」
有時候躺下的時候,鼻涕會回流,孩子就會咳嗽。但是這個睡覺容易醒,是不是中焦問題導致的?暫時沒有明顯的證據。
「不怎么出汗」
汗是排寒的一個渠道。這可以看做是寒的佐證。
「平常不愛喝水,喝溫熱水」
正常健康的孩子每天都會渴,不渴代表對水液的吸收轉化能力有限,也就是平常消化能力有限,可能有濕,這是基本體質。
「咽喉紅」
不是第一時間提到咽喉的問題,而且不說腫,也不說疼,也不是主訴,說明不嚴重。可能是一般的水腫。從其他證據看下來,沒有陽明熱證,也沒有少陽的寒熱往來,所以這里的咽喉紅暫時作為一個太陽證據,也就是受寒的證據。
再來看看舌頭。舌質不是很紅,舌苔是一種白色,舌質稍微有些肥大,是一種陰癥,是一種寒癥。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寒證,上焦的寒,中焦略微有點寒。辨證為太陽太陰,也就是受寒感冒。處理的思路就是解表,化濕,和中。說人話就是把在上焦和中焦的寒濕清理出去。
辨證為太陽太陰為主的咳嗽,選藥的時候可以用的是通宣理肺顆粒。
再來看這個病程繞的彎路
「一周前突發高燒39.1度,流清鼻涕,咳嗽無痰,用了感冒清熱顆粒,加了蒲地蘭、氨咖黃敏口服液,三天后好轉。停藥兩天后又流清鼻涕。」
為什么停藥之后會再流鼻涕?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是用對了處理方法,癥狀差不多沒了,飲食上沒有特別夸張,就不太會反復。
再看用藥,蒲地藍,氨酚黃那敏,都是寒涼藥,用于熱感冒。但是又提到流清鼻涕,說明有寒,所以其實是用錯了藥。受寒的感冒用了清熱的感冒藥會怎么樣呢?
寒涼藥會降低氣血的活動能力,這會使得正在發生的癥狀消失,但是,沒有解決受寒的問題。
那么寒氣去了哪里呢?從上焦去到了中焦。看下面的描述,就明白了
「第二天開始咳嗽,第三天大便開始不成形」
寒濕體質的孩子受寒后會濕重
通常對于太陰體質的小孩,積食后,或者受寒后的痰飲會多。所以平時寒濕就比較重,中焦脾胃不太好,消化不好的,太陽受寒以后的咳嗽,通常是通宣理肺加藿香的組合。既照顧了中焦也照顧了上焦。如果說寒比較嚴重,咳嗽比較厲害,痰飲比較多的,用小青龍顆粒也是可以的。
當然,方法是很多的,是需要我們不斷重復不斷學習才能獲得的。
關于孩子的咳嗽問題,如有其它疑問,可在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