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化是數碼相片后期一
個很重要的步驟,它能使照片更清晰和銳利。有些相機可以在拍攝的時候設置銳利度,或者銳化程度。我們知道,尼康的相機出片比較銳,佳能比較軟,這是因為相機內部處理風格的不同。當然,即使把有關銳化設置都關閉,也可能因為內部算法及鏡頭和低通濾鏡的影響,不同相機出片的銳利度還是不一樣的。除了一些需要營造朦朧或柔美藝術效果的照片,我們認為照片還是越清晰越好的。這就涉及一個問題,是在相機內部設置銳化呢,還是后期在電腦上進行銳化?
答案是肯定的,當然是電腦上銳化效果好。因為相機內的銳化也是一種后期,而且是不可逆的,一旦過銳了就無法挽回。而在電腦上做銳化,不僅可以調節多種參數,使用多種方法,效果不滿意時也可以重新恢復。另外我相信電腦軟件的處理算法肯定比相機內部處理器要強大得多。
銳化的原則:
1、銳化永遠是后期處理的最后一步(如果你要加相框的話,那應該是倒數第二步,呵呵)。銳化前應該完成所有的圖像修改和調整,比如對比度、顏色、陰影/高光等等。如果銳化后再調整圖像將會顯著惡化整體像質。
2、寧愿多次銳化,也不要一次銳化過多。這個具體原因我也說不上,但高手都是這么說的,當然,銳化太多次也不好,一般不超過兩三次左右。
3、寧可銳化不足,也不要銳化過度。銳化過度會產生色斑和白邊,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菜鳥。而銳化不足,呵呵,你可以說是器材不夠好,拍的照片不夠銳。
光影魔術手的銳化方法:
我比較喜歡用精細銳化:
1、打開照片,選擇菜單的“效果-》模糊與銳化-》精細銳化”
2、拉動滑塊調節銳化效果,個人感覺一般在60-150左右,太多了也不好。
3、比較銳化前后和過銳的效果:
photoshop功能更強大,其中USM銳化濾鏡應該是Photoshop里最強大、最靈活的銳化工具,用好USM是后期銳化的關鍵。下一節再說說USM的技巧。
photoshop中提供了多種銳化工具,簡單的“銳化”不是我們需要的,“進一步銳化”也只是比銳化更進一步而已。而USM銳化才是我們比較常用的,幾乎是一個萬能的工具。點擊菜單上的“濾鏡-》銳化-》USM銳化”就可以打開對話框,我們可以看到,USM濾鏡提供了三種控制參數:
數量:控制銳化效果的強度。對于一般的處理,數量設置在150是比較合適的,然后再根據需要作適當的調節。數量值過大圖像會變得虛假。
半徑:用來決定作邊沿強調的像素點的寬度。如果半徑值為1,則從亮到暗的整個寬度是兩個像素,如果半徑值為2,則整個寬度為4,也就是兩邊各有兩個像素點。半徑越大,細節差別越清晰,但同時會產生光暈。一般來說不要超過2。
閥值:決定多大反差的相鄰像素邊界可以補銳化處理,而低于此反差值的就不作銳化。正確設置可以使圖像既保持平滑的自然色調(如純藍的天空),又可以對變化細節的反差作出強調。一般推薦值為3-4。
一般來說,對于比較柔和的主體(如花、小狗、人、彩虹等)使用150/1/10; 對于近景人像,常用的參數是75/2/3,這樣不會使眼睛顯得太突出,在頭發內產生高光;對于有大量細節的風光照片來說,適合200/2/2參數。如果需要批量處理,可設為80/2/4。
當然,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配置,你還得根據自己片子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需要去設置銳化調整參數。
上面說的只是普通使用USM銳化的方法,要得到更好的銳化效果,可以使用Lab銳化法。由于Lab通道分為明度、a、b三個通道,明度通道僅包含圖片的明暗信息,ab通道包含圖片的彩色信息,我們僅對明度通道進行銳化,因此能避免在多次USM銳化時所產生的色暈,是許多專業攝影師常用的銳化技術。
Lab銳化法:
1、將圖像模式轉換為Lab顏色;
2、在通道在選擇明度通道(L通道)
3、進行USM銳化;
4、再將圖像模式轉回RGB顏色。
下面分別是原圖、普通USM銳化效果圖、Lab銳化效果圖比較以及放大300%細節比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