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最著名的評批人脂硯齋在第八回做了夾批,“余謂晴有林風(fēng),襲乃釵副,真真不錯”,使得“晴有林風(fēng),襲乃釵副”(也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之說),對于后世解析黛玉、寶釵的形象有較大的影響。
特別“晴有林風(fēng)”在原著中的確有直接的描述,在第七十四回中,在抄檢大觀園之前,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晴雯黑狀時(shí),王夫人向鳳姐求證晴雯時(shí)說“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jìn)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說明晴雯在外貌上與黛玉有幾分相似。但是,細(xì)讀起來,不禁覺得《紅樓夢》中最類黛玉的并不是晴雯,而是妙玉,可謂惟“妙”惟肖。
首先從個人背景,二人太相似了。從個人地理因素來看,二人是同鄉(xiāng),都是出身江南水鄉(xiāng)姑蘇的軟妹子。從家庭出身來看,黛玉之父林如海是欽點(diǎn)的巡鹽御史,祖上“襲過列侯”,也是鐘鼎之家、書香之族;妙玉也是仕宦家族出身,從四十一回招待賈府眾女眷喝茶的器皿可以看出她家的實(shí)力,什么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xiàn)壽的小茶盤,什么成窯五彩小蓋鐘、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什么“晉王愷珍玩”的(分瓜)瓟斝”、綠玉斗、九曲十環(huán)一百二十節(jié)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盞,什么鬼臉青的花甕都是信手拈來。
從天生特性來看,黛玉從小就因?yàn)轶w弱多病,長年修方配藥皆不見效,三歲時(shí)一個癩頭和尚要化其出家,便可根治頑疾,其父母不從,黛玉才沒有出家;而妙玉呢,也是自小多病,久治難愈,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最后不得不帶發(fā)修行,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
樣貌更不用說了,江南本來就是出美女的地方,何況都是詩書仕宦之家的小姐,黛玉是“嫻靜時(shí)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的“神仙似的妹妹”,妙玉是“模樣兒又極好”、更是“氣質(zhì)美如蘭”。
另外二人的不幸也是像復(fù)制粘貼一樣,都是父母俱亡,黛玉是族中無親人,妙玉的師父遺言令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鄉(xiāng)”,都是寄人籬下的孤女。
從文墨才華來看,二人也很相似,都是“才女”。黛玉無論是在元妃省親中的詩作,還是在詩社中的詩賽,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而且在她的教授下,零基礎(chǔ)的香菱在短時(shí)間內(nèi)所做的詩已經(jīng)是可圈可點(diǎn)的了,獲得進(jìn)入大觀園詩社的資格。
妙玉在林之孝家的口里出場時(shí),就明確交代了“文墨也極通”的特點(diǎn)。妙玉雖未參加大觀園詩社的詩賽,但她在中秋之夜所續(xù)的湘黛聯(lián)詩,被二人異口同聲的稱贊“可見我們天天是舍近求遠(yuǎn)?,F(xiàn)有這樣的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足見其才華。
她也同黛玉一樣也當(dāng)過別人的老師,在蟠香寺修行時(shí),妙玉曾教授邢岫煙文墨,使得岫煙雖是家庭貧困卻也談吐不凡。二人判詞中關(guān)于才華的描述也是很相似,一個是“堪憐詠絮才”,另一個是“才華馥比仙”。
從性格特點(diǎn)來看,二人相似度也很高。比如說尖刻,二人對劉姥姥的態(tài)度可謂是異曲同工。在劉姥姥二進(jìn)榮國府時(shí),大吃大嚼出盡洋相,黛玉在宴席上就嘲笑其為“當(dāng)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把劉姥姥比作獸。事后更甚,把她比作連獸都不如的昆蟲“母蝗蟲”。妙玉也十分嫌棄劉姥姥的粗俗,連她用過的那只價(jià)值不菲的成窯五彩小蓋鍾都嫌臟,要丟棄了。
比如傲嬌,黛玉對寶玉送給她的御賜“鹡鸰香念珠”手串滿是鄙夷,“什么臭男人拿過,我不要它”;妙玉在賈府最高權(quán)力人賈母到櫳翠庵小坐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絲毫不屑于虛情逢迎。
比如孤癖,黛玉不是獨(dú)在房中垂淚,就是“獨(dú)倚花鋤淚暗灑”,連蘆雪庵熱鬧聯(lián)詩時(shí),她也出句“寂寞對臺榭”;而妙玉在原著中出場的次數(shù)極少,描述她與人交往的只有賈母攜劉姥姥及眾人,以及中秋夜湘黛小聚,連寶玉也形容她“為人孤僻,不合時(shí)宜”。
二人的幾近相似使得二人也十分默契和心意相通。賈母等眾人在櫳翠庵喝茶,妙玉悄悄把黛玉和寶釵拉到耳房喝“體己茶”,黛玉竟然是直接坐在了妙玉的蒲團(tuán)上,有潔癖的妙玉也沒有制止。李紈“罰”寶玉去櫳翠庵?jǐn)X梅時(shí),命仆人伴隨,黛玉攔著“不必了,有了人反不得了”,寶玉獨(dú)去果然乞得一枝“各各稱賞”的紅梅。
即使在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中,也有二人心意相通的描述,在第八十七回中,寶玉和妙玉在瀟湘館外聽黛玉撫琴,當(dāng)妙玉聽到黛玉忽作變徵之聲時(shí),“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變徵之聲?音韻可裂金石矣。只是太過”,寶玉問及后果時(shí),妙玉道:“恐不能持久”,話音未落,“聽得君弦蹦的一聲斷了”。
作者:溫暖前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