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頻:忘恩負義的賈雨村為什么官運亨通?
落魄時的賈雨村,曾是個懷才不遇的讀書人,滿腹才學,談吐不凡,但做了官之后的他,漸漸黑化成一個忘恩負義見風使舵的奸雄。
即便如此,賈雨村在仕途上依然官運亨通,青云直上,甚至到后來補授了大司馬,人品卑劣的他,又是如何做到這樣的高位的呢?
首先賈雨村是有真才實學的人,這也是他能在后來的官場站穩腳跟的最大前提。
古代讀書考功名,大多數人憑的都是真本事,像賈府這樣靠祖蔭襲爵的人家,到了后來慢慢就不行了,只有參加科舉,才能真正出人頭地。
賈雨村的才學,曾被甄士隱賞識,并常贊他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甄士隱這么說,當然不是恭維賈雨村,那時候的賈雨村,還只是個落魄書生,而甄士隱是極有聲望的隱居鄉宦,他根本沒必要去捧一個窮書生。
而是長期的相處下來,甄士隱發現賈雨村有真本事,不是濫竽充數沽名釣譽之人,否則賈雨村又怎能多次跟甄士隱在書房暢談?而酒后的賈雨村,也曾口出狂言說,“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
也正因賈雨村有真材實料,所以后來才能進林府做西賓,成了黛玉的老師。那林府是什么門第?四世列侯,林如海又是前科探花,這樣的門第,要給小姐找個老師,怎么也得是個進士出身吧?
而此時的賈雨村,雖然被革職了,但他身上已經有了進士的功名,這個身份在古代,即便不做官,也已經秒殺百分之九十九的讀書人了。
過去,讀書人考到秀才舉人這個份上,就可以開館收徒了,更不要說賈雨村的進士身份了。黛玉的才學,固然有家學淵源,有林如海夫婦的精心培養,但這里面,一定也有賈雨村的功勞。
其次是賈雨村相貌魁偉,談吐不凡。這一點很重要,不是說以貌取人,而是古代的讀書人,實在有太多書呆子,論才學一等一的好,但若論為官做人,待人接物,卻完全不通世務,即便是今天,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
賈雨村不是一位讀死書的人,他能在官場如魚得水,跟他言語不俗,會說話會做人有很大關系。賈政第一次見到賈雨村時,不就因賈雨村相貌魁偉,言語不俗,而十分優待他嗎?
賈雨村也深知,自己能被再次起用,跟賈府的提攜有很大關系,所以他也很會來事,有事沒事就往賈府跑,這既是一種攀附,對賈雨村來說,也是為自己在官場找靠山。
當賈府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不好處理時,此時的賈雨村也沒閑著,薛蟠不是王夫人的外甥嗎?他的人命官司到了賈雨村手里,賈雨村略施小計,就將此案了結,還了賈府一個大大的人情。
賈赦不是想要石呆子的扇子嗎?賈雨村就利用手中權力,將石呆子鎖了來,將他打了個半死,然后把扇子搶了來,雙手送到賈赦那里。這個不正經的大老爺,還直夸雨村會辦事。
當然,這些事,對賈雨村來說,他是在回報賈府的提攜之恩,對賈府來說,也會因此更加器重賈雨村,但對我們而言,對其治下的百姓而言,賈雨村顯然是個手段卑劣的酷吏。
但,就像門子所說,當時的官場,像賈雨村這樣沒有任何根基的新官,如果不了解護官符,不抱大樹,那官兒是做不長遠的。而后來的賈雨村,不僅了解了護官符,還傍上了護官符里的賈府。這不是單有才學就行的,還要精于人情世故。
再次是賈雨村一路都有貴人扶持。這貴人扶持并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誰都能遇到的,既需要運氣,更需要底氣。賈雨村正因為自己的才學和談吐,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遇到了不同的貴人。
從一開始的隱居鄉宦甄士隱,到林府的前科探花林如海,到榮國府的二老爺賈政,到王家的長兄王子騰,有了這些貴人的扶持,賈雨村才在官場如魚得水,官運亨通。
有人說,賈雨村人品這么卑劣,為什么林如海賈政這些人還都愿意扶持他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古代的官場,尤其像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像葫蘆案這件官司,我們明知道賈雨村徇私枉法,放過了薛蟠,但你覺得賈政會因此疏遠他嗎?不僅不會,還會更加看重他。因為他站在四大家族這邊,他替賈府辦了事。
還有一點,賈雨村很會做人,說白了,就是他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能把人玩得團團轉,能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段位很高。他不僅沒少幫賈府洗地,在與賈政林如海等人交談時,想必都是十分謙恭有禮的,對方也會被他的滿腹才學和不俗談吐所折服,認為賈雨村是可造之材,對他所做的那些事要么不知情,要么根本不信。
話說回來,賈雨村即便再會玩,再官運亨通,但他的所作所為顯然是在玩火自焚,早晚有一天,他會嘗到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滋味,他會自食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的惡果。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也。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