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頻:賈環也是賈府子孫,賈府學堂為什么沒有他的身影?
賈環是賈政與趙姨娘之子,是三姑娘探春一母同胞的弟弟,但姐弟倆在賈府的待遇卻是天壤之別。
探春跟迎春惜春一起,從小在王夫人身邊長大,無論品貌還是能力,在三春中都出類拔萃,賈府上下都不敢小瞧她。而賈環跟著母親趙姨娘,卻生生地活成了小凍貓子,是個連丫鬟都嫌棄的壞小子。
我們知道,賈府有自己的學堂,專為族中子孫而建,像賈寶玉、賈蘭、賈菌、賈蓉等人,都在此讀書,就連薛蟠、秦鐘、金榮這些與賈府沾親帶故的外姓,靠著關系也能進來讀書,但奇怪的是,我們卻沒有看到賈環的身影。
賈寶玉秦鐘等頑童大鬧學堂一回,即便是這么“熱鬧”的場面,我們都沒看到賈環露面。那么我們不禁要問:賈環到底在不在學堂讀書呢?答案是肯定的。探春理家一回,說得很明確:賈環和賈蘭不僅在家學里讀書,且每位還有八兩銀子的使用。
因此,賈環雖然是庶出,有個不靠譜的娘,自己也不招人待見,但不管怎么說,他終歸還是賈府的三爺,是賈政的兒子,不可能連讀書的資格都被剝奪。畢竟過去男子不像女子,賈環再是庶出,也是賈府子孫。
但作者曹雪芹為什么在寶玉大鬧學堂一回,連香憐、玉愛這樣的小角色都寫到了,偏偏沒有提賈環呢?是曹公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呢?
我們知道,賈環素日原恨寶玉,一直想找機會報復。像大鬧學堂這樣的好機會,賈環不可能輕易放過,為什么曹公吝嗇到一個鏡頭都沒有給他呢?這就不得不說曹公的高明之處了。
細讀紅樓,我們有時候挺心疼賈環的,雖然他干了不少壞事,但背后大多是趙姨娘指使,或者賈環長期受到趙姨娘的“言傳身教”,被教的“歪心邪意”,無形中也就學壞了。
曹公為了突出表現賈環不被眾人待見,因此刻意忽略了他。實際上,即便是作為讀者視角的我們,也不會在閱讀紅樓時期待賈環的出現,因為他一出場我們就知道,準沒好事。
賈環其實也是個孤獨且被眾人忽略的孩子,元春省親一回他因為生病沒有出場;元宵猜燈謎一回,眾人都猜對了,就她和迎春錯了;元春端午賞賜一回,哥哥寶玉有禮物,而他沒有。寶玉可以跟姊妹們住進大觀園,而他不能……
所以,賈府學堂里,曹公也刻意忽略了賈環,以不寫之寫的手法,來展現這個彼時還在母親控制之下的可憐而又可悲的孩子。
其實我們假設一下,即便曹公寫了學堂里的賈環,又該如何下筆呢?賈寶玉秦鐘不會跟他玩,賈蓉賈薔不會跟他玩,薛蟠金榮等人更不可能跟他玩。他即便在學堂,也會是被眾人忽略的那一個。
其實,賈環不僅在賈府學堂讀書,而且后來還有了不小的進步。“老學士閑征姽婳詞”一回,賈環的一首五言律受到了眾人贊賞,說他比賈蘭寫得更好,且立意也不同。由此可知,賈環在學堂,應該是認真讀了不少書的。
在此前,賈政受邀與朋友一起尋秋賞桂,不僅帶了寶玉,還帶了賈環賈蘭二人,還說寶玉讀書不如他們兩個,從這些情節中我們都看得出,賈環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安著歪心邪意,只往下流走的暗黑少年,而是個有些才學,且有了自我認知的貴族公子。
這些,應該都歸功于昔日他曾在學堂讀書認真讀書。
這也就難怪,賈府中秋夜宴時,賈赦十分欣賞賈環的詩,并賞了他許多玩物,且拍著他的頭笑說“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拋開榮國府大房二房明爭暗斗的權力之爭不說,賈環在學業和正途上的進步,應該是被看到和認可的。
其實不止賈府學堂,賈府的很多場合,宴席,生日,節慶等,都沒有賈環的身影,誰讓他是個不受眾人待見的小凍貓子呢?但俗語又說“莫欺少年窮”“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誰能想到,日后的賈環,也會長成識大體有才學的少年呢?
高鶚的續文里只說寶玉和賈蘭考中,而忽略了賈環,其實是不對的,按照曹公的伏筆,賈環如果繼續專心讀書,相信將來也會有一番作為的。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