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是不興讀書的。
《紅樓夢》里賈母就說三春,不過認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瞎罷了。才氣超群的林黛玉也自謙,上過幾年學,并不張揚。世家大族尚如此,更不要說平民百姓之家的女兒了。
偏偏是外來的黛玉,寶釵才學過人,黛玉自不必說,出生于書香世家,又是家中獨女,從小備受重視,當作男兒養的,自是讀了不少書。而來到賈府后,黛玉的起居處也活脫脫被布置成了書房,還經常吟詩寫詩,連瀟湘館的鸚鵡都會念幾句。而寶釵就讓人更有些意外了。
寶釵是商人的女兒,按理說,商人家的風氣,更不利于讀書。而來到賈府的寶釵也未見鋒芒,時時事事低調,沉穩得有些過分,她穿著半新不舊的衣裳,每天陪著母親做做針線,或是到賈母、王夫人處請安,可謂非常地守規矩。再看寶釵的住處,被布置得跟個雪洞似的,要多余的擺設也沒有一件。感覺寶釵已提前進入了已婚婦女的生活,循規蹈矩,卻沒什么生趣可言。
然而從來不說讀書好,也不以讀書姿態示人的寶釵,偏偏卻是賈府里讀書最多的女子,這一點就讓人嫉妒了。就好像學霸從來也不學習,卻總是輕易地考第一,總是云淡風輕的模樣,讓人想不通,也自愧不如。
如果說,黛玉是專才,寫得一手好詩,并且常常有感而發,有很多自己的個人創作。那么寶釵就更是雜學廣收,好像不管什么書,她都讀過,而且也都有屬于自己的見解,從不讀死書。
久而久之,這些書活在了她的血液里,不經意間便流露一二,寶釵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怪不得素來對她不感冒的寶玉,還是拜服她的博學多才,甚至喜不自勝地夸道:“寶姐姐真是無書不知,無書不曉!”這樣的夸贊可并不夸張。
讓我們來看看,寶釵的出彩時刻。當元春省親,試才時,是寶釵好心提醒寶玉將“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并且告訴慌張的寶玉“綠蠟”的典故,唐人的詩隨口引來。可見寶釵是熟讀唐詩,并且靈活運用的。
在寶釵生日,大家看戲時,寶玉嫌戲不好,寶釵便為寶玉講解那幾句戲文的精妙之處,寶玉聽得很高興。湘云嘴快說出小戲子長得像黛玉,導致黛玉與湘云不和,于是寶玉夾在中間,成了受氣包。也因為如此,他想起了那句戲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不由得消沉起來。
眾姊妹來看他,寶釵講述了六祖慧能的故事,以此開解寶玉。看看,只要寶釵一出現,總是能解答疑惑的。如果不是書看得多,涉及面廣,她能不假思索,信手拈來嗎?
對于繪畫,寶釵也頗精通。雖然賈府會畫畫的女孩是惜春,但寶釵那一篇洋洋灑灑的講解,卻非常具有專業性,讓人不得不相信,她說得在理,連惜春都需要她的指導。就好像一個不怎么練武的人,卻偏偏對武林秘籍爛熟于心,冷不丁驚艷世人。
養生方面,寶釵也有一定的見解,勸寶玉不要吃冷酒,建議體弱的林妹妹吃燕窩補養。寶釵自己也是飲食清淡,比較節制的。薛蟠帶回的好東西,暹豬,大鱘魚等物,她都讓薛蟠請別人吃。還曾和探春拿了錢叫小廚房炒枸杞芽兒吃。
寶釵看了多少書,沒人知道,看了什么書,也沒人知道。除了她親口向林妹妹承認的小時候看過的禁書,別的書她是何時看的,怎么看的,都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呈現在她的生活里,她不用特別地告訴世人,卻會輕易被人們發現。
一個人的氣質,和她讀沒讀書,讀過多少書是有關聯的。比如王熙鳳,有美有能力,嘴里卻不時蹦出臟話,如果多讀兩年書,必然不會如此。同是罵人,寶釵都會引經據典,不帶一個臟字的。
你說寶釵為什么會讀這么多書呢?她真的都喜歡嗎?好像沒有特別偏愛,也沒有特別不愛的。
首先當然是家教。別看薛寶是商賈之家,但其祖上也是做官的,曾官至紫微舍人。寶釵的父親對這個乖巧聰敏的女孩很是疼愛,所以教她識書認字,竟比男孩還強,更不要說她那個愛搗亂生事的哥哥了。
寶釵的童年應該是極幸福的,無憂無慮,有人疼有人愛,不用操心什么,還有閑情和兄弟們一起偷偷地看閑書,這可比寶玉和黛玉看禁書要早得多了。閑書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應是各式各樣其他的書籍。而寶釵天生聰慧,看過的書都消化掉了,成了自己的知識。黛玉所學,偏于藝術性,更多的是抒發自身情感。而寶釵所學,則更偏向實用。當然這也是兩人性情喜好不同所致。
女子無才便是德,純屬瞎談,連古人自己都不相信。富家小姐,大多還是讀了很多書,受過嚴格的教育的。看看《紅樓夢》里最有魅力和才情的女孩,如黛玉、寶釵、湘云等人,哪個沒有讀過很多書?就連香菱,也因為學會了做詩,沉醉其中,被寶玉大加贊賞,說造化不弄人,總算不辜負她的天資。
當寶釵到達賈府時,她并沒有帶很多的書,但是她自己就是一部書。此時的她,面臨著未知的命運,家族的衰落,嬌弱的身體開始承受并不屬于她這個年紀的負荷。
可是出現在大家眼里的,就是一個知書識禮的大家閨秀形象。她為人穩重圓通,一團和氣,胸中卻自有溝壑。有一句對聯好像是為她而寫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少女,能做到被賈府上下一致稱贊,可以看出她的不簡單,不容易。
她的生活里,有暖香,也有書香。她不僅掌握分門別類的知識,卻更懂得如何在塵世中進退迂回。
讀書沒有用嗎?太有用了。邢岫煙因為跟著妙玉學了文化知識,氣質變得超然,實現了階層跨越。薛寶釵滿腹才華,但不是為了傷春悲秋,而是運用所學,過好自己的人生。在詩社里,她可以和黛玉平分秋色,在其他場合,她往往成了老師,眾人專心聽她解答疑惑。
如果不是因為性別的束縛,寶釵是能干一番大事的。她是一個全才,憑著她的聰明和毅力,她學什么便精什么,不會偏科,也不會鬧情緒。
但女孩兒多讀一點書有什么不好呢?當薛蟠娶了河東獅,連薛姨媽都鎮壓不住,甚至夏金桂還想要欺負寶釵時。機警的寶釵每每用話語壓制,讓對方無隙可乘。寶釵向來隨和,卻不好欺負,她的能言善辯,還不是一般級別的。
雖然后來的寶釵成熟起來,按照傳統美好媳婦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她讀過的書早已和她融為一體,伴隨著她以后的人生。就算有波折,有坎坷,就算所有期望落空,寶釵還是會堅強地走下去。
即使書不能給她現世的安穩,美滿的婚姻,但可以支撐她,面對慘淡現實,也可以讓她看到希望。書從來不會開口,它卻勝過了世間所有語言。
作者:阿五,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