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隔離,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系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后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后代的隔離機制,便稱為生殖隔離。
目前人類幾乎和所有其他動物都存在生殖隔離。整個自然界中,人類和大猩猩同屬靈長目,而且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6.4%,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蘇聯生物學家伊萬諾夫做過一場瘋狂的“人猿實驗計劃”,該計劃是關于人與黑猩猩雜交是否能產生后代的實驗。最終的實驗失敗了,實驗表明。人和非人類的猿類是沒有辦法產生后代的。
生物學家伊萬諾夫曾經把人的精子給雌性的黑猩猩進行人工授精,但是黑猩猩并沒有受孕;后來,伊萬諾夫又把黑猩猩的精子給人類女性受精,依舊沒有產生后代。于是,生物學家伊萬諾夫表明,人幾乎和所有生物存在生殖隔離。
那么問題來了,人類如果沒有生殖隔離會怎樣?
有人回答,會造成人倫關系混亂,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人類之間本來就沒有生殖隔離這一說的。不但同種族人群沒有,即使不同種族人群也沒有。
從生物學的角度講,目前世界上的人類,一共被劃分為四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他們之間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膚色不同。
但是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遺傳體質特征上,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仍然是同一個物種,有著共同的祖先,只不過因為區域不同,所以進化出了不同的特征。
有國際科學家小組在2006年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人類基因只有99.5%相同。也就是說,不同種族之間的基因差異不超過0.5%。而這些差異并不會形成生殖障礙。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狼和狗之間是沒有生殖隔離的。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有共同的祖先,且相互之間的基因差距并不大。根據富曼大學的研究,狼和狗共享著99.8%的基因組,而這0.2%的差異代表將這兩個物種分開數千年以來的選擇性繁殖。也正是這0.2%的差異造成了狗與狼之間的巨大差異。
雖說人類之間沒有生殖障礙,但是近親結婚還是有嚴重問題的。近親結婚后代大多難以成活的原因是因為近親的基因非常相似,因此隱形遺傳病的產生概率非常高。這也是為什么混血兒一般比較優秀。因為隔的遠所以基因相差非常大,這樣遺傳病就不容易產生。
人類為了避免近親結婚出現問題,才會有古代的“五服之內,不通婚”,以及現代法律規定的“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通婚”。
在歷史上,歐洲王室貴族就是這么一群人。因為亂倫對這些皇室貴族來說,幾乎就是家常便飯。在他們身上,我們能見識到不少千奇百怪的遺傳病。其中最經典的,當屬哈布斯堡家族名留青史的大下巴。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我們鄰國,其天皇家族,經過多年的近親結婚,導致了幾代天皇脊椎變形生長的遺傳病。也因此,其御用攝影師刻意回避天皇這項生理缺陷,以維護其皇家顏面。
再看我們最后的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為保證血脈純正,奉行滿漢不通婚。康熙在位時,育有五十五個子女,其中皇子35位,皇女20位,雖說最終只活下來二十四個,但是也算是一位多產的皇帝了。經過短短的一百多年,到咸豐時,咸豐只生了一個同治!從此清朝皇帝,只能從王公中尋找繼位人。
在這里我們必須明確一個事情,近親結婚并不是生殖隔離。倘若人類真的沒有了生殖隔離。那么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安徒生童話里的美人魚,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地獄里的牛頭馬面都將成為現實。
這樣整個世界將如西游記一般,各類新奇物種會層出不窮。魔獸世界似乎也成為了現實。
個人愚見,在生物進化的初期,是沒有生殖隔離的,所以才會從一個單細胞生物,不斷的演化出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是隨著生物初期基因不斷的融合和分化,形成了一定的弱肉強食生態,進而某些不適應當時生態的生物,最終失去生存延續下去的機會。
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這種演變也在不斷的進化和鞏固。到了近代,生態環境區域穩定,生物的種類也就相應的固定下來,同種族群因其龐大的團隊協作能力,更有利于生存發展。而自然法則就將這種生態的生殖隔離有選擇的保留了下來。至此也就形成了穩固的現在生物鏈。但是由于演化的過程并不是絕對的,所以存在像有些魚之間,就沒有生殖隔離。
如果人類現在沒有了生殖隔離,那么整個生態環境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定會有新物種的出現,比如半獸人,會形成新的種群,他們有些具有人類的智慧和動物的體力。這樣將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終將會被半獸人蠶食殆盡。而那些具有動物智力卻只有人類體力的半獸人,也同樣會被淘汰。
換一個角度思考,我們現在的社會,人類為主導,會不會就是沒有生殖隔離后自然發展的結果。也由此導致了現在生殖隔離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