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衛子夫自縊身亡,臨終前,她留了一封信給漢武帝。漢武帝打開看了幾眼后,立刻憤怒咆哮:“賤人!生出來的也是個孽種!”
衛子夫受寵時,漢武帝讓她當了38年的皇后,家族更是顯赫一時。漢武帝倦怠她時,母子二人的性命,都抵不過奸臣的一句讒言。
最是無情帝王家,說的也便是如此了。
人們常說:“人生若只如初見。”這種初次相遇的美好,對閱人無數的漢武帝劉徹來說,也同樣充滿吸引力。
劉徹與衛子夫的愛情,也正是從第一次見面開始的。
不過,漢武帝劉徹與衛子夫的相識其實并不浪漫。當時的劉徹深陷“不孕不育”的風波之中。
劉徹16歲登基稱帝以來,他的后宮妃子成群,但是一直沒有女人懷上孩子。
時間一長,前朝后宮的人開始各懷心思,有人為皇嗣之事急得焦頭爛額,還有不少人還做起了江山易主的美夢。
漢武帝的舅父田蚡,甚至還曾對淮南王劉安說:“皇帝無太子,你多做仁義之事,未來天下誰當王尚不可知。”
都認定劉徹造不出娃來。
田蚡之所以發表如此放肆的言論,就是因為他認定劉徹造不出娃,江山也坐不長久。
面對各種關心和挖苦,劉徹焦不焦慮咱不清楚,但他的姐姐平陽公主卻為弟弟操碎了心。
平陽公主與劉徹自小感情深厚,她深知弟弟多年來沒有子嗣的尷尬,于是便決定效仿姑姑館陶公主,給自己這位皇帝弟弟進貢年輕漂亮的女子。
平陽公主的府中,有一群歌舞美貌一流的女子,她們有的出自平民之家,有的是樂坊女子。這其中,便有出身微寒,但身纖體曼、能歌善舞的衛子夫。
正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公元前139年的春天,劉徹前往霸上去祭祖祈福。回宮路上,他順道去看望了自己的大姐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得知消息后,她精挑細選了十幾個才貌雙全的女孩子,將她們精心打扮一番,早早地恭候著漢武帝的到來。
好不容易等來了劉徹,平陽公主便趁著弟弟休息的片刻,將這十幾個貌美如花的姑娘召進屋,供漢武帝欣賞。
舟車勞頓的漢武帝滿臉疲憊,聽聞有美女,便抬起眼皮仔細打量,但他掃視一眼后,身子又往后靠了下去,臉上毫無驚喜之色。
平陽公主見狀,連忙命姑娘們退下,傳喚擺上酒菜開筵。
劉徹享受著美酒佳肴,不覺中天色漸暗,公主府內燈火明亮,鼓樂笙歌,十分美哉。
劉徹在案頭上喝著酒,忽然聽到絲竹悠揚,一個婀娜女子唱著婉轉清越的歌聲出場。
這位能歌善舞的美女正是衛子夫,他們四目相對的剎那間,劉徹感覺自己像是醉了。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平陽公主又驚又喜,因為她發現,弟弟看衛子夫的眼神,和看之前那些女子的眼神完全不一樣。
宴席結束后,漢武帝微醺著起身,準備去軒車內更衣。平陽公主迅速召來衛子夫,將她送進了劉徹更衣的軒車里。
隨即,漢武帝便在軒車里寵幸了衛子夫。
漢武帝十分滿意,他寵幸完衛子夫后,還給姐姐平陽公主賞賜了黃金千金。
趁著皇帝高興,平陽公主便再次順水推舟,奏請將衛子夫送入宮中,劉徹也欣然答應了。
臨別之前,平陽公主與衛子夫依依惜別,公主輕撫著衛子夫的后背,溫柔地對她說道:“在宮里好好吃飯,好好自勉努力,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記我的引薦之功。”
衛子夫用力地點了點頭,便跟著漢武帝一起進宮了。
不僅平陽公主,就連衛子夫,都期盼著自己進宮后麻雀便鳳凰的生活。然而,現在很快就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衛子夫跟著劉徹進宮后,劉徹就再也沒有寵幸過她。她仿若一個玩偶,被劉徹忘之腦后。
獨守空閨的日子一過就是一年,衛子夫日思夜盼,最終她悲哀地意識到,她今后的大半生,很可能就只能這樣度過了。
衛子夫外表柔弱,卻并不甘心認命。她始終記著平陽公主臨別前的交代,她打起精神,等待著與劉徹見面的機會。
衛子夫入宮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元三年,她等來了一個機會。
這一年,漢武帝按照慣例,釋放宮中年邁體弱等無用處的宮人。
為了表示皇恩浩蕩,漢武帝還親自前去相送。
衛子夫聽說后,她便畫上淡妝,身著素衣,跪在漢武帝的面前,哭著請求漢武帝放她出宮回家。
衛子夫來了一招“欲擒故縱”,她梨花帶雨,垂淚輕訴,漢武帝一下子就心軟了,他立刻想起了這個被自己遺忘在宮中一年之久的女子,想起了平陽公主府中那個美妙的夜晚。
憐香惜玉的漢武帝,當然不會放衛子夫出宮了。他拉起衛子夫,擦去她粉白臉上的淚珠,將她攬進了懷里。
當天晚上,衛子夫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次寵幸。
《史記·外戚世家》載:“入宮歲馀,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
這一次,漢武帝沒有像上次那樣對衛子夫轉身便忘,他開始對衛子夫百般寵愛。
說來也巧,在經歷第二次寵幸之后,衛子夫就懷孕了。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衛子夫生下了一個女孩。
雖說是個小公主,但劉徹欣喜若狂,因為他終于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
而且,公主的出生,也堵住了朝堂上的悠悠眾口,漢武帝不孕不育的謠言不攻自破。
劉徹有多愛這個長女呢?
小公主一出生,就被封為了“長公主”。
這里需要說一下,在西漢時期,“長公主”不是排行,而是極其尊貴的封號。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兒(帝女)稱“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稱“大長公主”。
長公主出生后,衛子夫繼續努力完成指標,她又接連生了2個女兒和兒子劉據。
劉據出生時,漢武帝劉徹已經29歲了,漢武帝再次欣喜若狂,他實在太需要一個兒子來鞏固勢力,穩固大漢王朝了。
如今兒子也有了,劉徹心中的大石也終于落地。后來,劉徹還在劉據7歲那年,將劉據立為了太子。
母憑子歸,子以母貴,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生下兒子的衛子夫,也成功問鼎了皇后之位。
一榮俱榮,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也不斷加官進爵,外甥霍去病更是少年成名,被封為驃騎將軍。
雖說衛子夫貴為皇后,但衛家人并沒有借著皇親國戚的身份居高自傲,相反地,衛青、霍去病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他們戎車七次出征,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解決了漢朝邊患問題,為大漢朝立下汗馬功勞。
也可以說,衛子夫能成功坐上皇后之位,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有很大的功勞。
早期衛子夫懷孕的時候,皇后陳阿嬌妒火中燒,就向自己的母親館陶長公主訴說心中的不甘。
館陶長公主為了幫女兒出氣,便派人抓了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想以此打擊衛子夫。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衛青被人救了出來。
漢武帝聽聞此事后勃然大怒,他早就對陳阿嬌不滿,正好趁著她犯錯的機會,他決定狠狠打擊一下陳阿嬌。
為了與陳阿嬌背后的勢力抗衡,漢武帝這才決定重用衛家。
衛青果然沒有令漢武帝失望,他猶如一匹黑馬,他從公元前129年開始領兵抗擊匈奴,大規模戰役超過五次,小規模戰役無數,斬殺敵軍超過五萬人,幾乎沒有敗績。
衛家足夠優秀,也足夠強大,這也在無形之中,成為了衛子夫的堅強后盾。漢武帝對衛子夫除了恩寵之外,還多了一份尊重。
況且,衛子夫性格溫順善良,即便當了皇后,也從不飛揚跋扈,對待漢武帝的寵妃也相當和善,后宮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條。
這時候的衛子夫,有地位,有兒子,有丈夫的尊重,更有堅實的娘家依靠,簡直是人生圓滿的大贏家了。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將衛子夫打入冷宮,他殺死太子劉據后,逼迫她懸梁自盡。
甚至在衛子夫死后,漢武帝也不愿意多看兩眼她留給自己的申冤信。
想當初,漢武帝給了衛子夫最高等級的榮華富貴,為何如今又對這個陪伴自己48年的女人如此絕情呢?
這凄涼結局的背后,實在有太多紛繁復雜的因素。
有衛子夫人老珠黃導致的“色衰而愛弛”,也有衛家權力沒落的利益牽絆,更有漢武帝捍衛王權的狠心決裂。
公元前117年,23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去病去世11年后,衛家的頂梁柱衛青也去世了。
衛子夫身后的靠山轟然倒塌,漢武帝卻長吁了一口氣。以后,他再也不需要以寵愛衛子夫來拉攏衛家了。
更何況,他對衛子夫的感情,早就維系得十分勉強。
作為一個閱女無數的風流皇帝,漢武帝曾這樣形容自己:“三天可以不吃飯,但一日不能缺了女人伴宿。”
所以,面對老珠黃的衛子夫,漢武帝早已提不起任何興趣。
或許,他們這么多年的緊密關系,都是靠親情和利益支撐起來的。
隨著衛家勢力的沒落,漢武帝對衛子夫也越來越缺乏耐心。
皇帝對皇后的態度發生轉變,前朝的人也開始上行下效,尤其是之前忌恨衛子夫的人,開始各種不懷好意的興風作浪。
當然,晚年的漢武帝早已不似當年,隨著他年紀的增長,疑心也越來越重。
公元前92年,衛子夫的兩個女兒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被牽扯進一場巫蠱大案,之后被漢武帝下令處死。
就連漢武帝當初最喜愛的長子劉據,也成為了漢武帝想要除掉的對象。
后來,漢武帝生了一場久治不愈的重病,寵臣江充便趁機在漢武帝跟前進獻讒言,說漢武帝之所以久病不愈,是因為有人行巫蠱之術詛咒天子。
漢武帝聽后自然是怒火上頭,而江充便順勢領旨,在后宮中四處尋找行巫蠱之術的木偶人。他先是查辦后宮中不受寵幸的夫人,隨后又查到皇后衛子夫的椒房殿。將整個禁中的御座毀地面掘開以后,仍一無所獲。
最后,江充表示,在太子的東宮找出了一個桐木人偶。
其實,這一切都是江充故意陷害太子的詭計。
江充與太子劉據之間一直有很深的矛盾,隨著漢武帝年老體弱,江充擔心漢武帝去世后,太子繼位會殺死自己,所以早就在心里籌劃著陷害劉據,以解除心頭之患。
面對江充在太子東宮“無中生有”挖出的人偶,劉據百口莫辯,但他又無法面見漢武帝,便以為漢武帝已經被奸臣控制。
情急之下,劉據起兵誅殺奸臣,想要救漢武帝。
衛子夫也不明所以,但她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便用皇后的權力,同意劉據使用璽綬,調用兵器以及長樂宮的衛隊。
另一邊,漢武帝在奸臣的讒言下,以為劉據在外邊起兵造反,于是立馬派人追殺劉據。最終,劉據自殺身亡。
劉據死后,漢武帝頓感大快人心,他還送了一封信給衛子夫:“你教導的好兒子竟然敢謀逆,我已經將他斬殺!”
衛子夫十分委屈,她本來是支持太子鏟除奸臣,現在又被當成是支持太子造反。
心灰意冷的衛子夫決定追隨兒子而去,于是就用一根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聽聞衛子夫自盡的消息,漢武帝也沒有表現出一絲難過和惋惜。
當年他愛她,有一見鐘情的熾熱沖動,也有對她生兒育女的感激,更有王權勢力的利弊權衡。
如今,衛子夫容顏老去,也無法從外力上助他一臂之力,漢武帝如同厭棄一只破舊玩偶一般,毫不留情地將她棄之不顧。
當年,漢武帝對衛子夫的愛是真的,如今的不愛也是真的。只不過,對漢武帝而言,王權利益,才是值得他傾盡所有,終生捍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