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紛紛擾擾,喜悅與悲傷共存,聚散離合是生活常態。在眾多感情中,親情無疑是最難割舍的代表,在血緣關系的影響下,親人們注定會成為彼此關系最近的人。
但親情也并非一直堅不可破,親人之間也存在爭端與痛苦。與懵懂無知的少年時期相比,成年之后的親情會因為彼此成家立業而變得寡淡,甚至會因為一些利益紛爭導致彼此關系分崩離析,原本血濃于水、關系最近的人,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兄弟姐妹關系破裂、反目成仇以后,彼此心懷怨恨、老死不相往來成為常態,隨之也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
人老了才明白,兄弟姐妹結仇以后,會造成這些無法預料的后果。
幾多感嘆、幾聲唏噓,只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才知道個中滋味,外人難以想象。
01下一代斷了來往,關系疏離
一些父母在養育兒女時,并不能一碗水端平,這會成為兄弟姐妹的感情斷裂的導火索。父母如果對子女的態度不一樣,其他的子女可能會認為父母偏心,心中產生芥蒂,在交涉無果后會漸漸心涼。
受到優待的子女享受著父母的額外關照,不受重視的子女會試圖逃離這種不公平的環境,手足親情會慢慢變淡,兄弟姐妹間不再過多聯系。因為利益糾紛,對彼此的態度甚至不如對待陌生人那樣親切。
兄弟姐妹間結仇,影響的不僅是彼此的感情,還會將這種狀態傳遞給下一代,原本應該和和睦睦的大家庭,會因為彼此結仇而斷了來往,下一代同樣關系疏離,不再有親人間的親密關系。
年輕時的怨恨積攢到成家立業,擴散到下一代身上,這種悲哀想象不到,年長之后才懂得。
02兄弟姐妹結仇,傷了父母的心
對于父母來說,家庭的幸福場景無疑是一家人團聚,大家彼此關照,共同營造和和美美的家庭氛圍,自己的子女互相扶持、共同成長,才能讓整個大家庭越來越好。
而如果子女之間存在嫌隙,彼此結仇,大家庭不再有強大的凝聚力,大家庭也就散了。
年輕氣盛時,當兄弟姐妹結仇之后,因為對彼此心懷仇恨,很可能忽略父母的感受,只顧與對方相爭,不能體會到父母心中的煎熬與痛苦。
而年歲漸長,自己有了子女后,才學會站在父母角度看問題,感受到和睦對家庭的重要性,但往事不饒人,發生過的爭執會在心中留下烙印,空留對往事的悔恨。
父母在兒女發生爭執時,往往會擔任“和事佬”的角色,勸說子女重歸于好,但子女可能并不領情,讓整個大家庭變得支離破碎,這時父母只能為子女神傷,暗自落淚。
03困在錯誤親情里,無法解脫
每個人都期待幸福美滿的家庭環境,但并非每個人都能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糟糕的原生家庭,會給一個人帶去巨大的痛苦。糟糕的原生家庭里,親情成為一種束縛人成長的羈絆。
電視劇《都挺好》中便展現了一種糟糕的家庭環境,女兒自小不被重視,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她,在與人接觸時缺乏安全感,而當她與錯誤的家庭決裂,與歧視自己的親人分開后,才在新的環境中“重生”,體會到原生家庭沒有給她帶去的溫暖感。
所以,一些人與兄弟姐妹結仇后,與兄弟姐妹決裂,反而能找到新的歸宿,卸去親情所帶來的感情枷鎖,活得更自在。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份勇氣與親人決裂,他們會沉浸在親情中無法自拔,被糟糕的家庭環境一再束縛,體會到的只有痛苦。
年歲漸長,目睹了更多的家庭,接觸過更多的人,用雙腳度量了人生的長度,才會撥開迷霧,看到糟糕的親情對自己的束縛。
04逢年過節不來往,心生惆悵
節日往往是家庭團聚的好時機,一個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們,平日里彼此為生計奔波,背井離鄉拼搏奮斗,只有節日里才聚在一起聯絡感情。
但如果兄弟姐妹結仇,各自厭煩,就很難保持親密的聯系,即便逢年過節也不來往,看到其他家庭歡聚一堂,難免心生惆悵。
這種感情在年老時會更加深刻,年輕時對結仇的兄弟姐妹怒目相向,寧愿彼此不再相見,但年老之后,家庭冷冷清清的氛圍會讓人心酸,不再有往日的火爆脾氣,惆悵情感會越積越深,不免會對仇恨進行反思,如果當時彼此各讓一步,彼此可能會冰釋前嫌。
只可惜,懂得珍惜親情,不再彼此仇視時已經遲暮,彼此已經不再來往,成了遙遠的陌生人,失去了主動來往的勇氣,這的確是一種悲哀。
基于血緣關系之上的親情,是人與人難以繞開的親密感情,小時候的朝夕相伴構成彼此的甜蜜回憶,如果內心珍惜親情,不如在發生爭端時主動退讓,不要讓自己與兄弟姐妹結仇,老死不相往來,否則等到年老之后再想重修舊好,已經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