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與藝術
“我的愿望,是永遠生活在大自然中。”
印象派藝術家莫奈( Claude Monet ),一生以自然為伴。從生動柔美的《睡蓮》到林蔭小道的《白楊樹》,從鮮花盛開的《維特尼花田》到風景優美的《埃特雷塔海岸》,他用畫筆,記錄下了所達之地的浪漫景致與所見之景的光影變幻。
印象派畫者的創作觀念,與中國古代的“師法自然”理念,有相近之處。不過,不同文明中的師法自然,并未產生交集,它們在各自的文化根基中生長,進而幻化出了向自然學習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典范。
睡蓮:綠色交響曲 莫奈 1899 年
大自然,素來是創作者的靈感源泉,與此同時,它又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家,以獨有的方式,塑造出了堪比藝術品的諸多自然奇跡,其最驚艷的杰作之一,應是散落于地球深處的彩鉆。
彩鉆為鉆石的一種,不可再生,多數形成于 10-30 億年前:地表之下約 100 公里的深處,高溫高壓使碳元素結晶,伴隨著火山噴發等地質運動,原石上升到地面,世界上已知最硬的自然物質——鉆石——慢慢被世人發掘并珍藏。多重因素共同澆灌出來的鉆石,偶然又稀有,每開采 28 噸鉆石礦土,才能收獲 1 克拉寶石級鉆石,而每 10000 顆鉆石中,符合彩鉆標準的,僅有 1 顆。
彩鉆的稀世性,決定了它自問世之初,便具有了極高的收藏價值,經過鑲嵌可供佩戴的彩鉆作品,更是成為了皇室與貴族爭相追捧的珍寶。就像著名的藍鉆“希望鉆石”( The Hope Diamond ),先后經歷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銀行家霍普( Hope )等人的收藏,最后進入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成為了人人都可觀賞的永久展品。
路易十四肖像
不同于其他彩色寶石,彩鉆的顏色,多源于晶體中的微量元素或晶體結構改變,十分難得。若經過技藝精湛的切割和卓有創意的鑲嵌,本就閃耀著獨特色彩的彩鉆,將會綻放出超越其自身價值的審美意義和美學價值。
只是,過往的人們,大都傾向于展現彩鉆本身,鑲嵌與設計趨于簡單。如何向世人展現高品質彩鉆的稀世之美,如何在表達彩鉆自身魅力的同時,賦予其更深層次的意義,一直是華人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在思考的問題。
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2020 年 12 月,澳大利亞阿蓋爾礦區正式閉礦,4 個月后,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推出“ Pink Legacy 傳奇粉鉆”系列,開創性地呈現囊括 12 顆粉鉆與紅鉆的一系列藝術珠寶作品。引發業界震撼的同時,也開啟了 CINDY CHAO 藝術珠寶的 Gem Art 之旅;2022 年,34 顆稀世彩鉆的獻呈,使大家領略到了藝術家在彩鉆領域的持續創作力。
2023 年,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再度聚焦彩鉆,以包括粉鉆、藍鉆、綠鉆、黃鉆和橘鉆在內的 35 枚稀世彩鉆,創作出 31 件珠寶作品,為復蘇中的現實世界,帶來了光彩奪目的“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展現出了 CINDY CHAO 藝術珠寶在創作上的前衛性和洞察行業趨勢的前瞻性。
7.6MB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這是一次令人驚訝的呈現。極為稀有的彩鉆,以如此數量集結,實為罕見,更為重要的是,35 枚彩鉆的品質,無不展現著 CINDY CHAO 藝術珠寶選取鉆石時的超高要求:顏色是衡量彩鉆價值的核心標準之一,其中以艷彩( Fancy Vivid )級別為最高,“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里,8 顆粉鉆達到了艷彩級別,全部黃鉆作品均為艷彩級別,更有兩顆達到了黃鉆中最頂級的 Zimmi 色。
在彩鉆礦區日漸枯竭、彩鉆需求卻持續上升的今天,如此驚艷的系列作品呈現,彰顯出了 CINDY CHAO 藝術珠寶搜尋稀有彩鉆、寶石的雄厚實力。
CINDY CHAO藝術珠寶一次集結35顆珍稀彩鉆
呈現2023 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31 件珠寶作品,各盡其美,其風格多是傳承自 CINDY CHAO 藝術珠寶經典的緞帶系列和四季系列。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緞帶元素,飄逸輕盈,隱喻女性獨有的靈動氣質。“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里的緞帶系列作品,很好地詮釋了靈動與柔軟,置于其上的珍貴彩鉆,在緞帶映襯之下,釋放著驚世美感,而彩鉆的堅硬質地,又是對女性堅韌氣質的絕佳象征。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濃彩綠鉆緞帶戒指
其中,艷彩黃鉆緞帶項鏈,以重達 88.88 克拉的枕形切割黃鉆為中心,2964 顆不同大小、不同琢型的白鉆組成的緞帶,似是可以隨風飄動;艷彩橘鉆緞帶戒指甜美靈動,兩枚三角形切割白鉆化作蝴蝶結裝點于橘鉆兩側;艷彩黃鉆緞帶戒指,將蝴蝶結狀的緞帶分飾兩側,艷彩黃鉆之下,仍有精彩設計:指環也為緞帶,它輕逸連結,意在將佩戴者的身體作為珍貴禮物包裹起來,由此,生命便也成為了禮物,恰如彩鉆一般。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艷彩黃鉆套鏈、艷彩黃橘鉆緞帶戒指、艷彩黃鉆緞帶戒指
四季元素,蘊含著大自然的鮮活靈氣。春季植物發芽、夏季花朵盛開、秋季枝葉枯萎、冬季雪花飄落,在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看來,哪怕是一片常見的樹葉,也是值得記錄的美好事物。
“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里的四季系列作品,不只是對自然的記錄,它隱含著善于發現細節之美的細膩心志,也體現著創作者對大自然無限尊重的敬畏之心。其中,20.31 克拉 Zimmi 色黃鉆采用了彩鉆中較少見但對顏色要求很高的祖母綠型切割方式,凌厲的鉆石刻面與樹枝戒圈的有機線條形成有趣的對比;艷彩粉鉆樹枝戒指,將意象化的枝干作為元素,把艷彩粉鉆點綴其中;樹枝托起 16.16 克拉的梨形艷彩黃鉆,自然中的物與物在此相遇,充滿恬靜氣質的自然世界立現。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艷彩黃鉆樹枝戒指、艷彩粉鉆樹枝戒指、艷彩黃鉆樹枝戒指
緞帶之于人文、四季之于自然,人文和自然,構成了生生不息的現實與自然世界,而無論是緞帶還是四季,又都隱含著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對作品中建筑感、雕塑性與生命力的追求。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濃彩藍鉆建筑耳環
建筑感、雕塑性與生命力,是盡精微的微觀,需要創作者的細致塑造,它們也是致廣大的宏觀,需要創作者的整體構建。微觀與宏觀,一同融于“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中,見證了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在創作中的哲思與發想。
CINDY CHAO藝術珠寶Gem Art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
艷彩粉鉆建筑戒指
慣常來說,彩鉆的價值,多來自彩鉆的品質與切磨等因素,珠寶藝術家 Cindy Chao 在保證寶石自身價值之時,以獨到眼光與創作格調,為彩鉆增添了更具藝術性的審美價值與收藏價值。
這樣的價值,在 CINDY CHAO 藝術珠寶的創作中早有體現,并已獲得廣泛認可:CINDY CHAO 藝術珠寶是唯一被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三大國際權威博物館典藏作品的華人藝術珠寶品牌,這正是它被稱作是“博物館典藏級藝術珠寶”的原因所在。
延續著經典,CINDY CHAO 藝術珠寶推出“ CINDY CHAO 藝術珠寶 Gem Art 稀世·傳承——藝術彩鉆系列”,這是對過往經典藝術和自身所創造經典的一次傳承,也是一次新的進發。這次進發,以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彩鉆奇跡為引,以大自然為靈感,最終落于 31 件藝術珠寶作品之中。
從彩鉆到作品,從奇跡到藝術,CINDY CHAO 藝術珠寶的經典,仍在繼續。我們期待更多奇跡,更多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