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每一位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時出現運動和非運動癥狀。今天,協和醫生就為您講述PD常見的情感障礙和精神障礙,幫助大家早期識別異常的精神心理狀態,進而做到早期干預。
情感障礙之焦慮抑郁
表現形式:研究發現,抑郁和焦慮是PD早期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癥狀。30~35%的患者有顯著的臨床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步增加,進展期約60%的患者會出現抑郁。焦慮最常表現為廣泛性焦慮障礙,但也可表現為驚恐發作、社交恐懼癥和廣場恐懼癥,并常伴發抑郁。
藥物治療:PD焦慮抑郁的主要治療策略包括心理咨詢和藥物干預。當抑郁影響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時,可加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DAs)、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或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
各位帕友請注意,黛力新有可能會加重PD的運動癥狀,不推薦大家長期使用;此外,單胺氧化酶B(MAO-B)抑制劑類藥物司來吉蘭嚴禁與SSRIs或SNRIs類抗抑郁藥合用,雷沙吉蘭雖可與部分抗抑郁藥合用,但對藥物種類和劑量有嚴格要求。
自我管理:據估計,PD患者抑郁和焦慮的漏診率約為50%,可能與患者或照料者相關癥狀的知曉率低和病恥感高有關。
PHQ-9抑郁自評量表和GAD-7焦慮自評量表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方便快捷,推薦各位帕友和照料者定期自評,發現問題及早就醫、及時干預。
精神障礙之幻覺妄想
表現形式:多見于中晚期PD患者的精神癥狀,幻覺和妄想等發生率為13~60%,其中視幻覺是最常見的癥狀,與抗PD藥物的使用和疾病進展均有關聯。
藥物治療:PD精神癥狀的治療原則首先是排除藥物因素,尤其是抗膽堿能藥、金剛烷胺和DAs。
若調整藥物后,精神癥狀仍未減輕,則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必要時需給予對癥治療。
用藥多推薦選用氯氮平或喹硫平,但使用氯氮平會有1~2%的幾率導致粒細胞缺乏癥,故需監測血白細胞計數。
另外,選擇性5‐羥色胺2A反向激動劑匹莫范色林的臨床證據也較充分。其他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由于可加重運動癥狀,不建議使用。對于易激惹狀態,勞拉西泮和地西泮很有效。
自我管理:當患者出現上述情況時,照料者要盡量安撫、避免與其產生爭執和沖突,并詳細記錄其癥狀的具體類型、頻率和強度,便于就診時供醫生參考。
各位帕友,上述抗抑郁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均是處方藥品,具體的藥物選擇和劑量調整還需結合具體情況。
建議大家平時要適度運動、培養興趣愛好,推薦每6~12個月至神經科或心理醫學科門診接受專業神經心理測評,發現問題在專科醫生的科學指導下盡早治療、及時干預。
參考文獻:
1.Weintraub D, Aarsland D, Chaudhuri KR, et al. The neuropsychiatry of Parkinson's disease: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The Lancet Neurology 2022;21(1):89-102.
2.Seppi K, Ray Chaudhuri K, Coelho M, et al. Update on treatments for non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 Mov Disord 2019;34(2):18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