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來訪者小雅,非常害怕洋娃娃、模特道具等「類似人的物品」。因為這些物品很常見,所以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擔驚受怕。害怕看到模特道具,只敢網購衣服,不敢進入店鋪挑選...孩子嚷著要買芭比,她內心無比抗拒,但又不甘心別的孩子都有的東西,自己孩子沒有。在家里,每天都要提心吊膽,生怕沙發上、床上突然冒出洋娃娃。每次女兒高興地把娃娃湊到她面前,她只能強撐笑容,實則冷汗已經浸濕了后背。后來,咨詢師了解到,小雅父母從小對她疏于照顧,晚上常常留她一人在家,于是,父母買了很多洋娃娃陪她。這導致她半夜睡醒時,看似有溫馨可愛的娃娃陪著,可她的眼前只有恐怖的天花板和一堆死氣沉沉的娃娃。“那種想要逃離,卻不敢動彈的無力感,讓小雅一輩子都忘不了。”害怕洋娃娃,只是恐懼的表層,實際在潛意識里,她非常害怕自己再像童年那般「無能為力」,這份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恐懼,同樣影響著她的生活:
在工作上,有很強的勝負心,但卻常常陷入死磕、激進之中。在關系中,比常人更加追求控制感,長此以往,讓無數前任不堪壓力離她而去。
從小雅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對物品的恐懼,只是一種投射,真正深層的恐懼,藏在潛意識里。對洋娃娃、黑暗、蛇蟲等的恐懼,很容易找到表面原因,但隱藏在背后的深層原因,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它往往由我們不愿面對的痛苦導致,很容易被我們壓抑進了潛意識,隱秘且不易察覺:每當你想消除前者,深層恐懼就會像繭一般,束縛著我們,讓我們陷入一種「固定的負面循環」模式,影響工作和情感。想破解這種“負面循環”,先要看見潛意識深處的恐懼。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如果想活得自在,你得先發現你的「恐懼」是什么,然后再找契機打破障礙 ?!?/span>其次,便是去理解、直視你的深層恐懼,我們才能開啟真正的蛻變之路,擁有更自在、灑脫的人生。這一次,武志紅X看見心理從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四大生命命題出發,結合潛意識的心理理論研發出了【深層心理恐懼測評】。通過找到深層恐懼-分析成因-走出恐懼,幫助你揭秘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真實恐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