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的簡介
萊菔子出自《本草衍義補遺》。萊菔又名蘿卜、羅服。我國是蘿卜的故鄉,栽培食用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于蘿卜的記載。它即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涼拌俱佳;又可當作水果生吃,味道鮮美;還可用泡菜、醬菜腌制。蘿卜營養豐富,有很好的食用、醫療價值。“冬吃蘿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說法。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主治食積氣滯,脘腹脹滿,噯氣,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滿。
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經,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有“沖墻倒壁”之稱。臨床習用于治療實(食、濕、積滯)證。然而,該品并非僅僅是消食除脹,對虛證用之,獲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氣味又不峻,無偏勝之弊,不可囿于“沖墻倒壁”之說,有破氣之嫌(實則是平氣之有余),而棄之不用。
萊菔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6-10g生用吐風痰,炒用消食下氣化痰
萊菔子的禁忌注意
該品辛散耗氣,故氣虛無食積、痰滯者慎用。不宜與人參同用。
擴展閱讀:萊菔子的炮制作用
1、萊菔子:味甘、辛,性平。歸肺、脾、胃經。具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生萊菔子能生能散,長于涌吐風痰。以該品為末,溫水調服,可宣吐風痰。
2、炒萊菔子:炒后性降,藥性緩和,有香氣,可避免生品服后惡心的副作用,并長于消食除脹,降氣化痰。常用于食積腹瀉,氣喘咳嗽。同時炒后質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