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穢語綜合癥,又稱“多發性抽動癥”,是以面部、四肢、軀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動拌喉部異常發音及穢語為特征的綜合癥。我國目前把它歸屬在“行為障礙”范圍內,以5-7歲發病者最多見,14-16歲仍有發作,根據我們臨床觀察,女孩發病比男孩早,而且治療見效比男孩慢。如治療不及時可延續到成人。發病性別男多于女,比例為(3-4):1,病程長,反復發作。少數至青春期自行緩解,大部分漸加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抽動癥的主要表現為:多組肌群同時或相繼刻板抽動,特征是患兒頻繁擠眼、愁眉、皺鼻子、噘嘴等;繼之聳肩、搖頭、扭頸、喉中不自主發出異常聲音,似清嗓子或干咳聲。少數患兒有控制不住的罵人、說臟化。癥狀輕重常有欺負波動的特點。感冒、精神緊張可誘發和加重,其中約半數患兒伴有多動癥。日久則影響記憶力,使學習落后,嚴重者因干擾課堂秩序而被停學。
以下列出的一些主要因素可引起兒童抽動癥,這些因素是:
(1)、孕產因素:母孕期高熱、難產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剖宮產等。
(2)、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
(3)、精神因素:驚嚇、情緒激動、憂傷、看驚險電視、小說及刺激性的動畫片等。
(4)、家庭因素:父母關系緊張、離異、訓斥或打罵孩子等。
(5)、其他:如癲癇、外傷、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過敏等。
從年齡講,兒童及少年期多發,大部分在5-12歲發病,90%在10歲以前第一次發病。性別方面,男性明顯多于女性。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認識到早產、難產、剖腹產兒多患此病。其中以剖腹產兒最多見。另外,性格內向、行為異常、膽小、性情執拗、人格發育不全的孩子亦多見,家族中有類似病史,與精神、行為異常有血緣關系的人易被遺傳而發病。
據臨床及資料來看,抽動-穢語綜合征合并兒童多動癥的發病率約為25%~50%。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行為。多動癥的癥狀通常出現在抽動之前,約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動患兒常見的癥狀。是抽動-穢語綜合征本身具備多動癥狀還是兩種病之間有一定關系,國外有人做了大量工作,發現兩者遺傳基因之間無相關關系。因為在抽動-穢語綜合征患兒親屬中多動綜合征患病率與普通人群中多動綜合征患病率基本相同,并無增加現象,而在同時有抽動-穢語綜合征和多動癥親屬的兒童中比只有前者親屬的患兒多動癥患病率高8倍。說明兩者基因缺陷無相關性。
另外,治療多動癥的精神興奮藥能引起肌群抽動,這也是抽動-穢語綜合征與多動癥同時存在的一個原因。如利他林,匹莫林等可引起易感個體的多動患兒肌群抽動。有人報告用精神興奮劑治療多動癥1520例,出現抽動率為1.3%,說明發病率不高。但如大面積應用也可引起不少人抽動,所以當抽動-穢語綜合征合并多動癥時,要注意詢問是否服用了精神興奮藥。
簡單地說,抽動-穢語綜合癥是以肌群抽動為主要表現,部分患兒合并有多動癥狀。但兒童多動癥絕無抽動的表現,這是臨床鑒別的關鍵。
臨床上經常發現有些抽動癥的孩子一直沒有被重視,或是當成一種壞習慣,或是當成咽炎、眼結膜炎等癥狀而誤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醫生對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種多樣的癥狀所迷惑。將喉肌抽動所導致的干咳誤診為慢性咽炎、氣管炎;將眨眼、皺眉誤診為眼結膜炎;動鼻誤診為慢性鼻炎等。
(2)家長對此癥的不認同。很少因為不停眨眼、聳肩而就診者,多認為是不良習慣。當到醫院看其他病時,被醫生發現而詢問有關情況時,家長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沒事,就有點小毛病”。醫生告訴家長后,家長多不信任,而反對就診,從而使確診時間后延。
(3)、病人對癥狀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當輕患者有意掩蓋其抽動癥狀時,使家長及醫生不易察覺。
(4)、某些醫生認為抽動-穢語綜合癥必須具備穢語,但實際上只有1/3患者在發病幾年后才出現穢語現象。
抽動癥較輕,行為基本正常的患兒一般不影響與周圍人的正常交流、與周圍人的融洽相處。家長應鼓勵患兒多出外玩耍,多交朋友,期望形成外向性格,以最大限度減少抽動-穢語綜合征帶給患兒的不良影響。如病情較重,多組肌肉頻繁抽動,伴有怪異發音及行為異常時,與人交往帶來困難,一方面是語言表達不由衷,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習成績下降而自卑,再者因為頻繁穢語及怪異行為使周圍人討厭,這樣就給患兒人格的形成帶來不良影響。此時,家長應發揮親情關系的優勢,主動親近孩子,并主動找醫生改善治療方案,大部分用藥物是可以控制癥狀的。青春期后抽動癥狀得到控制或緩解,但由于長期的心理影響,往往使孩子心理不健康,有的甚至抽動已完全停止仍不能適應社會,不喜歡或拒絕與周圍人交往,形成自閉心理。個別人還會有慢性焦慮、壓抑感及一過性情緒不能控制。這些都影響了抽動-穢語綜合征患兒的正常交往,使自尊受挫或被排斥在集體之外。此時要主動找心理醫生治療,并鼓勵孩子大膽說話,有疑問多請教,家長和周圍人的愛心可給患兒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會有利于患兒病態心理的恢復。總之,對抽動-穢語綜合征患兒在積極控制癥狀的同時,鼓勵患兒正常交往。
近10多年來,患抽動-穢語綜合癥的小兒在增多。本病的發病有一個從輕到重,由單一癥狀到復雜癥狀的演變過程。本病的發病與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要求太嚴,管教方式太生硬,造成孩子長期精神緊張、心理壓抑有重要關聯。而實際上,大多數家長都采取了兩種錯誤作法:一種認為是孩子的小毛病,嚴加管教,打就打好了;一種認為是孩子不懂事,長大就好了。結果都不采取積極措施,從而失去了自愈的機會,導致病情日漸加重,并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重者周身出現嚴重抽動,喉間發出尖叫怪聲,呈恐慌不安狀態,而無法堅持學習。
當病情較重,且持續時間較長時,就不可能自愈了,就必須依靠藥物治療。同時,還應重視改善家庭氣氛,多加表揚鼓勵,消除緊張、驚嚇、壓抑、自卑等心理傷害,盡量讓患兒心情舒暢,這是盡快治愈不可缺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