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股市在去年雄起了小半年,人們剛歡呼牛市到來沒幾天,就又昏睡了過去。央行多次降準后,鬧得銀行存款利率低的可憐。眼看著大盤今天收在3000點以下,回歸2時代。銀行定期存款收益低的鬧心,而前幾年高點買的黃金還放在衣柜保險箱里,不知何時才能出手。很多人在理財上有些找不到方向。而近幾年興起的P2P,還勉強能讓年輕人賺點小錢。但因為涉及專業知識,暗藏投資風險。卻苦了大爺大媽們,這簡直就是斷了他們的理財路啊。
此時的大爺大媽們,手握著積蓄,專業知識欠缺,應變能力下降。于是乎,騙子們就盯上了老年群體。虛構點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再整點什么境外投資等假大空的概念,套走了不少大爺大媽的養老錢。有的人會問,為什么非要投資?不投資不就不用愁,也不會被坑了么。可惜人普遍是貪婪的,再加上知識欠缺,風險意識淡薄,悲劇就這么發生了。
當下騙子的手段又是五花八門
春節將至,騙子們也想撈一筆過個好年,雖然騙術多種多樣,但一招就可以避免上當,那就是遠離不參與。
人到中年,理財目標是資產保值,而不是過分地追求資產增值。所以低風險的投資方式才是重中之重。定期存款,國債、貨幣基金應是主要的投資內容,股票最好都不要碰。這幾類穩健投資方式足矣。之所以大部分人會對高收益產品如此執著,主要原因在于:
1.專業知識、風險意識淡薄。往往不知道其中的運作原理和存在的風險,由于專業缺乏專業知識,很難發現其中的漏洞。有時就是因為高收益的誘惑就冒然投資,缺乏對產品的理性認識。更有甚者,因為朋友的介紹就拿錢投資了。
2.過于貪婪。每個人都有發財夢,妄想有一天能過上奢侈的生活。而“機會”到來時(被騙子洗腦了),就會失去理智,生怕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致富良機。
3.幫兒女分憂,減輕生活壓力。很多老年人都有操不完的心,看著自己兒女為了生活拼命工作掙錢,心疼兒女。為了幫他們分擔一些經濟壓力,平時生活省著點,拿養老錢投資,不慎落入騙子的陷阱。
4.身邊投資環境的壓力。一個理財項目,身邊的朋友都投資了,而且每天大家都圍繞理財項目聊天。如果自己沒有參與,顯然有種被孤立的感覺,一旦通過理財項目賺了錢,大家轉而攀比誰賺的多,你不眼紅才怪。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參與進去。
理財不在賺多賺少,能保住本金才是最根本的原則。尤其是對于退休后的大爺大媽們,保持身體健康,享受退休時光,這是比理財收益更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