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一種以含氧鈷為著色劑,先在瓷坯上描繪花紋,再施一層透明白釉,入窯經1320℃高溫一次燒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雖然著色單一,但它較五彩瓷器更顯清麗、娟秀,因而廣為眾人所愛。清代的《陶歌》中這樣稱贊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景德鎮青花瓷造型優美,色彩絢麗,裝飾精美,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它花面呈藍色花紋,幽靜美觀,明凈素雅,呈色穩定,不易磨損,且無鉛無毒,耐酸耐磨,面色經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謝的青花”之稱。
我收藏的此尊蒜頭唇口,長頸,頸、肩處飾對稱雙夔鳳耳,圓腹,圓形圈足。通體青花繪纏枝蓮紋,口沿下繪如意云頭紋一周;腹周身飾纏枝蓮紋。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此器色彩豐富艷麗,畫工細膩,纏枝蓮紋雙夔鳳耳尊,其造型清秀高雅,繪工舒展流暢,紋飾勾勒細致,構圖層次清晰,胎體厚重堅實,釉色瑩亮溫潤,青花呈色純正。為皇家陳設品中之精品。于清乾隆年在景德鎮御窯廠燒制成功,
此藏品高:46.5cm,口徑:11.5cm,底徑:8.5c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