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早飯后去往陽朔漓江景區,漓江景區在8:00-19:00會限制外地車輛進入相關省道段,對,好像是過路的也不讓走,當然了,您可以選擇繞行。我們起的早,驅車進入,第一站是月亮山,景區9點開門,步行到對面看了
繼續步行向北,省道兩側這種饅頭山地貌越來越明顯
大榕樹景區,門票15,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和阿牛哥對歌的橋段在這里拍攝
景區內部
前面那一片,一片樹?其實是一棵榕樹,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獨木成林
大榕樹
小河對面就是劉三姐和阿牛哥對歌的拍攝地
景色還可以,門票得說比較值
搭了當地一位老鄉的摩托車去月亮山景區門口開車,太熱情了
繼續北行,工農橋參觀,遇龍河和漓江交匯處
陽朔西街
晚上熙熙攘攘繁華無比的西街,在白天竟然如此冷清
興坪古鎮漓江景區
過江去找20元人民幣背面風景地,幾個地方只是幾分像而已,難怪,據說,人民幣里的風景是航拍
漓江水太少了,幾分失望
去往桂林市,路過幾個觀景臺
大圩古鎮
清代古橋
桂林市第一站是靖江王陵博物館,國保單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創建明朝,先后分封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到各要塞重地建藩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共存280年,先后承襲王位的有14人,其中有11王葬于堯山,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成一個方圓百里,氣勢磅礴,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門票45,那四位一看花錢,都不進了,成了我一個人的狂歡
桂林市區第二站是靖江王府,國保單位
靖江王府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城外圍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墻。
由于靖江王城地處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區,因而有"閱盡王城知桂林"之說
靖江王府現在還是廣西師范大學所在地,建筑保存比較完好。但是已經開放旅游,門票100元,會有專門的講解。靖江王府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桂林市旅游的一個必到景點
靖江王府景區內最重要的看點是王府、王城和獨秀峰。獨秀峰歷史悠久,石刻眾多,為國保單位
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碑刻就刻在獨秀峰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
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巖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下圖為桂林獨秀峰網圖。獨秀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譽。
獨秀峰上建有玄武閣, 觀音堂, 三客廟、三神祠等,下圖攝于獨秀峰峰頂
夕陽西下,俯瞰桂林市區。獨秀峰是桂林的風水寶地,市區內建筑高度都不能超過獨秀峰!
11號夜宿桂林,12號一早去往象鼻山==桂林地標,竟然有人不進去!大老遠來了,這幾十塊錢舍不得了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前面那座山其實就是象鼻山,只不過這個角度看不到象鼻而已,我們要爬上去
普賢塔,位于象鼻山頂
俯瞰桂林市區
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標志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征,不來這里,好意思說自己到過桂林嗎?!
是不是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
象山形似一頭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間是面積約一百五十平米的圓洞,水大時,江水穿洞而過,如明月浮水
出得桂林,去往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梯田景區,門票80,三四級殘疾證半價,記者證無效
偉大祖國疆域廣袤,梯田處處有,可像龍脊梯田這樣大規模的集中實屬罕見,這里已經漸漸發展成為桂林一處熱門景點
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在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辟了梯田
垂直高度達五六里,橫向伸延五六里
是不是有天梯的感覺?!
時值金秋,金色的稻浪,又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侗族老鄉的村寨點綴其間,畫面無比的和諧
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堅忍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