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縣,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館陶是千年古縣,趙王“在城(今冠縣東古城)西北七里陶丘側置館,故名館陶”,自西漢初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
館陶縣先后榮獲中國蛋雞之鄉、中國黑陶藝術之鄉 、中國糧畫之鄉、中國輕工軸承之鄉、中國黃瓜之鄉、中國漆畫藝術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等等30余項國家級殊榮。
館陶是中國唯一的黃瓜之鄉,館青牌黃瓜,連續四年榮獲中國綠色博覽會金獎。
黑陶是45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老的漢族制陶技藝,館陶是龍山文化的重要部分。據史書記載,館陶因此得名。館陶處在黃河中下游,為黃河沖積平原,大量優質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為制陶業的興盛奠了基礎。館陶位于“齊魯燕趙”交界之地,是古代名邑,為陶山文化一部分。
古代館陶之名,始于陶山黑陶;現代館陶出名,亦賴于黑陶。黑陶距今也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陶器中的極品,被譽為“土與火文明的詮釋,力與美的結晶”。相傳,古時候館陶縣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帶以盛產黑陶而聞名,據說館陶的名字就源于陶山黑陶,古人所謂“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即為明證。衛河沿岸有皇窯72座,據專家考證,北京紫禁城城墻的青磚即產于此地。
黑陶文化的發現,標志著中國漢族制陶工藝達到空前發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歷史過程。
館陶縣著名人物有:李修、魏徵、柳開、王占元、范筑先、張壽山、張維翰、焦善民、肖寒、王化云、魯大東、雁翼、汪易揚、喬十光、白云鄉等。
館陶自古以來就是人杰地靈:四位公主封邑在館陶(漢文帝長女劉嫖;漢宣帝女兒劉施施;東漢光武帝的女兒劉洪福;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女李萬兒)三位王封邑在館陶(曹丕的兒子曹霖;西晉司馬當淴;明代朱當淰),兩位館陶縣男(郭振,苑咸),一代名相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