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象視界】200多萬元仍然大漏!“買家天堂”的年末狂歡

2022年就要過去了,若干年后,我肯定絲毫不會懷念它,但相信對于所有人,這都是刻骨難忘的一年。而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在年底之前,有一場精彩紛呈跨年在線拍賣,為2022年劃上一個特別的句號。


2022年10月大象探訪成都龘藏公司新址

熟悉大象平臺的朋友都知道,龘藏從7年前上線,大象就連續報道了他們的每一場大拍,幾乎一場不落。這些年來,龘藏一直都是大象個人最為推崇的藝術品在線拍賣平臺,沒有之一,大象也一步步見證了龘藏從剛剛起步到今年喬遷公司新址,一步一個腳印,用心做靠譜的拍賣。今天有一段央視的世界杯決賽解說詞火了——四年前一起看球的人還有聯系嗎?四年后的自己許過的愿望都實現了嗎?更何況這七八年來,大象和龘藏的伙伴們,都一直踏踏實實的做著自己的事業,初心未改,已然過了兩個世界杯的輪回。


龘藏冬拍成都線下預展
(成都市青羊區仁和春天廣場A座1406)

對于所有拍賣人來說,2022年都是異常艱難的一年,龘藏春拍和夏拍,因為各地的防控升級,拍賣和巡展都需要克服各種困難曲線完成,4月大象還是在上海封城下足不出戶看完整個春拍,至今仍然難忘;而到了9月的龘藏秋拍,正值成都“口罩”問題最為嚴峻的時候,不得不延期的龘藏秋拍,仍然交出了3700多萬的總成績單。而由于拉薩等地的長期靜默、北京健康寶的各種彈窗,下半年的拍賣征集可能是這些年來難度最大的,一路走來,冷暖自知。


2022年龘藏秋拍
14世紀丹薩替金剛手菩薩與大成就者造像
成交價:225萬元

龘藏的佛教藝術拍賣,不僅僅專業,而且不收買家一分錢傭金,還經常出現大漏!如龘藏秋拍的焦點拍品——14世紀丹薩替金剛手菩薩與大成就者造像,225萬元成交,要知道它在2017年的線下大拍成交價高達437萬元。在線下大拍,丹薩替寺靈塔上的雕刻飾板,也要拍出300萬左右的高價,更何況是極為罕見的丹薩替組合造像,200多萬元的價格,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漏了。


龘藏冬拍成都線下預展
(成都市青羊區仁和春天廣場A座1406)

本次龘藏冬拍“聚瑞寶誕--佛教藝術專場”,在如此困難的征集環境之下,仍然一如既往呈現了極高的水準,不過本次的拍賣日程安排和以往有所不同,佛教藝術專場的上下半場將會相隔一周舉行,分別為12月21日和12月28日,在年底國內突然放開的特殊環境之下,入手藏品,仍然是極佳的機會。以下就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其中的部分精品吧。今天這篇,我們首先為朋友們分享12月21日上半場“聚瑞寶誕”的精彩。


名稱:12-13世紀西藏帕拉風格蓮花手觀音像 大美
年代:12-13世紀
尺寸:高約31.5cm  寬約14.5cm
風格:西藏帕拉
質地:合金銅

市場上太難見到如此動人心魄的西藏早期的造像神品了,后弘期早期的神品。說到藏傳佛教后弘期,就不得不提到印度高僧阿底峽,阿底峽在衛藏地區弘法九年,1054 年圓寂于現在拉薩市之曲水縣的聶塘寺。阿底峽大師將印度著名的超戒寺“布畫”帶入西藏,做為壁畫和唐卡的范例和藍本,印度帕拉王朝藝術風貌在此時的西藏中部成為主流審美,進而與西藏本土風格相融合,行程了今天我們所說的西藏帕拉風格造像。龘藏此件作品無疑是那個時代西藏造像的藝術杰作之一。

此尊蓮花手觀音造像以合金黃銅鑄造,近千年的歲月使得金屬皮殼呈現一種黑亮的寶石般的光澤,面部飽滿豐腴,五官極為立體,像一名英俊的青年男子像。束蕉葉形高發髻,珠寶頂嚴,原有寶石點綴。

輕薄的衣紋用最佳的方式展現了整個造像的美感,尤其是腰肢到腿部,如同流水般的曲線,以有音樂感的節奏協調著雕像的呼吸,造像的和諧優美得到強化。 

其裝飾多見于同時期西藏帕拉風格造像,如大昭寺收藏的12-13世紀金剛薩埵(圖1)。身下蓮臺與主尊為分體制作,蓮瓣寬大挺闊,極具張力,蓮瓣交錯排列圍繞蓮臺一周,此類蓮瓣的也是西藏帕拉風格造像較為常見的一類,如西藏大昭寺收藏的12-13世紀蓮花手觀音像(圖2)。我們在市場出現過的西藏帕拉風格的藏品中尋找類似風格的造像時,發現能與這件作品媲美的幾乎沒有,廣州華藝曾在2019年釋出一尊12世紀的西藏帕拉風格釋迦牟尼(圖3),成交價為414萬人民幣,可見藝術市場對這類在文化的包容中修成的西藏異域風格的鐘愛。



名稱:無以復加之華麗大美·銅鎏金嵌寶石綠度母 華麗背光底座
年代:15世紀
尺寸:高約25.2cm 寬約15.3cm
風格:西藏或尼泊爾
質地:銅鎏金 寶石
備注:世所罕見 本場重要拍品!

綠度母為二十一救度佛母之一,以其身色得名,是示現的度母中最為常見和活躍的。經典稱二十一度母皆為觀音菩薩的眼淚所化現,以助菩薩解救眾生之各種苦難,綠度母的信仰在藏傳佛教中十分盛行,綠度母則因其或舒坐或站立的靈活姿態,最易將女性形象中的婀娜多姿體現得淋漓盡致,是藏傳佛教造像中造型最為優美的一類,而此尊即為一典型范例。

此尊綠度母度母面相如年輕女子,面形豐滿,鼻梁高挺,嘴小唇厚,突出了度母觀照眾生的慈悲與善良。度母手足戴有釧鐲,所戴項鏈、瓔珞、手環等飾品上均鑲嵌寶石,更增添了華麗的色彩,雙肩側的烏巴拉花枝粗葉盛,具大氣堂皇之美,襯托出度母的美艷與圣潔。

 一尊精美的造像必然離不開一套精美背光和底座的映襯,特別是在藏傳佛教藝術發展的巔峰15世紀,此尊綠度母身后同為15世紀高浮雕銅鎏金嵌寶石背光和底座,通體皆為鑄造,極為難得是這是原裝一套!而且鑲嵌了諸多寶石,無聲的闡釋了西藏精銅藝術的巔峰之作!     

最下面是須彌座塔基,向上收分二折,形成多角“亞”字形狀,中間束腰部分裝飾復雜,工藝卓絕,兩側各有一位力士呈跪姿托起臺座,在金色燦爛的背光與底座的映襯下,度母更顯慈悲莊嚴,魅力無限。 



名稱:12世紀頂級隨身實修嵌金天鐵九股金剛杵
年代:12世紀
尺寸:高約19.2cm 寬約4.5cm
風格:西藏
質地:天鐵、黃金

龘藏每場都有博物館級的法器,本次冬拍也不例外, 一般此類12世紀的天鐵金剛杵都是五股的,而此柄為九股,還嵌金,可見此杵級別甚高,絕世罕見!在藏地是鎮寺之寶,在博物館也是鎮館之寶!

此柄九股金剛杵以天鐵為材,并嵌以黃金,代表著西藏早期高等級金剛杵的制作方式。中脈雕刻八個護法面最具特點,非常立體凸起,刻畫栩栩如生,其三眼碩大,怒目圓睜、呲牙咧嘴、威風凜凜,形象與同時期常見的忿怒神造像一致,歷經近千年依然能夠感受到它們威震八方的強大氣場。

此杵中股健勁有力,棱角分明,杵上的摩羯立體而有張力,呈力度十足的倒三角型,摩羯吐出的側股自然延伸,由粗變細,弧度異常優美的呈現了波動狀,如巨龍的利爪般釘入中股,顯示超強勁的力道。工藝之復雜體現出此杵的級別與何人使用過的神秘性,可以肯定的是一般僧侶絕對沒有機會使用如此高級別法器,肯定是當時的高僧大德定制的圣物。      



名稱:14-15世紀銅鎏金丹薩替風格勝樂金剛
年代:14-15世紀
尺寸:佛像高約20cm  寬約18.5cm ;整體高約22.9cm  寬約21cm
風格:丹薩替風格
質地:銅鎏金、嵌寶石
來源:
1、Collection of Fritz Levi ,New York ,acquired  1950s-1970s
2、紐約邦瀚斯2015年秋拍,Lot009
著錄: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33026;HAR-himalayanart .org/items/33026

丹薩替寺朋友們都非常熟悉了,代表著這一時期西藏佛教藝術的巔峰,1948年意大利藏學家圖齊造訪該寺,為該寺獨具特色的舍利塔造像所驚艷,可憾的是,在1960-70年代,丹薩替寺被毀,付之一炬,文物散失,不可勝數,散見于北京首都博物館、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等重要收藏機構。

 此尊銅鎏金嵌寶石勝樂金剛像即是一件典型的西藏丹薩替寺風格作品,極為難得。按藏傳佛教密宗體系,密宗由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組成。此處的勝樂金剛即是無上瑜伽續部母續的重要本尊之一,也是西藏密宗的五大本尊之一。

主臂二手以哞迦羅印,左持鈴,右持一株蓮花,此種法器為丹薩替寺勝樂金剛獨有,極為罕見。主尊擁抱金剛亥母,代表方便和智慧的合一,是佛教的最高諦理和修行境界。在勝樂金剛背后有一個方形的銅塊,表明此處是一處裝藏孔,可見此尊造像宗教性依然完好。

無論從整體造型還是局部特征來看,此像均表現了西藏丹薩替風格造像鮮明的風格特點:201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一尊14-15世紀丹薩替風格勝樂金剛(圖1)、北京首都博物館收藏的14-15世紀勝樂金剛(圖2)、2015年紐約蘇富比春拍的15世紀勝樂金剛(圖三3),都可以作為本尊造像的參考。

此尊14-15世紀丹薩替勝樂金剛風格明確、工藝精細、來源清晰、傳承有序,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精品佳作,值得收藏。



名稱:10世紀東北印度庫基哈爾風格嵌銀嵌紅銅黃財神隨身佛
年代:10世紀
尺寸:高約9cm 寬約4.7cm
風格:東北印度基哈爾風格
質地:合金銅 嵌銀嵌紅銅
銘文:金色的財神

黃財神又名黃布祿金剛,是密教各大教派普遍崇奉的“五姓財神”之一,形體富態、結“游戲座”、手持吐寶鼠是他特有的形象,也是少有的在古印度跨越多個宗教共同崇奉的神祇。

庫基哈爾位于菩提伽耶至那爛陀的必經之路上,它距菩提伽耶約30公里,距那爛陀約70公里。菩提伽耶是釋迦牟尼證悟之地,是整個佛教世界的中心;那爛陀是最著名的佛學院,千百年來,佛教信徒絡繹不絕的往返于菩提伽耶和那爛陀兩地之間,為庫基哈爾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宗教氛圍。史料記載帕拉王朝第八代國王羅賈帕拉則扶持了庫基哈爾的造像創作,使其成為堪比那爛陀風格的另一重要帕拉造像藝術風格。

存世已知的古印度黃財神像多為帕拉王朝鼎盛時期所制,一部分流入西藏得以傳世,10世紀以前的早期金銅作品存世極少,僅有少量出土及石雕作品可做年代參考。對比東北印度庫基哈爾窖藏中出土一件9-10世紀的帕拉早期黃財神(圖1),其四腳支持的底座,極具時代特征,多見于9世紀左右的早期作品中;早期石雕作品可參考那爛陀遺址出土9世紀黃財神石雕(圖2),小型的隨身佛可以參考一尊止觀美術館收藏的12世紀東北印度的黃財神(圖3)。對比可見三例財神身下的臺座結構十分相似,身體比例、姿態亦如出一轍,與本件拍品一樣均屬該東北印度庫基哈爾地區特有形制。

此尊黃財神面容安詳恬淡,具有南亞人的相貌特征,嵌銀的雙目和嵌紅銅的嘴唇讓五官更為立體。造像瓔珞、寶瓶、寶珠、雙乳等多處鑲嵌白銀和紅銅,與造像古銅色肌膚相互對比下,遂形成了寫實的擬真效果,非常迷人;如此鑲嵌方式在庫基哈爾造像上較為常見,參閱一尊止觀美術館收藏的10-11世紀庫基哈爾風格寶冠釋迦牟尼(圖4、圖5),不論是嵌紅銅的嘴唇還是嵌銀嵌紅銅的項鏈都與本尊財神非常相似。在背光的背面刻有一行藏文題記,大意為:金色財神,此銘文應是數百年后在西藏所刻,證明此尊造像一直在西藏供養傳世,所以才會有如此完美的品相。



名稱:重要法器 明代鐵鋄金龍紋摩尼寶金剛斧
年代:15世紀
尺寸:整體高約44.3cm;斧頭長約11.0cm 寬約7.1cm
風格:西藏官造
質地:鐵鋄金鋄銀

這是龘藏迄今所拍等級最高的一件金剛斧!通體精鐵所鑄,森森寒意透刃而出,與絢麗的鋄金形成巨大的視覺沖擊!

金剛斧原為古代印度之武器,后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護法所持法器之一。本品主要材質材質為精鐵,雙面工,雕刻精美紋飾并鋄金裝點,使其色彩燦爛、光彩照人。鐵錽金工藝的大約始于宋元,盛于元明清,現在這項工藝已經瀕臨滅絕。進行此類裝飾的器物的主要人群是歷代皇家貴族和大型寺廟。

金剛斧刃上裝飾鋄金的如意云頭紋;中段是鋄金的龍紋,雕工細膩,龍的牙齒、眼睛、利爪等都清晰可見,寥寥幾刀使其活靈活現、極其傳神,末端為鋄金的火焰摩尼寶,遠觀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動感十足,從整件金剛斧的磨損來看,應該是為失修法器,數百年來無數高僧大德加持,可謂無比殊勝!



名稱:14世紀夏魯寺風格銅鎏金寶冠釋迦牟尼像
年代:14世紀
尺寸:高約10.5cm  寬約7.5cm
風格:西藏夏魯寺
質地:銅鎏金

經典的釋迦牟尼成道像,造像整體紅銅為胎,優美而雄健的軀體,尤其氣韻生動,表現飽滿的肌肉感,體現極高的鑄造工藝水平,盡顯一位青春少年的健美肢體。此像風格明顯受到了尼泊爾藝術影響,尤其是它的面部和衣紋表現具有尼泊爾藝術的鮮明特點,但在整體造型和局部細節上又明顯融入了西藏本土的藝術和審美元素。

其寬闊的額頭、短粗的脖頸、壯碩的軀體、低矮的蓮臺這些特征都與夏魯寺造像的風格相同。參閱一尊夏魯寺收藏的14世紀釋迦牟尼像,除尺寸有別外其余細節基本一致。 夏魯寺始建于1027年,是藏傳佛教夏魯派的祖寺。夏魯寺的造像和美術作品對元末明初西藏的藝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晚期的西藏佛教雕塑中,我們很難再看到如此富有張力、富有彈性的造像軀體了;本尊造像的收藏鑒賞和歷史價值不同凡響。   



名稱:7-8世紀斯瓦特思維觀音像
年代:7-8世紀
尺寸:高約13.2cm 寬約7.8cm
風格:斯瓦特
質地:合金銅
來源:
1、倫敦著名已故藝術商Karen Beagle女士舊藏
2、著名喜馬拉雅藝術商Rossi & Rossi 舊藏

斯瓦特河谷古稱烏仗那國,是古代連接印度次大陸與中亞地區貿易路線的交通樞紐,也是佛教藝術的圣地,相傳將密法帶入西藏的蓮花生大師就來自此地,我國晉代高僧法顯、唐代名僧玄奘亦先后來此朝圣,并記錄下了這一秘境佛國的昔日榮光。直至11世紀—穆斯林大軍橫掃斯瓦特河谷之時,終成為中亞佛教藝術的絕唱,僅留下殘垣斷壁供后人憑吊。

本尊銅像應為一活躍于七與八世紀之交的杰出匠師精心制作,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尊7-8世紀的斯瓦特思維觀音像,與本尊造像皮殼非常類似(圖1);另可參閱一尊瑞士西藏博物館收藏的7世紀斯瓦特思維觀音像(圖2),恬淡、靜謐的神態和本尊造像極為相似。

整尊造像精美細膩,簡潔精練,充滿了慈悲與力量,其線條分明的肌體,富于肉感的腹部,以及優雅的游戲坐姿均反映出其創作者已具備嫻熟的金屬澆鑄技藝以及對于美學的極高追求,面部殘留的泥金,頭部遺存的甘藍彩繪,以及通體瑩潤的皮殼訴說著他千年來所接受的虔誠供養。稀缺度決定了傳世斯瓦特造像驚人的市場表現,2019年10月香港邦瀚斯一尊7世紀斯瓦特思維觀音以437萬港幣的高價釋出(圖3);在今年結束的中貿圣佳春拍中,一尊7世紀斯瓦特思維觀音像,也以356萬人民幣的價格易手(圖4)。盡管經濟下行,斯瓦特造像仍然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名稱:14-15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釋迦牟尼像
年代:14-15世紀
尺寸:高約18.8cm  寬約14.2cm
風格:西藏丹薩替寺
質地:銅鎏金 

此件作品屬于典型的丹薩替風格造像。存世的丹薩替造像當中,以菩薩裝的佛像、菩薩、護法、供養天女等較為多見,佛裝像則極為少見。

除本件作品外,僅見兩尊私人收藏的丹薩替寺風格的佛裝像,分別在北京古天一2018年秋拍以678.5萬(圖1)和中國嘉德2020年秋拍以632.5萬(圖2)的高價釋出,龘藏的這尊釋迦牟尼與它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珍貴性不言而喻。

前文中我們提到,1948年,意大利藏學家圖齊和他的攝影師弗蘭西斯到訪丹薩替寺,用相機記錄下了唯一一組吉祥多門塔的珍貴照片,在照片靠上端的層階當中,安放著兩尊佛像(圖3、圖4),可能為釋迦牟尼佛,依稀可見佛像著袒右肩的袈裟。挺拔的腰背、適中的比例,以及頭上小而尖的肉髻,蓮座上稍顯細密的蓮瓣,均與龘藏冬拍的這件作品有相似之處。現存的丹薩替造像當中,佛裝造像稀少,加之此造像幾近完美的造型和精美的做工,細致的打磨,厚重的鎏金,堪稱是博物館級的重要藏品。



名稱:明代·僅見持蓮童子供養香插 藝術性一流
年代:15世紀
尺寸:高約14.7cm 寬約8.7cm
風格:漢藏
質地:合金銅

香道為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香道除了常見的香爐外,還有香擦、手爐、香斗、香夾、香壓等極為豐富的用具,即是為了便于使用不同類型的香品,同時也是一些美觀的飾物。

本品香擦造型持蓮童子,精銅鑄造,胎體厚重,造形生動別致。童子面頰圓鼓,濃眉大眼,身軀碩壯,胸部、腹肌和腰身線條如行云流水,充滿力度的動感,如此造詣真真出神入化!巨大的蓮花從臺座上生長盛開,童子雙手持蓮,蓮蓬中心及邊緣開孔,正好可以插上線香禮佛。置于案頭,可品古典文化之優雅情調。



名稱:明代高級別器物“鐵鋄金銀”供養香爐
年代:明代
尺寸:高約13.4cm 寬約12.4cm
風格:西藏
質地:鐵鋄金、鐵鋄銀

龘藏季拍拍了幾千件藏品,但是鐵錽金銀的香爐超不過三件!說明這么高級別器物是非常罕見的,連世界級博物館都很難看到,存世量極少,在古代都是皇親國戚或者高僧大德定制的,自己用的!還有就是大多數香爐的蓋子都遺失了,此件爐蓋是原配的,整體品相完美,極為少見!

鐵錽金鋄銀工藝的大約始于宋元,盛于元明清,現在這項工藝已經瀕臨滅絕。根據王世襄先生訪問老手藝人得到的記錄,鐵錽金鋄銀工藝可分為五個步驟:一、發路。就是在鐵的表面銼出細密的網格紋;二、錽罩。將金銀絲或者片按照預先設計的形狀直接錽在器物表面;三、燒砑。將器物入火燒到一定溫度,然后用砑子將金銀處理平滑,使金銀結合的更加緊密牢固;四、鉤花。在金銀片表面鏨刻花紋,修整圖案;五、點漆。將金銀以外的部分涂上涂層,將顏色加深以凸現金銀圖案的光彩。  有如此繁瑣的技藝、精致的做工,此件香爐一定出自西藏的官辦機構,是一般僧眾不可以使用的,值得珍視。



名稱:15世紀銅鎏金嵌寶石不空絹索觀音像
年代:15世紀
尺寸:高約19.3cm 寬約9.8cm
風格:尼泊爾
質地:銅鎏金

尼泊爾馬拉王朝造像在喜馬拉雅藝術史上留下了炫彩的篇章。此尊造像為不空絹索觀音菩薩,以喻此菩薩以慈悲之心及從不落空之羂索,于生死苦海中鉤取眾生,使達涅盤彼岸。此尊不空絹索觀音造像呈現單面八臂的形象,此種儀軌在尼泊爾地區傳播極為廣泛,造像以紅銅鑄造,表面施以鎏金,并嵌寶石點綴;表面瑩潤的皮殼和古樸的磨損表明此尊造像歷經數百年不間斷的傳世供養,呈現出歲月賦予的滄桑質感。通過造像頭冠、蓮瓣形制判斷,此件作品的鑄造時間應為15世紀。事實上自15世紀后,因加德滿都地區政治局勢的多變,喜馬拉雅地區的藝術中心由尼泊爾轉向西藏,因此,在尼泊爾本地已很難再見到如此高品質的銅像作品,實為難得之精品。



名稱:12-13世紀帕拉·戰神護法“難近母”杜爾迦隨身佛
年代:12-13世紀
尺寸:高約7.8cm 寬約5.8cm
風格:帕拉
質地:合金銅

杜爾迦,大家對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她的另一個名字“難近母”可是大名鼎鼎,北京雍和宮里有她的造像,藏傳佛教中也是赫赫有名的護法神!而此尊杜爾加經過數百年的隨身供養,皮殼已經熟透了,不知守護了多少代人才能造就如此古樸的包漿,遠古韻味十足。造像合金銅鑄造,幾乎實心,手入墜沉,顯其銅質之精純。造像通體鏤空,極為精細,極為珍貴!



名稱:明代極致精工三面護法普巴金剛镢
年代:明代
尺寸:高約20.7cm 底座直徑約4.0cm
風格:西藏
質地:合金銅、鐵;

整件護法金剛镢尺寸小巧,入手墜沉,質感極佳。不同材質的鑄造,精湛技藝的展示,可見級別非常高,镢頂端為憤怒的三面護法像,開臉生動藝術性極強;手柄處由對稱的“漢式凸結”和蓮臺組成,蓮臺蓮瓣修長飽滿,規整對稱鋪開,巧妙地拉開了整件法器的空間感,底部為明代擺件加現在精工設計的底座,大氣精美。整觀金剛镢細膩的工藝,霸氣的制式,冥冥之中散發著一種護法忿怒之氣!



名稱:珍罕早期 合金銅嵌紅銅黃財神
年代:12—13世紀
尺寸:高約7.3cm 寬約4.9cm
風格:西藏
質地:合金銅  嵌紅銅 原裝藏

極具特色的一尊隨身黃財神,不僅體態肥碩,開臉討喜,讓人愛不釋手,造像以細膩的合金銅一體鑄就,上等的銅質,經年傳世,包漿瑩潤,盡顯滄桑華麗之美,而且從頭冠、眼睛、臂釧等多處鑲嵌紅銅,可見工藝之細、等級之高,收藏價值很高,推薦!



名稱:頂級天鐵 托甲三怙主+六字箴言護身佛牌
年代:元代
尺寸:高約5.7cm  寬約7.2cm
風格:西藏
質地:天鐵

磨砂皮殼至純至臻的頂級天鐵三怙主:大智文殊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力金剛手菩薩,下面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整體帶佛龕式背光,背光一圈連珠紋,工藝極其精美,同類中見過質感最好、神韻最佳的一塊!此尊天鐵呈現出最受認可的磨砂皮殼,寶光潤美。難得品相完好,經時代隨身供奉,已柔美若玉。在見過的所以天鐵掛飾中,當是神品,是天鐵藏家不可或缺的頂級藏品。



名稱:14世紀尼泊爾銅鎏金嵌寶石寶冠釋迦牟尼
年代:14世紀
尺寸:高約10.7cm 寬約7.8cm
風格:尼泊爾
質地:銅鎏金

尼泊爾馬拉王朝造像有多火,不說今年三月紐約邦瀚斯那尊1300萬的13世紀尼泊爾度母像,就說在10月26日結束的巴黎邦瀚斯秋拍上,一尊僅10厘米的14世紀尼泊爾說法文殊像126000歐元,合人民幣916000元的高價成交;同時在今年中國嘉德春拍中一尊僅11厘米高的14世紀尼泊爾寶冠釋迦,以無底價起拍,最終也以575000人民幣的好價釋出,可見尼泊爾馬拉王朝的精品造像,不論市場行情如何,始終受到內國外藏家們的追捧,是實實在在的硬通貨!本件寶冠釋迦像與這兩尊造像相比,都是馬拉王朝所特有的圓潤小巧的面龐,五官精致,比例協調,軀體飽滿,紅銅細膩,包漿瑩潤,體現了尼泊爾極高的鑄造工藝水平,可茲參照。



名稱:宗教圣物舍利子!供養佛龕
年代:清代
尺寸:高約14.9cm  寬約8.0cm
質地:舍利子 木制佛龕

極為珍貴的舍利子供養佛龕,品相完美,碩大的舍利子,更顯殊勝無比。    舍利子的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而此類寶貝的存世量非常少,真品更是不多!如今一見,乃大福報,堪為最佳的護身符。



名稱:14世紀尼泊爾四臂空行母隨身像
年代:14世紀
尺寸:整高約5.3cm 寬約3.6cm ;佛像高約3.7cm  寬約2.6cm
風格:尼泊爾
質地:銅鎏金 

非常難得的一尊造像,題材罕見、尺寸隨身、工藝細膩、鎏金璀璨、品相完美;極為難得的是這尊造像與龘藏2022年秋拍中成交價為28萬的14世紀尼泊爾密教四臂隨身菩薩像(圖一)和成交價為21萬的14世紀尼泊爾密教八臂隨身菩薩像(圖二)為同組同套的造像,而且也是來自國外同一藏家的收藏,今日能在龘藏再次聚首。



名稱:明代僅見孤品 普巴金剛擦模
年代:明代
尺寸:高約9cm 寬約7.3cm
風格:西藏
質地:合金銅

巨版的尺寸、立體的雕工、傳神的表情、健碩的肢體,加上油潤的傳世皮殼,以及稀少的題材,每一處都盡顯了這尊擦模的級別之高,藝術性一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賞古尋珍】來感受中國最炙手可熱的線上大拍——??龘藏春拍!
拍賣進入瘋狂變革年代,唯一“不變”的是“變”!
【大象視界】龘藏夏拍:一次風花雪月的浪漫約會
尼藏風格佛教造像
中國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圖集(中)
西藏銅佛像藝術特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普兰县| 方城县| 咸丰县| 韩城市| 图木舒克市| 景洪市| 滕州市| 息烽县| 丽水市| 黑山县| 安宁市| 云和县| 百色市| 大连市| 泸定县| 常山县| 峨山| 临朐县| 抚宁县| 红安县| 阜新市| 松滋市| 乌鲁木齐市| 西峡县| 锡林浩特市| 林甸县| 仪征市| 孟津县| 饶阳县| 衡南县| 甘德县| 石楼县| 唐河县| 神农架林区| 宁河县| 诸暨市| 黔江区| 云林县| 洪洞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