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珠鏈一直是珠寶拍賣場上的寵兒,可以說每場重量級的拍賣上,總少不了一條極品的翡翠珠鏈。
翡翠首飾中最不張揚的要數翡翠珠鏈了,它總能給人一種沉靜高雅的感覺,串珠圓潤有光澤,沒有過多的雕花裝飾,僅僅是穿在一起,就能拍出如此天價,究竟貴在哪?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這條翡翠珠鏈的原料來自兩塊幾乎毫無二致的原石,因為成品被命名為“天作之合”,珠鏈的每顆翡翠珠大小不一,平均直徑逾15毫米,有專家為了估價在55,000,000 - 85,000,000港元,堪稱絕世難尋的稀罕瑰寶。
看看模特上身圖,簡直挪不開眼睛,美呆了!
估價:港元 55,000,000 - 85,000,000
另外,這條翡翠珠鏈共含68顆翡翠珠組成,長度很足,上身效果也十分漂亮,戴來可直垂腰間,引人矚目。
五千多萬的底價,讓這條翡翠珠鏈的價格足足超過了很多極品滿綠手鐲的價格!那么,它的底價為什么那么貴呢?
選材要求高
一串翡翠珠鏈,種水顏色都要好,不能有紋裂、黑點之類的瑕疵,并且在一串珠鏈上,每個珠子的顏色和種水幾乎都得一致,只有這樣,整串珠鏈才能協調好看,而想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只能從整塊料子上車珠子。而且每顆珠子上都不能有顯眼的瑕疵,紋裂更是不會出現。
工序繁瑣,費料大
翡翠珠鏈不僅要求極品翡翠原石,并且翡翠耗材,同時從選料、切割、吸珠到打磨這些需要很高的技術成本,一串珠鏈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需要經過那么多的步驟,而且一不小心原料就會報廢,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原料成本都非常大。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翡翠珠鏈的價格一定是高的。
原料難得
上好的翡翠原料逐漸減少,外加緬甸政府對翡翠原料的管控,流通到內陸的優質原料更是少之又少。而一般色優種好的原料只占整個翡翠原料中的一小塊,因此用同一塊上好的翡翠原料制作的翡翠珠鏈便顯得尤為難得,極具收藏價值。
小編再帶大家看看近些年拍出天價的翡翠珠鏈!
2014年,來自傳奇名媛芭芭拉·赫頓舊藏之天然翡翠珠項鏈于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14億港元成交,它由27顆天然翡翠珠組成,翡翠珠直徑達到15.40—19.20毫米,成為了當時拍賣場上最貴的一件珠寶。
2015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條32顆大顆粒翡翠珠粒組成的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鉆石頸鏈,拍出了4130萬港幣高價。
2016年4月,保利香港2016春拍上,一條卡地亞鑲嵌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鉆石項鏈以1800萬港元落槌,最終以2124萬港元成交。這條鉑金鑲嵌天然翡翠珠項鏈,由159顆翡翠珠串聯而成,尺寸約6.52至8.88mm,配以可拆卸鉆石扣,相當華麗。
這是2017年4月,保利香港五周年春拍中,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珠鏈及手鐲。這串翡翠珠鏈正是由這樣五十五顆清澈澄透的頂級“帝王綠”翡翠珠串聯而成,翡翠珠飽滿圓潤并且匹配度極高,成交價1.0679億港幣。
2017年5月,香港佳士得又以5542萬港幣的價格,拍出了一條翡翠珠鏈。這款珠鏈的顏色是正陽綠,是翡翠中的極品顏色,并且珠子顆顆飽滿,實屬難得。
2018年4月,這條名叫“碧玉生輝”的緬甸天然翡翠珠鉆石項鏈,最終以4484萬港幣的價格成交。
2018年5月,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出現了“一綠一紫”兩條翡翠珠鏈,當時紫色珠鏈的底價為2500萬,綠色的底價為3000萬。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賣會上,一條非常珍稀的緬甸天然滿綠翡翠珠鏈以咨詢價上拍,現場以280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以3220萬元成交。
2019年10月保利香港秋拍上,兩條滿綠翡翠珠鏈被成功拍出!第一條酷芭芭拉·赫頓項鏈,由37顆緬甸天然翡翠珠串連而成,直徑14.76~12.40 mm,配18K金鑲嵌圓形切割鉆石及紅寶石鏈扣,珠鏈總長達52.1cm,最終成交價33,040,000港元。
第二條項鏈由25顆緬甸天然翡翠珠串連而成,直徑17.82~16.80 mm,配以18K金鑲嵌圓形鉆石鏈扣,鉆石重約5克拉,珠鏈總長達47.0 cm,成交價29,500,000港元。
最后,小編覺得,雖說拍賣會上的珠鏈是天價,我們普通人估計是很難入手了,不過市面上還是有許多適合我們預算的珠鏈的,大家遇到價格合適又有眼緣的,那就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