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穿越千年時光的文化印記——阮同民和他的活字印刷博物館

穿越千年時光的文化印記

——阮同民和他的活字印刷博物館

作者: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特約記者 朱楠 《光明日報》( 2015年03月25日 05版)
阮同民在博物館里工作。 資料圖片

    春雨如酥。早春的濕冷天氣,一點都沒影響到家長帶孩子們來“時光印記”活字印刷博物館參加體驗課的熱情。

 

    不太寬敞的博物館里人頭攢動、暖意融融。孩子們有的踮腳在鉛字架上撿字;有的安靜地伏在桌子上排版;手腳快的早已經抱著鎖定好的活字版,跑到手動印刷機前排隊印刷了。

 

    坐落在青島市南京路100號的“時光印記”被稱為中國第一家私人印刷博物館,他的經營者阮同民是個不到35歲的年輕人,阮同民對記者說:“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讓孩子們觸摸和感受傳統文化,是我們開設中小學活字印刷體驗課程的初衷。”

 

緣起:那印進童年記憶的一隊隊鉛字

 

    這是一家空間利用率極高的小型博物館:中間是孩子們的體驗活動區,靠墻根擺了兩大排字架,從一號到七號各種規格的鉛活字整整齊齊地碼放在上面;木架上方掛著活字印刷發展史的介紹展板;房間兩頭則擺放了五六臺奇形怪狀的機器。

 

    “這是民國時代的人力手扳機,那一臺是20世紀50年代德國產的號稱‘小怪獸’的海德堡印刷機,全國存量不超過十臺……”介紹完印刷機,阮同民又帶記者走進了后面的小庫房。從墻角的一個破舊木柜里,他搬出了看家寶貝:“這是6800個銅制字模,只要有它,就可以自制鉛字。”他指著旁邊的一臺機器說:“把字模裝進這臺鑄字機里,加入鉛塊,接通電源,一排排鉛字就排著隊出來了。”

 

    阮同民告訴記者,他的活字印刷情結來源于童年的記憶:“我小時候經常去叔父工作的印刷廠玩,從不起眼的鉛塊到一枚枚閃亮的鉛字……這神奇的變化給我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種子,以后工作、創業都沒離開印刷這一行。”

 

    2012年,從事平面設計和包裝印刷多年、已經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阮同民開始了他的文創發展計劃。然而,阮同民沒有想到的是,創業的艱辛遠比理想來得更刻骨銘心。

 

    “一開始,我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定制有較高文化品位的個性化紙品,比如手工凸版印制的名帖、卡片等。”阮同民回憶說:“雖然客戶評價很好,但業務量小,利潤又低,叫好不叫座成了發展的最大瓶頸。”

 

轉型:闖出傳統回歸與文化體驗的新路

 

    “這么多鉛字,要是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印點什么就好了。” 一位學生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點醒了正陷于虧損困境中的阮同民。

 

    阮同民說:“這句話,讓我好像一下找到了新的思路:為什么不利用這些設備,復原活字印刷傳統技藝,開展少兒文化體驗活動呢?”

 

    說干就干,阮同民和他的同事們很快設計了一堂體驗課:講解中國印刷的歷史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演變;然后手把手教孩子們怎樣撿字、排版、上機印刷……體驗課一推出就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互聯網特別是微信的應用給我們課程的推廣插上了翅膀。”阮同民不無得意地說:“我們從來也沒打廣告,家長和孩子們都喜歡在網絡和微信里‘曬’體驗成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活字印刷體驗課就火了,現在這里已經成為青島市好幾家小學定點的校外傳統文化體驗課堂。”

 

    “從去年底開始終于扭虧為盈。”阮同民給記者算了一本細賬:“每堂課(兩個小時)四五十個孩子,按每人六十元收費,周末兩天四堂課就是一萬元左右,一年能收入三十多萬元,這樣就基本保住了房租、人工等費用,再加上紙品業務,就能盈利了。”

 

未來:想開一家公益印刷博物館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我們基本形成了系統化、標準化的授課模式。現在已經有大型商業綜合體向我們提出了合作意愿,想借助我們的項目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文化品位;一些中小城市的感興趣的人也提出了加盟的想法,我們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復制和開展連鎖經營。”談到未來的發展前景,阮同民挺有信心,“將來還是要堅持向文化靠攏,對傳統深耕。如果條件具備,我們要增加雕版印刷、古籍裝訂、古法造紙等內容,循著印刷術發展的脈絡,豐富我們的文化體驗產品。”

 

    當記者問及作為個體經營者,對現在的文創產業政策、經營環境有什么看法時,阮同民沉思了片刻說,“我們這個行業,生存還是要靠自身;自己站不起來,別人扶也沒用。當然,要想發展和做大產業,沒有政府、社會的支持也是寸步難行。”

 

    阮同民告訴記者,他老家還有二三十臺老印刷機,那是從全國各地收來的珍貴藏品。目前的場地既要做展館,又要搞體驗互動,根本無法容納。

 

    “我有時候異想天開,青島名人故居很多,要是有空置的房子能給我做個像樣的活字印刷博物館,整合傳統文化,也是個不錯的創意吧?”阮同民笑著說,“文創還是要回歸社會、回饋社會。我最終的想法是建一個公益性的活字印刷博物館,展現中國古老活字印刷術最繁榮輝煌的那段歷史。”(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特約記者 朱 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時光印刷館里藏著的那些溫潤往事…
“觸摸文明印記 感悟非遺魅力” 活字印刷體驗活動
活字印刷|用指尖感觸最有溫度的文字
銅字模,一份值得珍藏的文字記憶
他花百萬,只為建一座「廢銅爛鐵博物館」
知名藏家收藏數百萬枚各式活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肥城市| 花莲县| 仙桃市| 阳信县| 灯塔市| 天气| 清水县| 厦门市| 黎川县| 昭通市| 沈阳市| 开阳县| 霸州市| 宁都县| 西充县| 齐齐哈尔市| 江西省| 望谟县| 曲周县| 扬州市| 蒲江县| 乌恰县| 长岭县| 定陶县| 会昌县| 宣城市| 中方县| 黑水县| 江城| 元氏县| 承德县| 淳安县| 孝义市| 平顺县| 汝城县| 梅州市| 枞阳县| 邹城市| 莱州市|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