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奇葩知多少!
《奇葩說》里的奇葩們爭奇斗艷,用他們特立獨行的姿態、自圓其說的歪理與鋒芒畢露的智慧,圈了一票又一票的粉絲。
這真是魏晉的畫兒,出自魏晉墓畫磚。
畫得也太任性了吧!!請注意那頭牛的眼神
往事越千年,嵇康打鐵,廣陵神曲至今傳。回望那個“奇葩”被稱作“名士”的魏晉時代,今天的奇葩,面對前輩任誕放達、清俊通脫的言行,又怎能不心生贊嘆,自愧不如?
今天,我們就談談魏晉的那些名士,看看他們怎一個“奇葩”了得,又“奇葩”得怎樣有趣、有料、有干貨。
【旬粲】
公元228年,大名士旬粲(字奉倩)來到洛陽。旬粲出身好長得帥,蘊藉風流,所以曹洪就把女兒許配之。小兩口非常恩愛。但是天公不作美。在一個大雪天,他的愛妻生病了,渾身發燙不退燒。旬粲著急得抓耳撓腮。
于是他做出了一個看起來是那樣不可思議的舉動——他跑到院子里,赤裸身子,把自己凍得冰涼,然后跑回屋子,抱著妻子,用自己的身體為妻子降溫。
可是結果呢?《世說新語》的記載用了九個字:
妻亡,奉倩后少時亦卒。
旬粲就這樣死了。沒人知道是因為自己受涼病死的,還是思念愛妻傷心殉情而死。總之,在他的妻子死后沒多久,他也死去了。
《甄嬛傳》里模仿了這一段,果郡王就是這樣給發燒的甄嬛降溫的。
《甄嬛傳》中,果郡王躺在雪地里,模仿的就是旬粲的故事
【嵇康】
嵇康器宇軒昂,相貌非常,是個絕對的大帥哥。史書說他身高“七尺八寸”,大約一米八幾,“容止出眾”、“風姿特秀”,見到的人感覺“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他還會畫畫、精于書法、琴藝高超,在當時就名傳天下。
非但如此,他還有一門特殊技能——鍛鐵!嵇康時常鍛鐵于門前大柳樹下。這個可是需要體力的。想象一下,能寫文章畫畫彈琴的打鐵漢子,那得多迷人!無怪乎嵇康成為“偶像級文宗”。
嵇康隱居山陽,與之交游的,都是一時文宗。逐漸地,令人神往的竹林交游圈、竹林七賢便得以成形!
漢畫磚里的嵇康形象
【阮籍】
阮籍的嫂子要回娘家。阮籍卻跑出來送別,顯得非常傷心。叔嫂關系歷來微妙,禮教時代尤其敏感。有人對阮籍說:“你這樣做太不合禮制了!小叔子怎么能對嫂子有這么深的情感呢?”
結果,阮籍借此說了一句睥睨天下的話:
禮教豈為我輩設耶?
是啊!虛偽的禮教、束縛人情感的禮教,難道是為我們這些敢于流露真性情、不做作的人準備的嗎?
振聾發聵,名震千古!
阮籍醉臥在鄰居的妻子身邊,無所顧忌。
禮教豈為我輩設耶?
明代張靈《竹林七賢圖》 手卷
【王衍】
王衍下功夫研究《易經》,但還有問題不能理解,就常念叨:沒有一個可以請教的人啊!有人阮宣子。
阮宣子名叫阮修,是“竹林七賢”中阮咸的兒子。
于是王衍就請來阮修。先問道:“老莊之道,與孔圣人之道,到底是否相同?”
結果阮修的回答妙不可言,原話只有三個字——“將無同!”
將無同,怎么理解?字面意思是“大約沒有不同吧?”“莫非相同吧?”
語氣既肯定又模糊,隱約相同又隱約不同,意思模棱兩可。但是這樣的表達,恰恰大中王衍胃口。王衍大為欣賞,立刻提拔他為太尉掾屬。時人稱之為“三語掾”。
麈尾,類似拂塵、扇子一類,用大鹿的尾巴做成,交流時揮動增強語氣。
象征清談的意見領袖。
【王羲之】
公元361年,王羲之病重,請道士杜子恭前來診病。
杜子恭精通醫學、易學,術數神通,名震一時;治病活人,惠者千計。曾為尚書令陸納治病。當時陸納眼看快死了,服下杜子恭的藥之后竟活了過來。杜子恭預言陸納壽數七十,后來果被言中。
但是這次,杜子恭卻拒絕了,理由是:“右軍沒啥大病,用不著我。”
王羲之聽后,心中就明白了八九,不再強求。十天之后,溘然而逝,享年58歲。
《圍棋捷報圖》
講謝安正在下棋之時,淝水之戰捷報傳來的故事
【王徽之、王獻之】
公元386年,王徽之、王獻之兄弟同時病重。
王徽之比王獻之大6歲。兄弟兩人關系很好,時常派人互問病情。沒多久,王獻之先行一步,離開人間。大家怕王徽之傷心,就隱瞞沒告訴他。
但王徽之心有感應,問左右:“怎么好幾天不見弟弟的消息?”一會兒又自言自語說:“恐怕是沒撐住,他先走了。”
說話語氣,平靜如常。于是吩咐車輿,前去奔喪。路上也沒有哭一聲。
等來到靈堂,王徽之說了一聲:“完了!”就一屁股坐在靈床上。取王獻之的古琴來彈,但是琴弦怎么也調不好。于是王徽之把琴狠狠摔到地上,大哭道: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世說新語·傷逝》)
一個月后,就也故去了……
王獻之和其父一樣,是最偉大的書法家。
《洛神賦》玉版十三行,相傳是他的小楷作品
【郭璞】
郭璞的易學水平名震當時,王導也時常請郭璞占算,多有神準。有一次,王導又搖了一卦,請郭璞看自己最近的運氣。郭璞看后,臉色不好,對王導說:“這個卦不吉利,丞相可能會有雷擊之厄。”王導一聽嚇了一跳,連忙請教該怎么辦。
郭璞說:“坐車西行,到某某某地,能看見一顆柏樹。你截一段和你一樣高的木頭,回來放在床上,就沒事了。”
王導依計而行,果然見到了一棵柏樹。截了木頭放自己床上,自己睡別處。幾天后電閃雷鳴,木頭被擊得粉碎。親友們都去為王導慶賀。王敦對此大為驚訝,說:“你居然能把災厄推諉給木頭!”
可能也是因為這事,王敦就把郭璞招致麾下為自己效命。
郭璞著有《葬經》,被尊為中國風水的開山祖師
【支道林】
支道林精通《莊子》是出了名的,尤其對《逍遙游》中的“逍遙義”,獨有見解。
支道林長得又黑又丑,所以在注重儀容的魏晉時代,很不好混。但是他后來成名,在一堆美男子中,丑反倒成為他的特征。
王濛生病在家,告誡仆人不管誰來都不通報。一天,仆人前來,小心翼翼地說:“有一個長相奇特的異人在門口站著,我不敢不通報。”
王濛一聽,哈哈大笑,說:“這一定是支公到了。”迎入一看,果不其然。
韓干《神駿圖》(局部),講支道林愛馬的故事
【殷浩】
殷浩和桓溫小時候就是朋友。桓溫愛賭博,殷浩非常瞧不上他。后來殷浩北伐失敗,桓溫把控朝廷,位高權重,帶著勝利的語氣問殷浩:“你和我比怎么樣呢?”殷浩說: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世說新語·品藻》)
“寧做我”三個字,擲地有聲,桓溫心中佩服。所以盡管是政治對手,桓溫一直替殷浩辯護:“殷浩的失敗,不怪他自己,而怪朝廷把他放錯了位置。”
【桓野】
桓伊桓子野,吹得好笛子,彈得好箏,是當時最有名的音樂家,《晉書》稱其為“江左第一”。王徽之少年乘船進京時,桓子野已經位高權重。
當時王徽之停泊清溪邊,正值桓子野的儀仗行過。二人素不相識,但彼此久聞大名。船中恰好有人認出桓子野。王徽之立刻請人上去攔住車駕,傳話:
聞君善吹笛,請為我一奏!
桓子野得知是王徽之,于是下馬入船,坐在馬扎上,吹了一首曲子。吹畢離開,主賓沒有相交一言。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梅花三弄》。
王徽之,王羲之的兒子,關于他的趣事非常多
【戴逵】
王徽之雪夜拜訪的戴逵,也是一個大牛人。他是大雕塑家、音樂家、畫家。戴逵心靈手巧,善于琢磨,十來歲時,不小心打碎雞蛋,就用手絹擦了擦,第二天發現手絹變得僵硬。他由此受到啟發,把瓦灰磨粉,與雞蛋清和在一起,塑成一個小碑,趁沒干的時候刻上字,稱之為《鄭玄碑》。見過這個《鄭玄碑》的,都驚嘆不已。這大約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吧.
《雪夜訪戴圖》(局部),講的就是王徽之雪夜訪戴逵
戴逵的兒子戴颙也繼承了父親特征,尤其精塑像。瓦罐寺鑄造丈六佛祖銅像,鑄成之后,才發現臉太瘦。可是這怎么改啊?大家沒辦法,請來戴颙商量。戴颙一看就說:“不是臉瘦,是胳膊太粗,顯得臉小而已!”工人聽了,恍然大悟,連忙磨細佛像胳膊。再看,果然沒問題了。
【小編的話】
當這個世界上的人變得千人一面,當這個世界上的事都中規中矩,世界也就變得沒有意思了。
這時候,有這么一些“奇葩”跳了出來,他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變得有趣,變得生動,變得精彩紛呈。
而所謂的奇葩,又是什么意思呢?或許,奇葩的一重意思是,你活得足夠精彩!奇葩的又一重意思是,你沒有活在別人的目光中,你活出了自己!
本文材料來源于 大生新著《懸崖邊的名士:魏晉政治與風流》。
【《懸崖邊的名士》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燦爛風流的時代,這是一個黑暗殘酷的時代,這是一個與當下高度相似的時代——《懸崖邊的名士:魏晉政治與風流》,作者大生為你高度還原這樣一個時代。
魏晉時期,是繼春秋戰國之后中國文化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知識分子(文人學士)遭到殘酷迫害的時期。一面是極權而混亂的政治,一面是渴求獨立自由的知識分子,兩者之間的碰撞與博弈,造就了中國歷史上一幕幕令人無限慨嘆的場景:嵇康臨刑奏《廣陵散》,王羲之蘭亭雅集,謝安袖手之間卻退強敵,陶淵明歸園田居……
《懸崖邊的名士》系統梳理了魏晉歷史,著力塑造了魏晉士人的群像,呈現出他們在黑暗政治下的生存狀態與艱難抉擇。了解他們在這種環境下的選擇與作為,或許能為我們理解魏晉歷史打開新的一扇窗,為我們透視當下現實及自我生存,提供一個別樣視角。
【推薦理由】
★ 高度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魏晉,透視名士風流背后的沉痛與顫栗。
★ 呈現知識分子與極權政治的短兵相接,深刻理解我們當下的生存處境。
★ 以正史為依據,拒絕野史與胡說;以輕松幽默的筆法寫作,呈現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