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巖位于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中南部,景區有“五湖、六崗、七巖、八洞”之稱。湖分五湖: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巖有七星:閬風巖、天柱巖、蟾蜍巖、石室巖、阿坡巖、仙掌巖、玉屏巖。傳說七星巖的七座山峰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廣東省綠道1號線的起點就在星湖的北岸。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七星巖牌坊
巖頂名嵩臺,相傳是天帝宴請百神之所。巖下有一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僅2米余,洞內穹窿寬廣,頂高達30余米,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間。洞中有地下河,泛舟遨游可覽璇璣臺、黑巖、鹿洞、光巖等景。石室洞內最著名的還在石刻,洞口有唐李邕所書的《端州石室記》碑刻。洞內摩崖石刻林立,計有270余處,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詩廊”之稱。石洞右側有水有宮,它始建于明朝,1957年重修,依山榜水,紅墻綠瓦,與巖前五龍亭、飛龍橋遙相輝映。石室巖上的攬月亭和水月宮倒映入湖,其景甚妙,被稱為“水月巖云”。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
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一景 2021.8攝